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海外专家敲响中国保险业法律风险警钟(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00:23 北京现代商报
海外专家敲响中国保险业法律风险警钟(图)
潘燕/图

  昨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中国保险企业国际化和风险战略管理”论坛上,来自英国路伟律师事务所的国际保险业知名律师JohnYoung指出,中国保险业在快速发展和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其中包括投资风险、法律风险、外部监管风险等。

  中国百强与世界财富百强法律风险防范开支对比图(表二)

海外专家敲响中国保险业法律风险警钟(图)
赵振超/制图

  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环境排名分析》报告显示,保险业的法律风险在所有行业对比中列第二位,仅低于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药行业。

    投资风险股票、债券投资风险暗藏

  9月11日,中国保监会出台《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坐拥100亿美元外汇资产和万亿元人民币资产的中资保险机构吹响了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号角。

  一组来自安邦资讯的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分析报告,却显示出不容乐观的行业前景。报告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到了1.17万亿元,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市场,成为股票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高收益诱惑下的风险也扑面而来。

  人保财险去年9月曾发布公告称,其3.565亿元的国债以及5685万元的现金托管在汉唐证券无法收回;中国人寿7月26日发布公告称,其在闽发证券托管的国债面值为3.727亿元人民币,全额收回存在不确定性;人保财险8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公布公告,称其存放于内地一家证券公司的人民币5.99亿元的国债全额收回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人保财险托管在券商的资金已有10.124亿元面临难以收回的可能……

  同时,保险公司扎堆国债,遭遇低利率风险挑战。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国内保险公司共持有国债3250.02亿元,同比增长了9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66.32个百分点。路伟律师事务所保险专家认为,持续涨势的债券市场出现了跌势,保险公司在债券市场如此大手笔投入肯定有风险。法律风险保险产品=法律合同

  今年3月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法律风险、制度风险往往大于经营风险”。

  “相对于传统工商业和其他金融行业,保险业在运营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明显更加频繁、也更高,因为保险行业的产品主要就是法律合同。”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执行合伙人吕立山强调。

  国外保险公司非常重视法律风险防范。统计数据显示,以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第一美国集团和保德信金融集团为例,平均每10亿美元收入相应有法律顾问6.8人,每1000名雇员即有3.7名律师。而4家公司年度日常法务管理总开支高达6.5亿美元。(见表一)

  而中国企业包括保险公司普遍缺乏法律顾问,而且法律事务资金支出较少。据统计,中国百强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平均开支仅为万分之二,而世界财富百强企业的支出为百分之一。相比之下,中国保险企业在法务管理方面的人力和资金投入都远远低于国际领先水平。(见表二)

  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孙祁祥教授认为,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之后,“就要面临所在国的法律约束和监管,必然需要对驻在国法律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很好地把握,才能在那样不同的法律环境下生存下去”。此前中国人寿保险在纽约上市后即因为审计风波在美国遭遇诉讼就是一个沉重的先例。

  吕立山预测,中国GDP不断高速增长,就会引起保险需求的增加;但同时,监管更加严格,合规要求增强,最后是诉讼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意味着更高的法律风险。监管风险偿付能力成监管重点

  “同时,保险企业的安全对于保障弱势人群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保险业指向的是人的财产安全,而且这些人往往在需要保险公司赔付的时候都处于弱势地位。”吕立山表示。

  而在孙祁祥看来,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对保险企业资金安全的监管一直是保险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她认为,目前我国的保险监管正从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转换。例如,今年太平洋人寿就因为偿付能力不足问题遭到保监会的红牌警告。上月,本报曾做了《太平洋保险偿付问题追踪报道》。当时,在采访中,业内专家指出,偿付能力不足是处于

青春期的中国保险业的普遍现象。

  JohnYoung表示,现在保险界对于保险公司的合规监管越来越严格,过去监管层只是对于保险公司的违规进行事后的惩处,现在一个趋势是要求保险公司必须预先向监管者证明它有一个严格的合规监管体系,对于保险公司的深入监管更加严格,而不是被动地坐等事情的发生。

  吕立山认为,严格的外部监管本身就是保险企业面临的较高法律风险的来源之一。“即使在中国这样外部监管还不尽完善的环境下,保险企业的法律风险已经如此高企,更何况进入一个监管体系更加健全的新法律环境之后呢。”他说。

