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安华农险的破冰之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18:27 《财经时报》

  安华农险成立前,人保吉林省分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十几年,其经营结果是全省农业险严重萎缩,只有少数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投保了农业险,个别险种赔付率达到400%,平均赔付也达130%

  □ 本报记者 崔帆

  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简称“安华”)在2004年12月30日由吉林粮食集团等7家省内涉农企业发起组建,作为中国保监会农业险新模式的试点,它承载着让农业险在吉林走出“窘境”的重担。

  由于安华不断开拓保险新模式,目前,当地企业、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不仅得到提高,也使安华今年前10月的保费收入达到1895万元人民币,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出去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吉林分公司不到400万元的年收入。

  一个好汉三个帮

  安华发展势头的确可喜,但其性质和人保一样都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这难免让人担心,其未来会否重蹈人保覆辙?

  对于安华总裁张咏而言,这种忧虑不足以为道。在他看来,如果在农业险这样有着大风大浪的市场中进行单独的商业化运作,肯定经不起风雨,其背后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

  通过近一年的运作,省市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支持,已经成为支撑安华农险业务的“铁三角”。

  早在2005年1月,吉林省委、省政府的1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要扶持安华,省财政提供试点地区的配套补贴资金和保费补贴。

  目前,安华农险收取的保费,由省市财政、龙头企业和农民三级按44:16.5:39.5来承担。

  试点亟待深化

  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郭左践把吉林农业险的回升态势全部归功于新模式试点。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被逐渐暴露。

  今年,吉林省遭受50年一遇的自然灾害,这使得安华承保的政策性农险业务已发生赔付2000余万元,超过公司政策性农险业务所收保费。虽然吉林省各级财政补贴了部分保费,但受财政实力限制,地方财政补贴幅度有限,安华期待中央财政进一步给予支持。

  在张咏看来,中央财政应出台支持政策,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目前,吉林省政府已在省内拨出一定资金作为试点初期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此外,张咏透露,政府在税收上只对安华减免了营业税,所得税免征还未确定。在很多政策都未确定的情况下,张咏对于未来政府究竟能对安华提供多大的支持,并不清楚。

  而这一点,对于安华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4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