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企业转战新兴市场 攻守两利有赖信用保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0:41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张兰

  “欧美和日本等地区虽然政局稳定、市场空间大,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技术壁垒多、反倾销频繁等不利因素,要进入这样的成熟市场并巩固客户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亚、非、拉和中东欧等地区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则不同,这里市场需求旺、技术壁垒少,为我们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投资机会。”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日前在“新兴市场出口风险防范与贸易融资促进会”上如是告诉记者。

  以退为进 新兴市场成出口企业“新宠”

  正如这位负责人所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放弃了商战中兵家必争的欧美等成熟市场,而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风险较大但收益也颇为诱人的新兴市场。难道这些企业不惧怕不规范的新兴市场风险么?

  “怎么可能不担心呢!当初跟这些国家做买卖的时候,我们心里也直打鼓,毕竟这些国家政局不稳定、市场也不是很成熟。”一位来参加贸促会的民营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但是现在欧美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利润越来越低,我们只能在力保不丢失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市场。”

  实际上,与这位民营企业老板一样,国内有相当一批企业管理者出于相同的原因而选择了“转战”新兴市场:要保持外贸出口的持续增长,出口企业必须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客户、开辟新市场。但是,发展新客户、开辟新市场决非易事。技术壁垒较少、

反倾销立法尚不完善的新兴市场自然成了他们的选择。

  信用保险 企业扩大出口的“避雷针”

  面对新兴市场开拓中的喜和忧,出口企业似乎进退两难。

  仅以江苏镇江市为例,该市企业出口新兴市场仍以信用证结算为主,占80%以上,有的企业甚至高达90%。当地一位政府官员说:“稍有一点风险的业务,企业都不敢做。这种比较谨慎的结算方式,实际上是脱离了市场,放弃了市场,将客户拱手相让。然而,如若贸然同意进口商延期付款的条件,虽然增加了获得宝贵订单的可能性,但要同时承担因买家商业风险和国家政治经济风险所导致的逾期应收账款损失。”

  实际上,信用保险正是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规避贸易风险的一把利剑,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地避开“雷区”,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对外出口和投资的政策性保险,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增强防范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解除出口的后顾之忧,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巩固和扩大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争取新订单,快速做大做强出口规模。”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仅江苏一省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带动实现的一般贸易出口,累计超过50亿美元,其中有近90%的出口为非信用证业务;出口信用险对新市场、新客户的出口支持额超过26亿美元;已经赔付和正在处理的赔案累计达到2588万美元。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