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满 实习生 蒙静泊 北京报道
监管层的判言终于令国泰如释重负。
“国泰的行为不构成垄断,”在北京保监局的授权下,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于文博在8月31日的沟通会上做出总结,“这是市场主动寻找自律和规范的举动,是对渠道销售管
理的新探索,属于市场行为。”
9月1日,北京国泰保险代理公司牵头的航意险销售联盟如约上路。人保、国寿、平安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人寿和中华联合等16家保险公司将自己的航意险交由国泰统销,再由其发售给加盟的200多家兼业代理机构。
但是,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同盟军究竟能走多远?
乱世称雄
航意险市场混乱的现状为国泰提供了商机。
今年3月,国泰开始主动拜访京城各家保险公司,提出由其统一代理各家保险公司的航意险产品。
而当时的各家保险公司正为渠道拼杀而痛苦不堪。“手续费已经由以往的60%攀升到了80%,甚至更高,”某大型寿险公司团险业务部人士说,“一张20元的航意险报单,保险公司实际的保费收入只有3到4元钱。”
其中隐藏的风险已经显现,某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北京航意险的销售量为350万到450万张,以一张航意险保费20元,保额40万计算,总保费为7000万到9000万元,但扣除中介费后的实收保费只有1400万到1800万。
一架波音737(800),平均乘坐200人,假设乘客都购买了航意险,一人的保额是40万,一旦飞机失事,就是8000万的保险金给付。“把保险公司全年的保费实际收入配上还不够。”这位人士表示,以单一产品的偿付能力来看,航意险销售渠道的恶性竞争已经危害到了保险公司的经营安全。
于是,国泰的提议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认同。
8月23日,人保、国寿、平安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人寿和中华联合等6家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联合发布公告,称从9月1日起,联合启用新的航意险报单,除在首都机场候机楼外,共同委托国泰代理销售。
市场新格局
消息一出,国泰便被指“涉嫌垄断”。8月31日,北京保监局召开会议,征求各方意见。
“几家大公司成为最大倡议者,建议他们接着做,新公司和小公司则希望由公信力更强的机构比如行业协会来做。”一位参会人士称,“最后,平衡各方利益,还是满足市场份额大的一方的要求。”
尽管像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认为的那样,规范市场应该是政府行为,但是,“操作中类似改革中的休克疗法,市场震动太大,实际很难一步到位,”于文博说,“我们更愿意按照务实的态度一步步推进,善意地支持和引导国泰联盟的发展。”
获得北京保监局支持后的国泰也终于落实了其联盟的最后框架。京城16家产寿险公司已经授权国泰统销其航意险,加盟的兼业代理机构约为200多家。
代理费的新规则是,保险公司将航意险以每张10元的价格统销给国泰,国泰再转给加盟的代理机构,这些代理机构可以18元到20元不等的价格将报单卖给乘客,其中的差价为其代理费。整个渠道中,国泰收取10%的中介费,保险公司每张保单的实收保费为8元。
由此,京城航意险销售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渠道:一是机场内,由天勤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通过招标,引入各家公司报单进场;二是机场外各个独立的机票代理点分销;三即是国泰联盟。
“目前京城市区约有460家航意险兼业代理机构,加上几十家具有资格的旅行社等机构,航意险的代理机构大约为500多家。”于文博说,“国泰联合的不过200多家,只是其中的一半,显然构不成垄断。”
此外,由于机场内外销售的航意险各占北京市场份额的一半,国泰实际吞下的市场份额为1/4,依照10%的中介费计算,一年中介费收入可达175万到225万。
然而,由于航意险产品简单、同质化明显,销售对渠道依赖性过大,保险公司在航意险市场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国泰事件只是刚刚露出端倪,未来有着极大的变数,”于文博说,“一方面,北京市场具有航意险经营资格的保险机构有34家,他们现在放弃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可能随时入场,打破现有的联盟;二是联结签约各方的核心是利益,道德与自律非常脆弱的市场中,国泰将面临调节利益、平衡关系等巨大挑战;三是既然国泰敢为天下先,那么一定会有其他更多公司另立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