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交强险暴利之谜:高额成本因何而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16:00 《新财经》

  文/本刊记者 王 博

    交强险首年各类经营费用竟高达141亿元,比赔付额还高,这么多的钱都用到哪去了

    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看问题一针见血。“有 一个值得考究的数字便是141亿元的运营成本。作为一个国家强制性缴纳的以救助人身伤亡为目的的险种,交强险首年实际赔款仅发生44亿元,各类经营费用竟高达141亿元,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竟然比赔付额还高,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么多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个外表柔弱、思维犀利的湘妹子,一语中的地指出,由于交强险的强制性,使得保险公司经营这一险种具有独家垄断性,而垄断经营与“不亏不盈”原则,又为保险公司谋利预留出了便利和空间。

    2007年,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就明确表示,保险公司只是交强险的代办人。按说,代办人对于交强险这笔钱,只能是在替投保人履行赔付义务时使用,当然为此消耗的办公成本是可以摊入一些的。但当摊入成本大大超过实际赔款数额时,有几个投保人愿意接受巨额保命钱被大量侵占的现实?据平安保险公司2006年度报告显示,平安保险的高管年薪高达1338.2万元。一些公众质疑,在天价年薪里究竟摊入了多少交强险的费用?假如代办人的身价如此金贵,我们投保人是否可以更换真正物美价廉的代办人?

    但悲哀的是,行政干预的垄断结果,使得交强险的命运依然被掌握在保险公司的手里,这笔钱怎么花?是亏、是盈?只有保险公司说了算。

    一位保监会的代表前不久在听证会上表示,交强险调整费率后,保险行业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在承保方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亏损。此话一出,众多听证代表当场提出质疑。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代表说:“各大保险公司都是单方提请了审计、提交了审计报告。而作为一个公众参与的交强险业务,应该是双方委托、在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审计。所以,对于整个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我们始终存疑。”

    记者也曾为了探寻真相,专门致电出具财务报告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但得到的答复是不便接受采访,也不便向外透露客户的信息。有关数据都是几十家保险公司提供的,他们的数据是怎么来的,普华永道不是公证处,没必要对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进行监督。普华永道的信誉是有目共睹的,报告没什么可质疑的。

    对于普华永道的解释,一些业内人士难以接受:普华永道这不成计算器了吗?只对数据进行汇总,而不管其他。那投保人间接支付的“咨询费”,岂不是赚取得太容易了?

    为了求得行业主管部门对此事的看法,记者几经辗转致电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在电话那端边笑边说:“哪家保险公司敢骗保监会啊?再说,普华永道是给上市公司做业务的,如果保险公司提供了虚假数据,那以后普华永道还会和这些作假公司合作吗?从普华永道来说,要对几十家公司的数据逐一核对,那不是几个月的事,而是几年的事,这从时间上也确实不允许。再退一步讲,现行法律也没有要求保险公司对每一个险种的经营状况都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