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保险股市银行三方博弈 保监会谨慎利率变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10:43 理财周报
“保险公司不是储蓄所, 不能简单比较预定利率和储蓄利率” 理财周报特约记者 蔡嵩婷/文 8月15日之后,银行存款利息税将调低至5%,一年期实际利率将变为3.16%。这是自现行寿险预定利率制定以来,第一次预定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一边是红红火火的股市,一边是进入升息通道的银行储蓄,面对这种状况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有何应对措施?投保人又该怎么选择呢 预定利率可提高也可联动 为此,许多保险公司高管和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提高预定利率,以缓解储蓄型险种的销售压力。 对于保监会是否会修改现行的预定利率,保险行销集团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宏斌对记者说:“预定利率调整势在必行。”从保监会近期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透露的消息来看,本月内应该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 那么保监会将以什么方式调整预定利率,幅度又会多大呢?一位长期从事保险行业研究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保监会应该会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即使调整,幅度也会非常有限。“1997、1998年的时候,保险公司寿险的预定利率非常高,达到8%左右,为了应对连续降息的压力,保监会设定了2.5%的统一预定利率。当时就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此次保监会的决定必然会非常谨慎。”而保监会相关人士也透露,即使提高预定利率,幅度也不会很大。 其实一次性提高预定利率并非唯一的选择。生命人寿总经理李钢就曾公开表示,他建议寿险利率改革参照香港联系汇率制,即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基础上加上20%的方式,以保证保险产品的优势。 但是对于这种跟着利率跑的方式,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裘星熙秘书长持保留意见。裘秘书长对理财周报记者说:“预定利率跟着银行利率走的确是一种办法,但银行利率随行就市,变化比较快,如果紧跟,只会让保险业越走越窄。而且修改预定利率,必然会增大保险公司的管理成本,随之受影响的还是投保人。” 财险收益提升 间接与利率联动 面对利率倒挂的现状,保险公司又该怎样应对呢?理财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相关人士都表示,保险公司应该加强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加强宣传正确的保险意识。 裘秘书长:“保险公司不是第二储蓄所,购买保险产品也不是投资,绝对不能简单比较预定利率和储蓄利率。”让百姓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从事保险行业研究的张先生认为由于分红险、投连险这些具有投资功能险种,使得保险公司总体上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很大。而陈宏斌则表示,如果要缓解寿险类产品的销售压力,保险公司应该开发推出新的产品,以吸引顾客。 通过市场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部分财险产品已经先于寿险产品采取了应对措施。华安财险发布公告,宣布华安金龙家庭财产保险的年收益率从4.44%上升为4.71%,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年收益率从4.07%上调至4.34%。华泰财险也表示,加息后其两款家财险年收益率也一样上升0.27%。虽然没有采取联动策略,但是从收益率的上升幅度来看,还是与此次升息保持了相同的幅度。 另一款大地保险的“安心居家”家财险就采取了利率联动计算方式,其年收益率计算方式为“银行3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0.4%”,不仅包含升息因素,同时将减税的因素也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人保健康推出的护理险也打出了“汇率联动”的旗号。与上述的财险和投资型险种不同,护理险的目的在于人身保障而非收益,所以不存在类似于“年收益率”的概念。所以人保健康通过“满期客户奖励金”的方式与利率挂钩,最终的奖励金除初始值外,还会加上一定比例的保险期间内每次利率上升额之和。 从这些保险公司的举动来看,似乎收益与利率挂钩是规避利率上调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裘秘书长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保险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其实很多,比如提高保额或是提高给付,用扩大保障的方法来吸引客户。重要的是让投保人获得更多利益,让他们更加信任保险公司、信任保险产品。” 保险、股市、银行的资金博弈 虽然外界讨论最多的是寿险预定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竞争,但是实际上这是一场三方博弈,而火爆的股市正是其中的另一大制衡因素。 股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不仅保险业,银行同样面临挑战。调整后的存款利率与CPI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是负利率状况。所以许多曾经被吓退的百姓再次进入股票市场,今年3月就曾出现沪深两市新增开户数连续10日突破10万的盛况。7月23日,新增开户数再次突破10万,达到107324户。 其实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的本意不仅是为了对抗持续飚升的物价指数,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希望通过高利率吸引一部分资金退出股市,缓解流动性过高而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股市表现抢眼,短时间内解决资金流向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百姓的趋利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投资短视和对风险的规避意识、能力却没能在股市大跌之后有所醒悟,这一点才是导致保险新产品面临销售压力、已售产品应对退保压力的根源所在。 若说中国金融市场的三足鼎立态势已初露端倪,那么保险行业仍然属于一条“细腿”。面对来自银行和股市的压力,保监会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和保护措施可以说帮助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备政策环境。所以无论是预定利率的变动,甚至是由此引发的改革,都将以谨慎为基调。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