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央行上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 正文
 

于法无据缺乏流动性 给代客理财浇点冷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6:04 第一财经日报

  “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本是金融业的金字招牌,但在“代客理财”招牌下聚敛社会资金,则历来是金融风险之源。在当前一些金融机构热火朝天地用这块招牌招徕客户的时候,有必要浇点冷水。

  无法律保障的金融产品何以热卖

  按中国金融业的分业监管规定,“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有特定涵义,它仅仅局限于金融信托,是信托产品的代名词。而中国的银行业不能经营信托产品,法律至今没有授权。目前,一些银行盲目地进入金融信托领域,大张旗鼓地经营金融信托产品,当然得不到法律保护。

  得不到法律保护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热卖”,这是怪事。它反映了公众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盲目选择。

  在很多银行和绝大多数的代客理财产品宣传中,都隐约可见保证本金安全和高息回报的内容,并有购买代客理财产品等于存款的暗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众相信银行,又被高息所诱,根本不知也不愿去想把钱交给银行的可能风险,以及各家银行操作风险的大小,甚至没有仔细看他们与银行间签订的代客理财协议。

  这种无序现象源于转型期的躁动。银行业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多元极易诱发机会主义,创新的幌子又往往被用来遮掩一些基层银行的假公济私。存款多,贷款多,奖金多的循环,驱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存款大战。一个无须回避的事实是,靠服务与品牌竞争,比不过请客送礼,最灵验的就是变相提高利率。而今天很多银行所推出的所谓代客理财产品,岂止是变相提高利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敢提高一倍,我敢提高两倍,最高的已超过地下钱庄和“标会”。

  企业和居民对正利率和货币资产保值增值的如饥似渴,已经对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首先要打破的就是中国银行业的分业管制;大多数银行在申请开办代客理财业务时都强调金融创新。而监管层也清楚,严格分业经营,不许银行业从事代客理财业务是旧经济时代的产物,早晚必须改革。此时,来个一刀切,不许银行业代客理财,势必把自己放到了大众的对立面,并有可能对正在进行的改革产生影响。所以,对银行竞相代客理财多少有些无奈。

  缺乏流动性的市场无法实现风险对冲

  中国金融市场至今仍不够开放和健全。我们虽然一直坚定支持并参与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但资金(本)却严格限定在国内循环,资本市场的改革相对滞后;同时,中国的实体经济市场与虚拟经济市场一长一短,比如中国的股票市场,当初的目的并不是为投资者设立的,它的功能主要是为融资者服务,所以至今在萎缩。目前,在金融市场非充分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代客理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许多陷阱。不少银行打着代客理财的招牌吸引资金,这些增加的资金投到哪里?据有关方面测算,中国银行业目前流动性过剩的资金量超过1万亿,国债价格持续阴跌,大量的资金“没有出路”,忽然间再出现一大块高息负债,银行财务根本无法消化,势必盲目地流向房地产、股票等高风险领域。且不说我们的银行有多少理财专家,就是真有,又如何施展才华?现在不是无米下锅,而是有米无锅。

  在自然界里是能量守衡,在金融的范畴中应是资金守衡,我们的资金市场是只进不出式,虚拟资本市场是小儿麻痹式,怎么能形成良好的流动性。而没有流动性或流动性很差的市场必然无法实现风险对冲———这是金融理财的看家本领。

  必须说明,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业的代客理财或现金管理是最具市场潜力的业务,混业经营也是现代银行的发展方向。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必然要进入这个领域。但大家都明白,我国的银行业改革距离实现科学治理,在风险约束完善的情况下平衡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与资本市场的配套改革也相差甚远。此时盲目地“东施效颦”,把国外银行成熟的业务当作创新照搬过来,必是橘生淮北为枳。

  因此,在当前银行业的产权改革没有实质进展、投资领域极其狭窄、法律覆盖没有完成、金融人员素质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大面积、大范围地开展代客理财业务只会导致混乱和灾难频发,其结果就是一大堆新的烂账,甚至出现极端的恶性案件,今年年初,中行黑龙江分行高山等人的卷款外逃案件就提醒我们:银行业不要过早地全面开展代客理财业务,更不能打着代客理财的招牌变相吸收存款。老百姓则要谨慎投资,不要轻信,盲目追求高收益。

  高收益,必然高风险;追求十倍于平均水平的高收益,将可能面临血本无归。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高级经济师何志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理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