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企业需做强上多下点功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2:21 新浪财经 | |||||||||
徐华初 上周,阳光财险的开业值得引起保险业的关注。其实,一家保险公司的开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阳光财险的发展态势值得仔细琢磨琢磨。 阳光财险注册资本11亿元人民币,是去年18家获筹建的保险公司中注册资本金最高的
注册资本金巨大,摊子也迅速在全国铺开,阳光财险快速扩张的决心有目共睹。 无独有偶,今年3月开业的安邦财险,注册资本金将由5亿元增至16.9亿元,其已开业和获准筹建的分公司达到了十几家。 实际上,已经增资和有增资意愿的公司远不止这两家。海康人寿最初的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2004年增至3亿元,现又增至5亿元;太平保险公司将注册资本金从5亿元增至10亿元;太平人寿由15.3亿元增资到23.3亿元…… 增资扩股、铺摊设点给公司业务上规模、快速扩张创造了条件。看看这些公司的忙碌情形,就会发现这些公司在为做大上倾注了多大的热情。 在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把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经营主体的肩上。只有一批保险公司真正做大做强了,才能谈我们保险业的做大做强。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大和强肯定是不同的概念。但很多时候,强就是大,大就是强。大而不强的例子多的是,强而不大似乎也不能真正算强。 看看世界500强也好,中国企业500强也罢,都是以营业收入为标准。所以说,企业做不大,营业收入上不去自然不能算强;相反,企业做大了,营业收入上去了,即使是经营状况不理想,什么几百强也没有不上榜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大就是做强,做大有理。 不过且慢,看看《财富》还评出了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对大和强自有另一番解释。 在《财富》2004/2003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里,寿险公司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国西北相互、纽约人寿和宝德信金融集团,同期世界500强中寿险公司排名前三位的是法国安盛、荷兰国际集团和意大利忠利保险;财险公司排名前三位是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美国国际集团和美国好事达,而同期财险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德国安联、美国国际集团和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 如此看来,大和强自然是不能等同起来的。在《财富》的眼里,要想成为最受赞赏的公司,仅靠利润是不够的,公司还需展现出上乘的管理水平、行业领袖地位、技术实力以及创新能力。既能成为最受赞赏的公司,又在世界500强里面有一席之地,无疑是大而强的典范。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国的保险企业,与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能做大的已然不多,同时又能做强更是少之又少。 大而且强,做大是必由之路。具备做大的能力而一味求稳,无疑丧失做大做强的机遇;不具备做大的能力而一味求大,那企业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更与做大做强沾不上边。 能在做大的同时又能做强,无疑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更多的时候,在做大的过程中,大和强往往不能两全。我国保险公司大而不强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原因,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内控不严、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都是常见的毛病。 如果中国的保险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还在做强上多下点功夫,中国保险业离真正的做大做强就不远了。 因此,要想做大做强,首要的就是先要做大,做大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