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陈忠庆:政治学博士卖基金 投资无处不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9:14 新京报

  点评

  陈忠庆属于专家型投资富翁,靠投资基金和股票创富。但如果不是机遇使然,很可能“台湾基金教父”这个称呼就与他此生无缘。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基金和贵重物品收藏上获利,但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若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人,保持投资的心态非常重要,投资无处不在。

  

陈忠庆:政治学博士卖基金投资无处不在

  “赚钱消费都是一种哲学。”本报记者杨洁摄

  “人生很短,世界很大。理财的最高境界,就是当你闭上双眼的时候,身上一分钱也不剩,”靠替别人理财起家的陈忠庆说。两个月前,他的办公室从台北搬到了位于北京的东方华尔金融咨询公司。

  五十出头的陈忠庆经历相当丰富。在基金行业里,他先后做到台湾怡富投信等四家基金公司高管;在媒体行业中,他和台湾趋势专家詹志宏一道创办了台湾最有影响的理财杂志《SMART》,而他十年间著述的17本理财手册在台湾几乎人手一册;他也是收藏家,他把收藏钢笔的爱好变成投资,并是台湾钢笔收藏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机遇造就命运:政治学博士卖基金

  1980年陈忠庆离开台湾去美国念政治学博士。但没想到在回台湾之前,他在美国的工作就开始跟基金等产品打交道,他以理财经纪人为业,帮当地许多华人规划各式各样的理财需求。

  这个转变多少有些意外。陈忠庆自称刚到美国的时候是个“理财白痴”,有一次一本DM广告介绍的一种起点仅为250美元的高利率存款吸引了他,陈忠庆于是决定投资。在此之后,陈忠庆试着投资基金。在向基金经纪人询问情况的过程中他得知,只要去考个牌照就全知道了。于是陈忠庆在1984年考取了共同基金业务牌照,随后又考取了期货经纪、房产经纪、股票经纪、保险经纪一共五张牌照。

  “人的理财规划一定要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陈忠庆说,最简单的就如什么职位上能有多少钱,你能拿出多少做理财。回到台湾的陈忠庆在台湾的最初工作也是从媒体开始,因为在美国时候的基金等牌照都无法使用。此后陈忠庆先后在怡富等四家公司任职,而目前大陆基金业界知名的湘财荷银董事长章嘉玉、上投摩根福林明总经理王鸿嫔曾是他的部属。

  随处可投资:共同基金与钢笔收藏

  陈忠庆把自己称作基金收藏家。因为目前他持有的台湾和海外市场基金共33只。

  投资范围遍及全球各个新兴市场。

  在陈忠庆的投资中,共同基金占绝大部分。一方面由于在台湾基金行业从业人员在职期间允许投资股票,另外,陈忠庆说:“我买基金,就放在那里也不担心它会贬值,不必像买股票一样天天盯着盘面,那很累人。”

  从美国时开始,陈忠庆就买各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最开始他只是为了详细了解各只基金,等到离开美国的时候,陈忠庆已经持有11家基金公司的23只股票。回台湾后,他持有的基金进一步达到33只,在台湾所买的基金,多半是任职基金公司时认购的。

  “所有收藏都有投资价值,不过那些数量不再增长的更容易增值”。身为台湾钢笔收藏协会创始会员之一的陈忠庆对此颇有心得,比如最先以限量笔开启钢笔收藏风气的万宝龙,他曾经以4万台币出头的成本收藏,两年后卖出价格达到25万台币,足足6倍有余。但陈忠庆建议别为投资而收藏,也别为收藏而收藏。

  本报记者吴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