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火车意外险何以强收半世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 16:23 大众网-齐鲁晚报

  火车票暗含保险这一事实再次警示我们,在知情权等消费者权益面前,权利意识每退后一步,隐性侵权就可能会前进一步。

  10月24日《华商报》报道,8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黄金荣意外发现,自己购买的火车票包含了基本票价2%“意外伤害保险费”,却无人告知。“火车票强制险已经收取了54年,我以前竟然不知情!”黄先生气愤地说,“这个保险到底保的是什么,怎么保
的?并没有人告诉我,更不要谈通过这个保险受益了。”他以“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由,一纸诉状将北京市铁路局告上法庭。

  看到这条消息,任何一位乘过火车的人恐怕都会感到惊讶和气愤。尽管2%的意外保费只让乘客多掏了几元钱,但是,有关方面在长达54年间的进账———不管这笔保险费最终进了谁的腰包,都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火车票强制险何以能“尘封”54年呢?

  首先,铁路的垄断地位,给火车票暗含强制险提供了客观环境。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的只是透明的价格和信息。只有在不透明的环境中,才会产生隐性收费,只有在高度垄断的市场里,隐性收费才能得以尘封如此之久。如今,能拥有这种特权的行业不多了。

  再者,乘客长期缺乏知情权和选择权,为火车票强制险长期“尘封”提供了可能。消费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知情权和选择权一般都能得到尊重。但是,面对垄断性行业,知情权和选择权却常常得不到维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知道火车票中包含强制保险,但由于没有选择的自由,而不得不忍气吞声。

  必须指出的是,悄悄收了54年的火车票“意外伤害保险”不单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构成商业欺诈的嫌疑———火车票票面上找不到任何含有保险的字样,却在以运价的名义收取保费。如今,既然秘密已被揭开,就应还消费者以知情权、选择权,让火车票暗含的“强制险”回归本位。

  火车票暗含保险这一事实再次警示我们,在知情权等消费者权益面前,权利意识每退后一步,隐性侵权就可能会前进一步。要想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就必须打破一个个垄断背景下的信息铁桶,唯有如此,类似隐性收费尘封54年的事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

  刘利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