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性农业保险江苏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 23:51  新浪财经

  许亚平

      许亚平

    新浪财经讯 07年国家选择了六个省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制多式”的局面。江苏的“联办共保”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07年,中央选择包括江苏在内的6个省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各有关保险机构的大力参与下,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制多式”的局面。即在共同的财政补贴制度下,各地推动方式与运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其中影响较大有联办模式、代办模式和自营模式等。而“江苏模式”又因其独有特征,引起广泛关注。

  一、改革开放后的江苏农业保险

  1980年,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先后在无锡、仪征、射阳等地试办乳牛、耕牛、生猪等险种。基于江苏农业保险在全国率先起步,1983年,全国第一次农业保险工作会议在江苏省吴江县召开。之后,江苏省本着“收支相抵,略有节余,以备大灾之年”的原则,陆续开办了麦场火灾、内塘养鱼、养禽、水貂养殖等保险。1984年,我省第一次农险工作会议在徐州召开,会议决定加快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步伐,并将农险向种植业、养殖业领域扩展。1985年和1986年,根据中央两个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的精神,江苏又开始试办了对虾、水稻、棉花、森林火灾等14个保险品种。之后,江苏农业保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1994年,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连云港的东海、淮安的洪泽、无锡的宜兴先后获得过全国农业保险先进县称号。在此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除了自办以外,先后出现了苏南地区的“农业保险互助会”、苏北地区的“联办共保”模式等。1995年以后,由于地方财力以及其他因素,我省农业保险开始萎缩。2005年开始,江苏人保根据地方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和“委托代办”模式试点,为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迅速推开积累经验。

  据统计1986年—2006年,江苏人保种植业险保费收入10734万元,赔款支出10661万元,养殖业险保费收入6276万元,赔款支出7945万元。种养两业险共收取保费1.70亿元,支付赔款1.86亿元,根据财务核算,实际亏损4621.35万元。

  二、当前江苏农业发展与农业风险的新形势当前,江苏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解决好江苏的“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江苏“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核心所在。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承担着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职责,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对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现阶段,要实现转型期江苏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对江苏农业保险经营环境进行再认识。

  (一)政府重视的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在2007年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梁保华同志指出,要坚持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把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关键举措,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动力,坚持把加大扶持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保障,确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长罗志军同志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我省农业和农村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三农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就保险工作而言,重点在积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确保让广大农民得益受惠。可见,加快江苏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江苏各级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农业经营的主体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农民集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等职能于一身,几乎是农业风险的唯一承担者。在江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多种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使农业的投资、经营、生产职能发生了分离,出现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趋势。承担风险的主体不仅有传统的农民,还有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户、农场、企业;不仅有生产链条上的利益主体,产前、产后诸环节都可能对农业风险具有可保利益,而且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农业,也在逐步改变农业风险承担主体的风险管理观念,强化保险意识,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强烈需求。可见,新形势下,农业保险服务对象、保险需求、支付能力都在发生变化。

  (三)农业风险的特性正在发生变化

  一是风险集中程度增加。现代农业的转型,将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使传统农业向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使农业风险更为集中,损失程度更为加大,而且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者所承担的风险也愈来愈大,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以化解农业经营风险。二是风险关联程度增强。由于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的内涵得到拓展,农业保险的服务空间得到扩展,农业风险已经不仅仅与农业生产过程本身的风险有关,涉农部门风险的变化也会使农业生产波动,带来损失风险。而且,农业风险的发生也会给农业加工、服务等部门带来冲击。

  (四)农业风险的因素正在变化

  一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影响风险因素。由于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广泛运用,农业的组织性增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传统的农业风险因素在发生改变,车间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增强了保险公司对某些传统风险的控制能力,可以将原来一些不可保的风险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二是不可知风险增加。高新技术的应用又带来了新的不可知的风险因素,农业成为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其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积累经营数据、改善经营技术。

  (五)农业风险管理要求发生了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下,农业风险管理一般主要通过家族、集体经济组织互助合作以及政府救济等方式来解决,是小范围、低水平、不固定的,不适应社会化的扩大再生产需要。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实行农业风险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要稳定地供给,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风险必须立足全球经济范围、从维护本国经济效率与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国际通行手段和方式来进行管理,其中农业保险是一项被允许和被普遍采用的制度安排。

  三、江苏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的选择与成效

  在新形势下,如何参与社会管理,是每一个保险机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运作不当,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对市场亦已存在的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适合省情实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道路尤为关键。

  (一)不同模式比较

  从江苏农业保险发展史看,农业保险的运行模式有如下几种:一是商业自办,二是专业经营,三是互助会,四是委托代办,五是联办共保。

  1、商业自办。政府不参与农业保险的具体业务操作,但适当给予农业保险以保费和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竞争,各自开发适时适地的险种,宣传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保险。除了政策支持以外,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是纯粹商业行为,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