本报记者 魏和平
10月22日,在《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举行的“第十次21世纪教育沙龙”上,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毛祖桓说,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唤“首席工人”,很多企业想年薪几十万元请电梯修理工,却请不到。
去年以来,各地便纷纷传出重金聘请“首席工人”的新闻,并且很多企业的招聘结果都是有价无市。江苏镇江一家制冷民企以80万元年薪引入一位意大利高级蓝领,上海某企业通过猎头公司以70万元年薪引入日本技工,江苏句容市某民企除了高薪留人外,还斥资百万元为旗下一位印度技工购买保险。
毛祖桓指出,我国现在很多地方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如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最缺乏的还是技术工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当制度有重大缺陷的时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交易成本的提高。这也是近年来“首席工人”重金难求的原因。
民进中央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虞音指出,这是职业教育的问题。虞音提出,国家现行的劳动制度是针对社会分层中比较低的层次而存在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表示,不选择学习技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技工学校毕业后当工人,社会待遇、经济待遇都比较低下,“这从根本上贬低了当前职业教育的价值,限制了社会、家庭乃至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认同,也使得各种劳动制度在实施中步履维艰”。
劳动用人制度还没有真正法制化,是造成高级工比例过低的另一原因。虞音说,像资格证书制度、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等的推行,都是长期徘徊不前。虞音认为,打破劳动制度的界限,对所有工种和岗位的劳动,都能给予恰如其分的尊重,是发展职业教育解决技工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了解,各地政府已经开始尝试采取措施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和经济待遇。青岛港集团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设立企业首席技师,每月给予200元至500元的津贴;江苏省从今年开始每年拨出500万元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金,同时,“高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在江苏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试用期、见习期工资待遇及定级工资均参照大专毕业生学历待遇执行”;而在云南昆明卷烟厂,由于企业在生产、销售、研发等部门试行首席(优秀)技术技能职位制度,同时配套多项措施,出现了青工争当“首席蓝领”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