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张伟靖 报道
保险业的发展,与中产阶级数量息息相关
10月21日,纽约人寿国际保险公司董事长白嘉礼在上海表示:在过去的25年,中国的保险收入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未来10年内至少还会翻两番,公司将继续全心投入于中
国市场。
而同期的一份报告为这乐观预测增添了几许戏剧色彩,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寿险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寿险经营环境正在恶化。中国寿险退保率逐年增长,2003年寿险退保率为6.83%,2004年就提高到10%,超过当年7.2%的保费增长率。
诱人的潜在市场与现实的惨淡形成巨大反差。
一种悖论
寿险增长疲软早已不是秘密,最早暴露问题的上海,寿险保费已历经将近两年的负增长。尽管今年8月份上海寿险业透出一丝光亮,不过增幅也仅为0.2%。
但白嘉礼的乐观也不是凭空而来,根据保费收入占GDP的百分比,就算中国的GDP保持不变,保费收入本身也要翻一番。同时,中国如果持续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10年后GDP也将翻一番。由此看来,保费在未来10年翻两番具有坚实的基础。
对此,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陶孟华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保险业的发展和中产阶级数量有很大关系,我隐隐约约感觉尽管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等问题,中产阶级的数量还不够。”
黄敏丽的经历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种观点。小黄中专毕业后就来上海谋发展,三年前,保险公司增员,有人推荐她去做保险代理人。
犹豫不决的小黄向她身边朋友咨询,当时,她的朋友都是大学毕业工作不久的新人,他们大多反对黄敏丽去销售保险,小黄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他们还有人说,你向我推销保险还不如直接问我要点钱呢。”
就这样,小黄放弃了当时的机会。而今,转了一圈之后,小黄还是进入了这一行列,而她那群朋友们都陆续到了“而立之年”,且大都发展比较顺利,很多步入了买房结婚生子的阶段,他们改变原来的观点,纷纷向小黄咨询买保险的事情。
然而,像小黄的朋友们这种情况并不是很普遍。
“现在尽管经济在发展,但各种支出也在上涨,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提高。相反,就业难使得预期收入还在下降,”上海合泰保险的汤海东这样阐述保险销售的困境,“买保险要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才行,可支配收入不多,人们买保险的意愿就不强。”
那么,提前步入中产阶级的高收入阶层能否成为保险公司的客户呢?汤海东又碰到了新的难题:“特别富裕的人不需要保险,而那些高收入的工薪阶层往往都在福利保障比较好的单位,比如上海很多外资企业员工,关系在外企服务中心,福利比较好,生病住院都可以报销,他们也觉得不缺保险。”
这形成一种悖论:那些能够享受到社保的人不需要商业保险,而游离在社保之外的大多数没有支付能力。似乎,社会保障反而成为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
两翼俱软
事实上,世界上商业保险做得好的国家,都是社会福利极其发达的国家,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美、日、英、法、德,对于这些国家的国民来说,社会保险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而商业保险则可以锦上添花。
而在中国,空转的社保账户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今年5月,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另外,中国的参保人数也仅占城镇人口的30%左右,不及劳动力人口的15%,覆盖率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大部分人处于无保障状态。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月18日至21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2005年年会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保险业不仅要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更要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对社会保障的两翼即政府保障和商业保障都表示不太乐观,“前者是财政问题,国家财政力量捉襟见肘。而商业保险则是因为我们在培育市场的初期走偏了,没有形成很好的消费文化,导致市场对于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这种危机消化起来需要时间。”
对于那些享有良好社会福利的人不需要商业保险,郝演苏并不赞成:“仅有社会保障是不够的,中产阶级肯定希望生活更好一点,更加稳定一点,要求对养老医疗做出很好的财务规划。他们并不是没有这个需求,只是没有合适的产品,而且销售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保险公司没有信任度,只好把需求暂时放在一边。”
转变的代价
去年的此时,一场“保险泡沫论”在全行业掀起波涛,尽管这一提法最终被保监会否认。
但是由郝演苏提出的“保险应回归保障主业”的观点却得到了认同,业内也开始反思由大量分红投资保险造成的保费高增长是否健康。而吴定富不留情面地批评保险业“离人民太远,离国家太远”,与郝演苏的观点形成潜在的共识。
不过,一位保险营销员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郝演苏的研究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和市场脱节很大。保险公司作为一家企业,还是要以利益为先。公司领导都要业绩,保费规模上去了,公司知名度等各方面就会提升,如果主要推保障保险,保费很低,董事会问起来,经营层就没法交代了。”
其实,在增长乏力的2005年,寿险市场一直在调整转变。
陶孟华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过去10年保险市场飞速扩张,现在减速是好事,大家需要一些反省。比如说人员素质能否到位,规模扩大有没有给我带来效益,经营的结果也要对股东有交代,大家也在想,怎么调整出比较扎实的实在的保险经营优势。”
这位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保险业,经历了台湾保险市场开放扩张到成熟的老保险人很是感慨:“大陆保险业发展太快了,感觉底子还不够,特别是观念上还没准备好,对于专业内涵方面还不是很清楚,就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陶孟华这种感觉恐怕不是个例,《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业内人士都在强调“保险要以保障为主,保险不是投资”,然而这一转变过程漫长而艰难。以上海今年上半年数字为例,投资型险种仍然是市场的主流险种,占68%左右的比例。
10月14日中国投资说明会上,中国人寿副总经理李良温称,中国人寿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保障型产品和期缴型产品的比例。不过,他同时透露,仅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寿的新单数量就同比下降12%。
“下降是前几年高速增长形成问题的一种反弹,这种反弹到了十一五期间会更加激烈。”郝演苏断言。
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发展,投资产品会逐步丰富起来,或许那时,购买保险就不会光想着“和银行存款哪个划算”的问题了,保险才会回归保障主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