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监会梁涛:寿险结构调整不能搞一刀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6日 09:29  新浪财经
保监会梁涛:寿险结构调整不能搞一刀切
中国保监会寿险监管部主任梁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首届中国寿险发展论坛”暨“2008中国年度十大保险经理人颁奖典礼”于2009年5月16-17日在山东威海石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以下为中国保监会寿险监管部主任梁涛演讲实录。

  罗忠敏:从刚开始的贵宾介绍当中,大家已经知道来了一位要员,那就是我们中国寿险行业的首席监督官,中国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的主任梁涛同志。所以,首先有请梁涛主任为我们做主旨讲话。

  梁涛:尊敬的罗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09年保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今年以来,寿险业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外部不利影响,在结构调整上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为了顺利推进下一步结构调整,我对这项工作谈几点认识。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第一,结构调整。回归保障主业是寿险发展的大势所趋。

  1、保险的本质属性。保险本质属性是提供保障功能,这既是保险业存在之本,也是行业核心优势所在,更是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基本体现。具体到寿险业来讲,寿险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的业务,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充分满足投保人的医疗、养老保障需求。

  2、结构失衡是制约寿险业长期持续发展的瓶颈。过去几年,寿险业在行业规模、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02年-08年,寿险保费平均增速达28%,但是增长方式粗放,行业在发现风险保障和长期持续优势方面进步有限。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结构失衡,保障类的产品发展滞后于需求。08年寿险累计保费收入是7337亿元,按照深度划分,寿险占90.7,意外险1.8,健康险7.5。按产品类型分:传统寿险占14.1%,分红险57.1%,红头险占21.8%,投联险占21.4%。按缴费形式划分,期缴义务占比20%,轮缴业务占80%。由此可见,现有的寿险产品结构短期业务较多,轮缴业务占比大,产品同质化,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保障类和长期储蓄类的产品比较缺乏。现有保障产品和长期储蓄型产品,无论是在渗透率还是赔付金额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农村,去年上半年以来,在保监会的促进下,农村保险试点已经进步,但是符合农村实际的产品仍然极度匮乏,在销售模式上亟待突破。第二个问题是渠道组合失衡,保障类产品发展受到制约。自从07年以来,由于投资类保险产品与银行大力发展理财类业务,我国民众长期以来对银行的信任,以及银行拥有强大的网络资源,人保渠道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大的保险公司通过银行公司确保了一定的占有率,而较小、较新的保险公司更是主要依靠银行来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到08年底,寿险公司的人保、个险、财险是48.9%,42%和8%。人保确保在短期储蓄类产品和投资产品上极为有效,在销售产品储蓄类产品上受到诸多限制。但是,传统的代理人渠道则因为销售模式、培训体系方面,在推广长期储蓄产品和保障类产品方面的能力更加突出,在渠道组合上过度依赖人保渠道,影响保险公司对自有渠道建设的投入,影响了代理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制约了保障型和储蓄型产品的发展。

  3、寿险业回归核心保障功能是大势所趋。寿险业回归核心保障功能,不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来看,不断深化全球金融危机极大的改变了我国国内外经济形势,寿险业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保障功能,以应对医疗等最基本、最主要的保障需求,保障类产品发展有助于消除和缓解民众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释放出大量的民居储蓄,进而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从促进行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来看,回归核心的保障功能是寿险业在当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历了05-08高速成长之后,投资类产品风光不再,寿险业需要在传统的长期保障类,以带动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结构瓶颈影响了寿险的融资能力。

  上面讲的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结构调整内涵和意义。当前,国民经济上升的压力不断在加大,产业结构普遍调整的大背景下,保险业主动挑战结构业务是战略的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对于寿险业来说,结构调整是寿险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通过转变经营行为、优化业务结构,从而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寿险的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客户真实需求不得到满足,最终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结构调整的成败事关长期发展的稳定大局,良好的业务结构有利于形成保险公司、客户和监管部门的“三赢”局面。对保险公司来讲,良好的业务结构会不断提高保险公司的分红收益和抗风险能力,使股东和客户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对客户来讲,良好的业务结构使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对监管部门来讲,良好的业务结构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行业健康发展,客户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监管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结构调整是一个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的过程,是一个行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和发展的过程,它的根本目标是要使保险公司业务结构始终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行业的核心优势相适应。因此,结构调整不是一项能够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贯穿于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前阶段寿险业结构调整的情况。

  1、结构调整取得的初步成效。今年以来,保监会一方面立足于监管政策的引导,加强了寿险市场业务结构动态监测,建立了月度寿险公司业务发展报告制度,关注中间公司结构调整进展,我们发布了关于加快业务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性意见,从产品设计、培训、销售和管理等方面,鼓励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投资型产品,出台了投连险销售方面的文件,规范了投资销售行为。发展期缴,期限长,保障程度高的业务。从08年10月份以来,对新报的产品着重审查,责任免除,红利分配,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等主要风险点。08年10月到09年4月,26个产品不符合有关监管规定。总体来看,在保监会的大力引导下,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逐步被行业所认同,各公司普遍强调发展核心业务,调整考核指标,加大了对期缴、长期险还有保障类产品指标的考核力度,推进结构调整。今年1-4月,保险标准保费、期缴率、新业务价值、保险金额等体现结构调整,结构优化的指标明显好于去年。寿险公司标准保费同比增长24.3%,新单的志高率29.9%,较08年全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新单期缴率24.5%,较0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前七家公司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超过20%,保险金额同比增长超过70%,业务内涵的价值和向客户提供的保险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寿险规模保费也保持了7.5%的平稳增长,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