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平安人寿首席顾问:中国保险有独特的盈利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8日 10:53 新浪财经

  

平安人寿首席顾问:中国保险有独特的盈利模式

7月28日,中国平安人寿首席顾问黄宜庚在保险经理人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7年7月27日-28日,2007首届中国保险经理人年会及2006年中国保险经理人评选在北京华彬高尔夫庄会议中心举办。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以下中国平安人寿首席顾问黄宜庚发表主题演讲:

    大家早上好!我先回答一个问题,这几天,大家都很想知道平安跟其他寿险业比较不一样的地方。甚至有人说,平安做得不错,或者是怎么样,我想先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不晓得平安好在哪里,人保做得很小,营销是很大的,如果在这么多年的整体表现,一个比较具体的数字就是对于股东资本的回报率是很坚持的,我们一直的目标是一定要超过15%。事实上这个是很难去描绘平安这十几年来的发展,很多人也是认为我鉴证过这样一个过程,希望我写一些回忆录,我说还不到这个阶段。

  事实上我做了一些总结,平安跟同业不一样的是它的销售队伍是比较特殊的。它的特殊点来自于非常奇怪的,它跟大家的保险公司的出发点DNA是不一样的,它有一个比较奇怪的遗传因子,而且这个遗传因子是单一的。怎么去理解这件事情呢?我可以告诉各位一件事情,就是13年前的这个时候,平安开办营销的首期培训班就是我来启动的。所以平安营销的发展,平安营销开始的发展是没有本土化的。头两年全部是台湾的讲师在带队的,包括新人的培训班等等。

  非常汗颜,平安人寿成立了2年之后,才成立了培训部。这不是很奇怪吗?所以刚才说出发点的DNA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有很多的DNA,所以现在看起来是比较不一样的。它的营销员,在过去来讲是不晓得什么叫做定缴产品,他不知道什么叫10年期以下的产品。他从出生的那一天,就知道保险是20年期的产品。所以平安跟同业不一样的,就是所谓的DNA。

  第二个,我到平安来,一边在办培训,一边在了解平安发展寿险的工作,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平安所有的前线跟后延竟然是没有的,就只有一个销售队伍,就要发展寿险。今天回想起来是不可思议的。我到平安第一天我问他说“你的投保规则我看了一下,我们的所谓投保专员,你们的投保专员问我黄总,什么叫做投保规则”。后来我说你把你的投保单拿出来看一下,看一下了是团体投保的投保单,理由很简单,人家公司的仓库有很多。

  平安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不断他的前线系统、后延系统、IT、精算,全部是100%从台湾引进过来的。所以这是平安先天上的不同的影响。当然大陆是很大的,有很多大时代的背景。比如说从3次的调息,整个公司只有反对调息要称作,但是大家都很喜欢炒作,因为炒作之后就会去买一些产品。这是避免不了的。头两个问题,我个人坚持是不能卖的,平安在99年很勇敢地做了保险创新第一人,后来害得整个行业要卖投联,都被平安过去的历史风波导致很不好卖。因为这些DNA和某些因素,平安确实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2/3的部经理,目前正在接受CIAM的认证过程。到上个月,我们终于经过6年,出现了中国第一批所谓的CIAM认证合格的营业部经理。一共有170位,全球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1100位,平安占了170位。这些部精力,是花了6年时间,每年掏出了几万元的学费去学习的。平安是有某些坚持的,所以要了解平安,要从这些地方了解。

  我想这个跟我今天谈的主题是有一些关系的。我今天特别谈这个营销渠道,因为我个人来讲,我懂得保险只有营销,其他的我都不行。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从第一天到现在都在搞营销,都是有关营销的问题。什么叫做营销渠道?就是常规发展和非常规发展交替运行。

  今年就打基础,明年就搞一下、炒作一下,不炒不行,炒一下不行,不对又回来了。这就是常规发展,所谓常规发展还是RST。就是走一步回头一步,再走前一步再回头一步。平安就是这样的。那么我想说这样的发展,对于永续经营是不好的。所以这个题目,什么叫做“健康发展”的问题,怎么抓住这个机遇呢?

