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投连险 代理人不会告诉你的8件事

2013年08月02日 09:17  投资与理财 

  同其他投资产品一样,投连险不保证最低收益率,可能有较好的回报,也可能出现亏本的情况。今年股票型投连险账户普遍出现了亏损,投保人可以尝试免费转换账户,来避开股市大跌的风险。

  投资与理财记者 吴辉

  2008年,我在中国人寿保险业务员的忽悠下,买了份以为是年投资回报率12%的投连险,3年保费交了6万。最近才弄清保额只有2.8万,算下来年回报也只有1.4%。这种打着理财产品外衣的保险,真的好坑人!

  受股市影响,投连险近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很多账户都出现了亏损。不少投保人惊叹,原来保险也会有亏损啊?甚至有网友发微博称:“2008年,我在中国人寿保险业务员的忽悠下,买了份以为是年投资回报率12%的投连险,3年保费交了6万。最近才弄清保额只有2 . 8万,算下来年回报也只有1.4%。这种打着理财产品外衣的保险,真的好坑人!”

  如果你也有购买投连险的想法,以下的8件事可要注意了,保险代理人不一定会告诉你哦。

  1.投连险有可能亏损

  谈到保险,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认为买保险怎么会亏呢?其实不然。投连险虽为保险,但它也有投资功能,只要是投资行为,就会有赚有亏。投连险同其他投资产品一样,不保证最低收益率,可能有较好的回报,也可能出现亏本的情况。据华宝证券报告显示,2013年6月,可统计的近200个投连险账户的单月平均回报率为-5.2%。

  2.投连险的保障功能其实很弱

  很少有保险代理人会主动跟客户提起,投连险的保障功能单一,只有身故或全残保障等,而且保障部分的保额也不高。因为投连险将投保人交的保费分成了“保障”和“投资”两个部分,其中大部分资金都在投资账户,只有小部分资金放在保障账户。

  3.常被夸大投资回报

  部分偏重绘声绘色描述投连险回报的代理人,为了冲业绩,大多只谈高收益,而避谈风险。比如,拿过往20%的高收益率来吸引投保人。其实,那可能只是股票型投连险账户在行情好的时候获得的单月收益率,不代表它以后也能获得这么高的投资回报。要知道,股票型投连险账户和股市息息相关,风险相当高,在股市不好的时候,会出现巨额亏损。

  4.买投连险也要选择时机

  在保险代理人眼里,好像什么时候买投连险都可以。其实不然。投连险的收益是根据资本市场的好坏决定的,因此在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千万不要买投连险。同基金一样,低位买进远比高位买进获得的回报高,投资者在购买投连险时,要选择好时机。

  5.提前支取现金不是免费餐

  在宣传投连险产品的优点时,保险代理人都会强调投保人可以根据需要,提前支取投连险账户的部分现金。但是小编要提醒你,提前支取部分现金可不是免费餐哦,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需要支付不少手续费呢。如第一个保单周年收取10%,第二年收8%,第三年收6%,第四年收4%,第五年收2%。

  6.短期退保,本金可能都拿不回来

  “投连险提前退保并不划算,因为在投连险投保初期,会扣除初始费用、账户管理费、风险保费、手续费等费用。若在购买投连险后一两年就退保,将得不偿失,退保能拿回的钱一般只有所交保费的‘零头’。”业内人士指出,高昂的退保费最让人吃不消,很多营销员未必会给投保人提示这一点。比如前5年就退保,本金可能都拿不回来。

  7.投连险不是“大众情人”

  保险代理人在推荐投连险时,都会宣传投连险既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资功能,是不错的大众投资品。其实不然哦,投连险不比意外险,谁都适合购买。专家指出,有三类人群不适合购买投连险,一是只有保险保障需求的人;二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或经济条件不宽裕的人;三是短期资金需求较强的人。可见,投连险并不是“大众情人”,它适合有市场判断力的投资者。

  8.趸交不一定就“便宜”

  不少保险代理人会告诉投保人,如果单从费率上来看,趸交的保费比期交的保费要便宜。比如买一款投连险,若是分为20年期交的话,那么每年交纳保费5600元,20年下来累计交纳112000元;若是一次性趸交,需交保费90320元,比期交保费便宜了整整21680元。从保费数字来看,趸交看似比期交划算一些,但若考虑到一次性支付资金的利息成本和机会成本,趸交就不一定显得便宜哦。想想看,若是拿着趸交的那批资金去做投资,产生的收益可能比省下的那点钱还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公布瓜农死因:外力诱发血管破裂
  • 体育亚锦赛男篮一队11年首负韩国 3分14投0中
  • 娱乐曝周迅霆锋已发展2年 柏芝挟双子做筹码
  • 财经百城房价连涨14月 中房协上书要求稳预期
  • 科技摩托发布Moto X:主打定制与体验 图集
  • 博客司马南:我朋友也有信王林大师的
  •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 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 高考录取
  • 罗天昊:“大陆经济”走投无路?
  • 齐格:美国如何惩办丑闻企业
  • 叶檀:政府纵容过剩产能
  • 刘杉:政府担心房价与债务危机共振
  • 陶冬: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
  • 水皮: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
  • 孙立坚: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 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 江濡山: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
  • 周天勇: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