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正文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四川篇:我是谁的目标客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09:25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马晨明 见习记者 莫莉

  

  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但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在面对银行信贷的时候,往往有大致相同的感受。

  9月5日,在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刘帆站在一台价格800万元的仪器面前,几次反问记者:我这里的机器设备总价值在1亿元左右,比公司的土地、厂房值钱得多,为什么在银行不能办理抵押贷款呢?

  3天后,记者在重庆采访的时候,龙翔福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小农这样向记者建议,银行在信贷操作上能否灵活些?比如我们这里的银行规定,机器设备做抵押只能打三折,土地做抵押只能打五折,能否将具有增值潜力的土地抵押评估价格提高到70%或80%?

  同样的问题在记者采访成都环龙工业用呢有限责任公司的时候,又遇到了,这次对方干脆是对银行的操作方式产生了疑问。该公司董事长沈根莲说:我们是生产经营性企业,在经营效益较好时,也会考虑投资,像买房、买地等,但我更愿意将资金投放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上,所以我就不会有很多东西做抵押,因此在我急需资金的时候,银行囿于有关规定,很难提供相应服务,所以希望银行的金融产品,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要具备可操作性,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概念上。

  当然,刘帆的不满不仅仅是设备不能抵押一件事,对银行的贷款期限,他也颇有微辞。他说,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不做中长期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贷款审批有个流程,一年期贷款的实际有效使用期只有11个月左右,对企业还款压力较大,而且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他认为,银行应有选择地对中小企业开展3至5年的中长期贷款业务。

  相对来说,沈根莲今年上半年的一次贷款经历,更凸显出目前中小企业贷款的尴尬处境。当时,因为市场的偶然因素,她在国内的两家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业务调整,使得公司客户量激增,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由于国有

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太慢,她开始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接触。沈根莲说,虽然她感到两者之间的经营理念、风格很不一样,而且很快拿到了贷款,问题是他们给我的钱超出了我的需要,他们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希望我们多贷一点,二三百万他们根本不和你谈。我们是量入为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融资成本,但我们也有所得,就是和他们建立了融资渠道。

  沈根莲的尴尬在于,她一开始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以为可以“小对小、大对大”,但结果却是大银行觉得她太“小”,小银行也觉得她太“小”,愿意做大(业务)。所以,她的结论是,我不是大银行的目标客户,也不是小银行的目标客户,他们不会为我设计一个单独的金融服务产品。那么,我是谁的目标客户呢?

  这的确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说实话,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诉求与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的商业银行的追求,存在某种先天性的矛盾。银行要求利润最大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显然与这种要求有很大距离。但银行也是企业,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绝对不敢等闲视之,这是两者建立信贷关系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有了满足中小企业诉求的空间,中小企业也就有了和银行平等对话的权利。也许,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引发我们很多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9月6日,当记者就对中小企业信贷模式等问题在四川银监局进行采访的时候,该局副局长王泽平表示,目前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在管理机制和营销方式上,还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一些银行缺乏客户识别能力和培育潜在客户的经营理念,往往把传统的贷款管理模式照搬到中小企业贷款管理中,金融产品的创新进度不够,使中小企业贷款商业化经营发展滞缓。对此,王泽平说,四川银监局已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并以此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银监局将努力为商业银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监管政策环境。

  二

  考察一下记者在成都、重庆采访过的6家企业,与银行发生第一次信贷关系的时间和方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刘帆的企业成立于1997年,当时注册资金50万元,据他介绍,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销售9000多万元。因为没有抵押物,直到2002年才由成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获得了银行的第一笔500万元技改贷款,对企业发展起了“雪中送炭”(刘帆语)的作用。

  罗小农的企业成立于1994年,10多万元起家,目前已有总资产2300多万元,从前一直靠自有资金生产,量一直没有做大,2002年由当地政府出资的一家担保公司全额担保,获得第一笔银行200万元1年期贷款。