  我不晓得各位怎么理解现在的状况,因为我经历过,我知道这样的历史机遇在坐的各位可能一生只有一次。营销也是一样的,职业经理人都是一样的,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这是什么机会?需要很多的条件,但是这个是必要条件,你的机遇再好,没有好的保险公司发展也是一样,没有好的队伍发展也一样的。那么大陆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政府监管部门,地利是人寿保险公司经历十几年来的历练,还有在坐的职业经理人,已经从实战经验里面懂得什么叫做保险业的常规经营,已经有经验了。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应该都比较清楚了,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了。第三个是人和,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销售队伍,经过十几年来的磨炼,人家说久病成良医,常常感冒,以后感冒就会知道怎么治了。你常常就机会,就会知道这个机会怎么抓住。营销你不知道怎么会成功,但是你绝对有能力,这个人一定会行,你说对不对?对,我一下子就知道这个人能干3个月。大陆运转十几年,在海外来讲等于20、30年了,因为大陆的运转速率很快,每一年都会增加人,每一月都会面临新的海外问题。在海外一个销售队伍,我们是每一个组,1、2个月可以增加一个人,我们一年就演练12次,10年有眼帘120次。如果说我们人生的经历来讲,这是

青春期,青春期可以从头来过吗?是不能的。青春期是只有一次的。

  那么我自己把它稍微整理一下,在大陆寿险行业短短的营销才10来年,怎么会有这样的机遇呢?在海外是很羡慕的,20世纪以前中国大陆的市场是潜力最大的市场,这代表着当时没有希望。你称赞一个人,你看他不好的时候,你说他具有发展潜力,就是你现在不行。当时2000年以前,中国大陆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大陆是迄今为止具有巨大的潜力,消费者没有购买力。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样巨大的潜力,转变成上千上万、几千万、几亿的人具有强大的购买力。现在的

房价很高,我这1、2个月到中国比较偏远的地方,到银川,到中国最穷的地方贵州,房价都接近1平米1万元。那么正常的职工怎么买房啊?要干50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平米,这样怎么买啊?但是还是有人买。20年来冲股市,股市创新,冲楼市,楼市创新。那么为什么不冲保险业呢?因为我们过去把产品跟这些投资市场产生联动。我们不断地去跟客户讲,我们的保险产品比银行利润高,跟股票客户讲,我们的获利率比你自己操作更好。所以,客户有钱,他说保险产品不能达到你讲的功能,他就分流掉了。最近我发现行业有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就是解约。老客户都不想买了,你再次跟他讲盈利成本好,但是现在盈利成本差。像买万能和投联,你跟他讲会比基金高,不可能比它高的,因为我们有促销费用。

  短短十几年,如果从现在来讲,从1978年开始算,既然社会大众认同这个行业,这是很难的,全世界寿险业的发展,都是上一代人搞坏了,下一代人又把它弄好了。中国人寿和平安上市,到现在为止被广大的股民追捧,这是不容易的。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可以被认可。另外一个问题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可以接近国外水平的继续率,在海外最怕卖出的保险,续保率很低。我所了解的中国市场,续保率占了50%,业务员不在了照买,中国的客户非常珍惜他的利润,他会再加保费。平安的继续率,下一年卖出的产品比上一年更高,投诉的只有5%。大家把平安这个事情看得很严重,但是我们的继续率,到目前为止的产品也是最高的,每周公布的价格一直下降,因为当时是熊市,客户还是加了,舍不得不加。这个也是有这样的基础,有这么好的客户,全世界找不到的,这是个独特的盈利模式。

  早几年,还创造了首年费差率,在全世界来讲不知道这个保险怎么写的?懂保险的人都知道,搞营销和寿险的人,收益一定是亏损的,中国大陆竟然可以搞出1、2年就盈利了。99年的时候来一个行政命令,利率1.5,保险公司不想赚钱都不可能。99年到2000年,不管未来怎么变化,这8年来会给早期成立的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经营利润。海外羡慕死了。所以我们觉得在海外经营很困难,所以很羡慕。

  短短时间里,有这么大的成就,行业被认可,当然营销和品牌还有一个问题。但是人寿保险被认可了,这个继续率因为投入很厉害,所以客户都继续交保费,是国家帮我们创造了很大的、长期的盈利模式。甚至,去年以前,平安是怎么过活的,完全靠着费差率来赚钱的。我会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按照我们的统计,利润大概是130多万,另外就是成型的或者是行业代理、银行保险这种,大概是在135万左右。

