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美国人收入高底气足 用薪水投资用贷款超前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8:06 中国证券报

  记者杨光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消费大国。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每月调查公布一次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观察美国经济走向的重要指标。美国人为何敢于超前消费呢?

  收入高自然底气足

  美国人喜欢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人长期对未来收入预期看好,消费信心居高不下。

  美国人的富裕水平究竟如何呢?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依据2004年世界银行人均GDP(美元)排名,美国以人均37,610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如果乘上近3亿人口的基数,这个国家的财力十分惊人,差不多是中国的10倍。去年凤凰卫视曾报道,全世界拥有百万美元以上金融资产的富裕阶层人数2003年已经达到770万人,其中美国有227万。在美国国民中,每125人中就有一人是“百万富翁”。

  有人总结,美国人是挣钱投资,借钱消费。美国人的消费观和投资观与其家庭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不无关系。在私人资本的分布中,美国国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仅占个人金融服务产品的15%,而股票、共同基金、债券、人寿保险产品和其他投资,则占了个人金融资产的85%。在美国家庭的收入中,工薪等劳动收入与投资收入平分秋色,各占50%左右。美国股市涨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很多家庭的资产总额和消费信心。

  同样激发美国人信心的还有美国房地产市场。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整体房价自1995年起至今已上升51%,比同期的通胀率高出32%,个别地区升值更为显著,如波士顿自1996年起房价升了110%。对于拥有房产的美国人来说,过去两年中,房价的增长率是收入增长率的3倍多。因房价上涨而带来人均财富的增加比老板加薪更能鼓舞美国人的消费信心。

  发达国家的数据显示,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都是靠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支撑的。而美国社会阶层结构显然是有利于支撑消费的。在美国,户均收入3万美元的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80%。整个美国社会阶层分布是橄榄形的,两头小中间大。强大的中产阶层是美国消费旺盛的坚实基础。

  社会保障完善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总体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未来的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支出需要,多数国人只好节衣缩食被迫储蓄,这必然造成消费不旺。

  相比较而言,良好的社会保障给美国人消费吃了“定心丸”。

  先说养老。美国的养老覆盖率非常高。社保专家郑秉文告诉记者,美国全国人口近3亿,除了老人和儿童,美国人几乎所有在职的员工(约4700万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养老体系。这个覆盖面是非常高的。退休后的一般美国人,拿到的退休金相当于工作时工资的80%,公务员更高,是在职收入的1.2倍。

  再看医疗。据有关专家介绍,美国的中产阶层主要靠商业医疗保险。而低收入者和65岁以上老人则有专门的国家财政给予保障。如果得了大病,可以先看病,然后挂账处理。当然,个人信用要受影响。这部分人群的病后支出政府也会给予补助。

  此外,美国人的基本教育支出比较低。因为,美国实行全民义务教育。此外,一些社区大学的学费非常低廉。

  不难看出,良好的社会保障给美国人放心消费解除了不少后顾之忧。

  税制因素不容忽视

  税收是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税负的轻重直接影响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税制的合理与否对消费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美国的劳动收入税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郑秉文告诉记者,所谓“劳动收入税”包括所有社保福利、所得税和消费税以及特种消费税。美国的“劳动收入税”税率是40%左右。收入高,税收低,可支配收入自然就宽裕。而我国,如果再加上10%的住房公积金,就已经超过了52%。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以高福利著称的许多欧洲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个税的“免除额”、“扣除额”规定太过单一,线条比较粗。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对此的规定要人性化得多。对诸如个人捐款、慈善机构的捐款、高等教育的个人支出或家庭支出、高校或其它教育部门教师的订阅书报和购买图书的支出、幼儿保育的家庭支出、工会会费的支出、抚养家庭成员的支出和抚养人数数量多寡等因素,都相应规定了一定的“免除额”。比如,美国对个人购房就规定一些税前“扣除额”,以刺激个人购房,减少国家的公共住宅提供的需求压力。这些措施对我国都有一定的启发。我国这方面的扣除项目和免除额都很少或很小甚至根本没有,很不利于鼓励消费;比如说,收入相同但家庭成员结构不同,抚养人数就不同,于是,消费能力就不同,边际抚养费用就不同,那么,纳税能力也就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就不利于刺激消费,而只能变相地对储蓄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税制上的细微差别对消费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爱问(iAsk.com)美国人 相关网页约6,480,55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