  国外大型保险公司内部法律顾问的数量(表一)
  
  纽约人寿
保险公司
美国国际
集团
第一美国
集团
保德信金融
集团
平均值
总收入(单位:10亿美元) 25.7 81.3 6.2 27.9 35.275
总雇员人数 12180 86000 29800 39422 41850.5
法律顾问人数 43 350 103 148 161
律师人数(10亿美元) 1.67 4.3 16 5.3 6.8175
律师人数(1000雇员) 3.5 4 3.4 3.75 3.6625

  李烝/制表

  建言:中国保险需建立风险战略管理体系

  JohnYoung认为,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保险企业,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崭新的市场和法律环境,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战略管理体系。

  孙祁祥教授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后,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日常市场经营行为的合规风险;其次就是在实施上市、资本投资或并购构等活动方面的风险。

  对此,孙祁祥强调,相比一些成熟的跨国保险企业,中国的保险企业由于资历较浅,还有许多急需完善的地方。“首先就是经营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吕立山也认为,要应对日益高启的国际化法律风险,对于中国保险企业来说,熟悉各种不同市场监管环境和法律环境的人才需求将更为紧迫。而人才的招揽离不开企业高层观念的更新和对这一领域在资金投入上的重视。

  针对保监会对保险企业境外投资限制的日益放松,吕立山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将很难再有之前在国内经营时享有的某些惯有的政策保护。“作为独立的企业在境外市场上拓展业务,所有的风险将由企业自身承担。这种状况要求企业既要面对外来监管的压力,又要强化内部经营行为的合规性自我监管。”他说。

   纵论:国内保险如何走出国门

  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JohnYoung:中资保险公司还没有海外扩张的迫切需要

  JohnYoung认为,现在中资保险公司还没有进行海外扩张的迫切需要,他做了一个动物吃草的比喻。动物在吃草的时候总是觉得篱笆外面的草会更嫩一些,虽然外面这片草地很有吸引力,但是越过篱笆后,在那片草地吃草可能会遇到无法预估的风险。

  他认为,在中短期内,中资保险公司只会专注于本国市场;中国保险市场对于海外市场的参与程度会不断增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外资公司还是会加速进入这个国家。国外再保险公司也会更多地参与到中国市场来,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进行海外投资业务。

  从长期来看,JohnYoung认为,当中资保险公司经验成熟以后会进行海外扩展,但是他提醒中资保险公司,一定要非常小心。中国出口信用业务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纪安:国际化要跟随客户走

  关于国际化,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服务客户、跟随客户。换句话说,如果在国内服务的客户已经有国际化、跨国经营,那么作为保险经营来说可以跟随客户走出国门。

  具体来讲,中国保险公司迈向国际化可以通过5个途径:第一是通过国际代理和经纪人;第二是跨国关联安排,现在很多企业在中国有业务,在海外有业务,有很多客户,它们的母公司是中国公司在本土就是客户,它在海外的子公司可能会遇到保险需求,可以通过其母公司的跨国安排向它提供保险服务;第三是保险同行之间的双向分保;最后是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案例:日本保险国际扩张成败史

  日本保险市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达到饱和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向英国进行海外扩张。早期日本保险公司非常依赖当地扩张和当地保险经纪人进行业务扩展。但这样做的问题是,很难控制当地代理人和经纪人的活动,同时也因为过于依赖这些人,他们对于所在国的市场跟日本本国市场的区别缺乏了解。这样发展的结果是,他们被迫接受了很多非常坏的风险业务,最后这都证明对于保险公司来讲都是灾难。

  最后,日本保险公司从当地代理业务中退出,只承保日本公司的海外业务,实践证明他们成功了,其成功所依赖的前提条件就是本国企业依然对他们保有忠诚度。

  目前,日本又开始在保险业不发达的亚太地区和俄罗斯市场扩张业务。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今年收购了英杰华公司非寿险亚洲业务,同时把业务重点放在中国和印度,今年7月日本保险进入俄罗斯市场。另外,日本也把业务拓展到保险发达国家。例如,东京海上保险公司在伦敦也开设了一家分公司,但保险专家认为其最后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观察。

  商报记者 张培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0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