  我们来看,我们算100万人,可能30几万人是没有活动的,我们中国大陆有100万个营销点,每天是把客户一日一访,一天可以拜访完100万个家庭,一个月可以拜访完3000万个家庭,一年可以拜访3亿6千5百万个家庭。它带给3亿6千5百万个家庭一些保险的信息,他往哪里跑你都不知道,他像水银一样,哪边有空隙他就钻进去,大街小巷,尤其是中国人寿这几年在中国是第一个占领市场的。整个大陆的家庭,几乎找不到没有营销员拜访过的,不管他传达什么,但是把保险产品、保险功能做了一些交流,这个是很不容易的。或多或少,1年、2年、3年、4年、5年,中国的客户不管有没有买保险,他基本上是不排斥保险的,这个在其他的市场是很难见的。中国的社会是很难见的,中国经过这几年的保险知识普及,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访的这个,每年就影响着3亿多个家庭。

  当然了,寿险公司的利润,因为我们公司的保险产品现在的发展,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产生的价值。银行保险的产品是低于平安AVEV2%,请问怎么看这两个产品?20倍以上,如果是重级产品是银行保险产品的50倍。分红就是20倍以上。

  昨天的潘主席讲的机会的窗是开的,我不讲机会之窗,我讲首先业是否正进入高速健康发展的黄金10年,我从个人角度讲营销。但是有一个前提,这黄金10年,第一个特点是高速,第二个特点是健康。如果光健康没有高速是不行的,光高速没有健康也不是黄金了,那么是不是进入这个10年。

  我最近请台湾的朋友,帮我把台湾的20、30年的资料调出来,现在给大家看一下。蓝色的是台湾从81年到96年的GDP的增长率,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的龙头,就是靠这15年。每年平均10%的经济增长率,最高到15%,为什么这15年有这么高的经济增长率?台湾的这个过程,从人均所得1000美金,跳升到16000美金。96年就是金融危机,之后就是北京打上海,再然后就是国民党执政。台湾的发展到96年就结束了。

  红色的代表着寿险业FYP的增长率,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都在GDP上面走。我把它算的结果,刚刚好寿险FYP的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的2倍。这个结果创造了什么东西?可能大家不是很注重这个,只是我们在做一个统计,我们统计一个国家民族保险的发展程度,我们叫做保险深度,台湾是全世界的第一名。寿险是占GDP的11.178%,到目前为止是全球第一名。这样的发展,造就了台湾的保险业的深度就是全世界第一,但是现在的投保是170。国华人寿就是这样长大的,但是台湾还有另外一家公司号称台湾最大的公司,就是南山人寿,他的过程我没有画出来,他是20年年均增长率30个点。它的成长结果,我可以告诉各位一个数字,到第10年的时候,它是1981年的35倍。到第20年的时候,是1981年的122倍。从一个很小的公司,一下子可以和国华人寿齐驱并进,只要小公司给他时间和机会,他的这个过程是比同业的增长率要高的,高50%的增长速率。

  所以,这个地方唯一的一点,它是有一个法令的重大改变,当时台湾公布了一个法令。此前,经历了股票大崩盘,也没有下来。那各位可能想,那1981年是不是台湾的寿险业才成立的?不是的,已经都成立20年了,台湾的保险业都在1962年左右成立的,当时就有保险公司了。就是81年已经成立20年了。那么从它的发展下来看,有的人可能觉得,台湾的市场和大陆市场是不一样的。但是,你可以看到一个所谓朝阳产业就是高于市场平均的50%,才叫朝阳产业。一个小的行业,一个小的公司,在这样的机会之窗,黄金10年。有人问我说,我对大陆的预测怎么样?我说我都算到了,大陆的个险FYP都有可能一年做10万亿。我到平安的时候,我就预测平安的个人寿险将在3年内,超过财产保险。所有的平安的领导,包括董事长都笑破肚皮,觉得我有一点开玩笑了。我当时94年预测大陆营销到2000年以前,能超过1千亿的收入,很多人认为是开玩笑。结果我预测没准,只做了990多亿,没有到1000亿,但是很接近。所以,营销是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大陆的经济,有西部大开发,还有四川现在在推全民皆富,一样一样推开,这个经济增长是很快的。

