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保险舶来品的中国式选择 最先进的未必适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6:43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方华

  对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中国保险业而言,自主创新确实是一个较为沉重的命题。针对与国外完全不同的市场、制度和法律环境,保险作为“舶来品”能否赢得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消费者需求进行“本土化”的取舍。因此“本土化”的取舍,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

  “选得好,就会打开一片市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健康”)运营总监张剑敏称,在倡导保险业自主创新的今天,不论各国国情如何不同,保险都是必需品,但同时作为“舶来品”,和国外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我们还是一名初学者,既然现有的各类产品、服务、营销模式和经营理念,都能从国外找到原型和依据,能否赢得市场就取决于如何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消费者需求进行“本土化”的取舍。

  “但取舍得是否合理、可行,往往需要以时间来证明。”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说,哪些产品和条款对中国市场适用,哪些不适用,严格来说,需要以中国自己的经验数据作参考,“但这方面的积累显然还不够。”

  而一直备受关注的重大疾病行业标准定义即将发布的消息,又再次提示人们,在自主创新的潮流中,制度的创新抑或完善,正在同步跟进,尽管这需要以时间为代价。

  产品无形:最先进的未必适用

  “作为一种服务性产品,寿险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和有形的产品如电脑不同,并不是放在哪里都适用,完全照搬肯定行不通。”张剑敏称,正因为经济体制、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人文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收入等因素存在差异,公司对不久前从欧美等国引进的长期护理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取舍。

  “在社会化护理机构发达、公众也有选择意愿的情况下,国外50%到60%以上的老人通常去专业的护理机构、护理院和托老院进行护理,产生的费用投保人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补偿,即保险金额的赔付和实际支出的护理费用相挂钩。”据张剑敏介绍,在我国,一方面缺少专业护理机构和规范的护理价格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大部分老人采取家庭护理的方式,因此公司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在美国长期护理险初期市场常见的“约定给付型”产品,即每年按总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付固定额度的保险金,而不是国外目前常用的“费用补偿型”。

  “最先进的未必适用。”张剑敏称,人身保险产品无形、理赔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公司需要根据国情采取应对措施,即使国外更高级的赔付模式,如投保人可直接到保险公司开设的护理机构接受治疗,无需交纳现金,在我国目前政策不允许、保险资金运用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去尝试。

  另一个特别的现象是,中国人看重的家庭观念和子女教育问题,使得国外一些并不热卖、甚而稀少的险种,在国内颇受欢迎。据深圳市保监局有关人士介绍,在我国带有储蓄、分红功能的少儿保险、少儿教育年金的市场份额相当大。“这种情况在国外并不多见,一方面由于国外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和教育体制相对完善,另外东西方的观念也存在差异。”

  率先在2002年推出综合家庭保障计划———“一张保单保全家”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及时捕捉住了当时国人的家庭价值观、现代生活观和消费观,以满足不同家庭在保障、教育、大病、

理财、养老等方面的综合需求。经2003年、2005年两次全面升级后,目前,“爱家之约(2005)”已经包含了21个保险产品,并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自由组合,犹如“保险超市”,这也成为泰康人寿一款最成功的产品创新典型。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