  沈根莲的企业成立于1990年,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是8000多万元。沈根莲谈起她的企业非常自豪,说10年前就已经是所在区的纳税大户,现在仍是,可当时的纳税大户惟有她一家“硕果仅存”了。她与银行发生贷款的关系比较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以上三家都是生产型企业,记者在重庆接触到的几家企业,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一、都是在企业完成了自身积累、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后,才获得了银行贷款。二、担保和抵押成为主要的贷款方式。三、企业受自有资金的限制,即使产品有市场、有销路,但只能坐失发展良机。罗小农和那家模具厂对此有切肤之痛,而重庆的一家流通型企业,在没和银行打交道以前,年销售额徘徊在1.5亿元,有了银行贷款的短短三四年间,年销售额已接近四五个亿。四、银行信贷仍是他们融资的主要渠道。据这几家中小企业反映,虽然现在包括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方式和手段也日益多元化,但受准入门槛以及融资成本的限制,企业仍尽可能地选择银行贷款。

  其实,如果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看银行,银行的确在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信贷模式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而如果站在银行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的确存在资信水平较低、财务机制不健全、诚信意识不够等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在一个对等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或其他中介机构,通过相互合作,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记者在两地的采访中,觉得很有收获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对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企业和银行对自身存在的缺陷都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三

  沈根莲曾结合其企业成长经历这样谈到,我们一开始是解决生存问题,发展起来以后才开始当作一项事业在干,发展初期要尽量降低成本,难免有不规范的地方,但在有了一定规模和品牌意识以后,就要考虑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方向了,因为这时不仅仅关系到我个人,还关系到我们企业几百名员工的生存状态。我长期和银行打交道,很能理解银行的苦衷。我认为中小企业首先在财务上、业务流程上要规范,其次行为要规范,你的资产才两千万,偏偏要做两个亿的事情,银行怎么支持你?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扩张,但要有核心产品,不能仅仅凭着银行贷款,更不能将银行贷款当做利润来使用。

  这个看法得到了罗小农的赞同。罗小农同时表示,在与银行合作中,企业的各种行为,包括报表的

审计、企业的管理等也逐步得到了规范,而且,为了与银行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他们还经常就企业的定位、发展等重大决策向银行咨询,征求银行的意见。

  与沈根莲的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是工行青龙支行。据该行行长张毅华介绍,生产型企业资金流动性强,不可能去买很多的土地、房产等可做抵押的物品,当今年上半年沈的企业急需资金的时候,从审贷程序上支行无法提供贷款,他也感到很困惑,所以鼓励企业寻找股份制银行的帮助。张毅华说,支行对第一次打交道的中小企业非常谨慎,现在有的企业是“你想要啥子材料,它就给你提供啥子材料,真假难辨。”曾经有家服装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从材料上看非常规范,但我们信贷科的同志感到不放心,在一个星期天特意开车跑到厂里去买衣服,结果咋样?人家说,这个企业三年没生产了,你来买啥子衣服?张毅华说,银行和企业不一样,企业有30%的把握就可能会做一件事,但银行要有100%的把握才会去做。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老话题,解决起来既不是某个部门、某个行业的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也会有所变化。至少在目前阶段,记者认为,必须对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才会对解决这个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9月5日,从刘帆的企业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向同行的四川银监局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处副处长李金明请教银行对机器设备抵押的有关规定,李金明说,银行并没有对机器设备能否做贷款抵押有明确规定,有关银行没有对刘的设备做贷款抵押,可能出于以下考虑,一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刘的机器设备专业性太强,评估价值不好确定;二是机器设备折旧率很高,技术更新快,变现很难。李金明的解释合情合理,但回想起这几天来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有很多问题记者还没有找到答案,比如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问题、银行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地方政府的定位问题、担保机制问题,当然,也包括沈根莲的疑问:我是谁的目标客户?。

  编后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系列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这一系列报道的报道对象,从地域上看,包括了东部和西部;从职能部门来看,既有监管者,也有贷款发放者即银行,有贷款接受者即中小企业,还有政府相关部门,总的来说,基本上包括了与此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然而,不管地域分布多么分散,职能部门的职能有多么大的差异,如下两点认识是共同的: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确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因此,本报今后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也希望读者关注我们这一方面的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