  下面谈一下健康,今天谈得最主要的就是怎么样健康化。我自己列了4点,但是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平安不见得认同我的看法。

  到底寿险的直营业务员,就是我们的业务员,或者是我们称做代理人,或者是叫做个人营销员,应给予何种适合的法定位?通常我到单位去,很多的营销员干了10年,他说黄总我们算什么?这是我们以前董事长到机构去,业务员都爱问这个问题。你现在是什么状况呢?业务员不清楚,客户领导不清楚,问题是保险公司也不清楚,保险公司希望业务员是什么?下计划的时候,他是你的雇员,还可能是代理人?业务员的希望是什么呢?我是代理人你不要管我,但是他希望享受内勤的待遇,这是矛盾的。财政部发的2000多张牌照,现在开业了,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人公司,那是什么东西啊?保监会发了1000多张牌照,这是什么东西啊?这个问题在台湾论战了20年。

  在日本,日本以前我们认为它是全世界保险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在几十年,最终把它定位了,它叫做保险业务员。台湾在2000年以前,也是论坛十几年,定位为保险业务员。保险的从业人员有三种,一个叫做保险业务员,一个叫做代理人,一个叫做经纪人。我不是强调大陆要采用这样的词,我是强调这个过程很多的地方都发生的争论,就是法律定位的问题。

  到底大陆怎么去看这个问题呢?或者有什么比较妥善处理的方法?我个人目前的看法是这样子的,最少主管以上应该不只是代理人吧?主管以上包括部门经理应该不只是代理人吧?应该是有若干我们授权上做的事情,他是一个职责,要给他发展,又要给他指导,职务上所以应该给他一些定位。而且依照大陆的保险业来讲,是有这样的能力的。再一个,平安来讲,目前的问题还是没有最终解决,但是方向有一点偏向性,就是不敢讲,但是往这个提供保障福利这条路来走。因为我们每隔两年,就把营销员的福利待遇往上提一下,但是最敏感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比如说参加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等的问题。住房公积金我们现在不谈了,但是社保我们主管以上是有参加的。但是这个是因为了你的管事和行为,让他对自己的前程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在日本和台湾,他的代理人,就如同会计师、律师一样,是一个非常高专业的职位。每年经过政府的一个公开考试,每年才开几张牌而已,像我们一年大概没有100万,大概也有80、90万张代理人的证书。在台湾一年只发了200、300张牌照、代理人证。真正拿到牌照就可以是自由职业者,他可以在家里挂个牌营业,他目前是代理人公司,他可以离开保险公司,是一个执行业务守则者。

  还有我觉得人海战术是必须的,平安用一个词叫做健康人海。是为自己的人海战术做一个包装,还是真的做一个健康人海?一个保险事业在发展初期,它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大量的增员是对的。但是问题什么叫做大量脱落?一个行业一定有人进人出,我有责任认定,标准的定义来讲,人员流动低于30%就是人海战术。

  我讲一个笑话,东南亚一个保险公司总裁拜访平安的马总,他请我作陪,他说东南亚现在的保险发展怎么样?他说东南亚的保险市场真的很糟糕,真的没有看过,现在才到28、29而已,所以我没有看过这么糟糕的保险市场。我们马总就脚碰我一下,我们多少?我说25,他说不要让他知道。马总问我黄总,我们到底多少?我说30,他说不能让老外知道,他说二十几是全世界最差的,所以我们不能让他知道。

  保险人员说因为我不行,因为我的能力达不到,所以我离开

平安保险。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讲,他肯定讲平安的培训不好、平安的主管不好等等,现在讲这样话的人有多少?几千万人啊。但是你要好好栽培他,一般来讲,粗放往专业走,大概可以到50%,一般的保险市场大概是这样子的。我最近在平安有负责去越南拿牌照,越南我进一个数字,你们猜友邦保险在越南有26000个业务员,去年增员了15000个业务员,请问他到年底还剩下多少人?还剩8000个。平安更差,我去参观了,怎么会搞成这样子?他说代理就是老鼠位,营销员没有办公市场。连续两年增长率,营销是负增长。他们人保最大的市场越南保险公司,月均增员几人?你猜?月均增员5人。为什么保险市场变成这样子?没有人敢到保险公司上班,你是800万人口,最大的保险市场叫做越南保险公司,他们在一个市一个月增员5个人。

