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理财产品背后的故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2:5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近年来,各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可谓精彩纷呈。外汇理财和人民币理财轮番上阵,令人有些眼花缭乱。收益已不是过去清一色的固定收益,出现了层次分明的浮动收益,而这些不同收益的背后却有喜有悲,有机会也有陷阱,这就与各家银行对产品的诠释和设计的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从理财产品问世以来,无论是哪个品种,其收益率都远高于银行的传统储蓄。比如
为了争夺市场,各家银行都各显神通。原来是单一币种发售,现在推出了多币种捆绑产品,看似综合收益提高,其实有“偷梁换柱”之嫌。 银行通过吸收外汇,到国际市场做汇率期权,从而拉高人民币部分的收益,吸引客户存款。产品经过包装后,迅速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各家银行销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幅减少。最近,才有个别银行开始销售,但发售的产品已改头换面,原先是以买卖票据为主,现在也转向了国际市场。例如,收益高低通过观察外汇汇率波动的范围,才能确定。可到底有多少个人投资者熟知和把握国际汇市的风云变幻呢? 今年商品市场异常火爆,黄金和原油轮番上扬,而货币市场操作难度则加大不少。人民币的升值让外汇投资者束手无策。为了想尽办法提高客户投资收益,银行开始考虑将理财产品与商品价格挂钩,甚至与具备升值潜力的亚洲货币(如印度卢比)挂钩。但购买这些外汇理财产品的客户对这些市场究竟了解几分? 笔者认为,银行在发售这些产品时,只注重提高收益。投资者对产品需要一个熟悉、认知和接受的过程。所以,一方面笔者建议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要研究一下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另一方面,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也要细细探究一下产品背后的“故事”。 作者:本报特约作者 朱琪 发自无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