  第二个问题,我怎么讲这个事情呢?我一致认为从事保险工作的人员,他所得到的工资要超过他原来从事工作的1.5倍,我一直这么认为,他也这样认为。不然他为什么干保险呢?干保险这个收入的佣金是不稳定的,我为什么干保险呢?而且是很累的,你休假的时候,客户打来电话,你要马上去。但是目前我们同业的人均是一个月1000多到2000多,到底是百万雄师还是百万农民?这是一个问题,保险业务人员的收入是很低的,在海外是不一样的,保险公司营销员的收入是最高的。哪怕一个月做一件,可能吗?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力要解决,然后营销力才能提高,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生产力太低了。但是这是很矛盾的,保险业发展越来越大、机构发展越来越大,但是业务员越来越手了,但是这个行业怎么可以支撑起来啊?这是一个问题。

  营销员想,公司做大,我们就有可能加薪,但是这个利润是不共享的,营销师不是营销员,你过了两年就调走了,营销师是他们不是我们,你走了之后他们要面对他们的队伍。所以这个是有问题的。当然了,我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开始做得很好才怪。但是保险业影响力这么大,而且机会之窗已经开了,黄金10年已经到了,而且我们的主管部门经理,包括在坐的各位和下面的干部都是身经百战,应该是久病成良医了,所以在这个方面应该多下一些功夫。因为你是最难的,代理员、营销员没有固定的工资,他去卖保险,我怎么能够控制他?他的嘴巴怎么讲啊?于是不需要管他了,管也不知道怎么管。很多的同事也问我这个问题,我说全世界成功的寿险公司,就是能够管理住他这些代理人、营销员,出去他们是知道什么叫做从业道德、从业人员的操守,整个的行业才会进步。只有约束,天天讲,讲久了就把他麻醉了,就跟平安一样,天天8点半就开晨会,你不爱平安也要唱,直到有一天他做梦的时候都唱我爱平安。迟到就扣10块,再迟到再扣10块。我们现在指膜变色,表示你今天有出勤了,我说又不是犯罪,为什么要用指膜呢?但是我们的领导说效果很好,因为那是我们要摁指膜上班嘛。

  94年我来平安,就讲搞保险要搞革命,要有热情,像传教一样,你是传教士,你是推广保险的,买不买没关系。就跟传教士一样,遇到一个人上帝爱你,上帝爱不爱你这是你家的事。像这样子,天天讲保险理念、保险产品、保险价值。讲保险产品的价值,经济的价值,跟其他的产业是不一样的。面对这样的时代,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加息,怎么知道减息怎么面对,股票市场上来怎么面对?楼市市场上来怎么面对?天天讲,自然会产生一种信仰,产生一种力量出来。所以这个也是一个问题,从业道德也是大家必须要有的。

  现在是逼得没有办法,现在平安就是没有办法,我们投联这个问题,现在是所有的产品的业务员,都要打电脑建议书,客户签字的。空口说白话是没有用的,都要打电脑建议书,因为业务员不能扩大和误导,唯一的办法就是客户签字。我们把这个当做必要投保的条件,比如说不可以诋毁同业。前一阵子哪家公司出事情,奔相走告,不但是内部自己讲,还跟客户讲哪家公司怎么样怎么样。那是非常不好的,客户买保险,就不可以解约重新投保,不管是谁,解约重新投保要受处罚。在美国,解约重新投保,要吊销执照。美国的法是很严格的,只要业务员把客户解约重新投保要吊销执照,这个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不管是FYP还是FYC。这种行为,在中国叫做转保。我们老总说这个叫做有创意,很多不可以做的,还有客户有买保单的,你要赞美他,不能批评他。碰到同业的业务员,要在行业里面把这个关系处理好,当然这个是目前很重要的。我不想像同类的经理人一样,现在所有平安的重大案子和所有的官司,2/3都是我要知道的问题。

  最后8个字做总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营销员把保险业务弄得红红火火,平安上市也是搁浅了价值,百万营销员把这个行业撑起来了,同样的,不好好管理也是不行的。尤其我最近看到的,前几年人力增加,不提供业务员培训,现在都是聘请了外国公司做培训的。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