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规划 > 正文
 

跟风退保得不偿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07:59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小马过河,不知深浅,问老牛,老牛说很浅,过吧;问松鼠,松鼠说很深,不要过。小马犹豫不决,征询老马意见后,决定亲身涉水,发现河深浅与老牛、松鼠所说都不同。小马比较理性,不仅多方询问,还亲自实践,结果没有误事。可在当前保险市场上,盲目的“小马”却很多,退保就是消费者要经常过的河,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冲了下去。这两年不少人因为分红险收益低而选择退保,损失很大。

  最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又成为关注的热点,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也甚嚣尘上,起因是太平洋寿险偿付能力不足,受到保监会预警。于是,松鼠和老牛的言语也响了起来,不少媒体分析此问题,带有猜测,认为保险公司可能会惜赔,或者偿付不起,并且有投保人开始退保。单看这些信息,就很让人有危机感,以为保险公司要垮掉了,自己的利益不保了。而且,真有人向笔者咨询怎样退保的事情。

  倘若被保险人真的据此中途退保,那损失就大了。要知道,按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未缴足2年保险费或合同生效未满2年的,要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合同生效满2年且投保人缴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向投保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退保不仅拿不到最终收益,而且所得与保费相差甚远。

  以某公司的两全保险为例,10岁投保期缴5年,年缴保费4134元。第一年退保,扣除手续费,能退回1000多元,满2年后,缴纳8264元保费,退保只能得到4172元,到第五年,共缴纳保费20670元,退保只能得到18293元。可见,不仅期间的机会成本丧失,而且连本都拿不回来。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是按照复利计算的,所以期满后的收益还比较合算。对退保进行经济约束,也是保险公司保证资金稳定的措施。

  对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被保险人不必过多担心,完全不必急着去退保。

  所谓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目前寿险偿付能力不足主要由利差损导致。从1996年始,银行连续降息,一年期

存款利率从9.18%一度降到1.98%(现在是2.18%),保险费率与银行利率直接挂钩,利率高时的寿险保单回报率都超过10%。这样就出现了倒挂,有数据表明,我国寿险保单1999年前的利差损高达500多亿元。偿付能力不足绝非一家保险公司面临的问题。

  偿付能力不足不等于保险无法正常给付。其实,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存在了好几年,也没见有到期拿不到钱的报道。从眼前来看,保险公司更不会惜赔或拒赔。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做大做强,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如果惜赔,破坏形象,那无异于自寻死路;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断发展,保证了资金流动性,不是所有保单同时到期,保费一年年进来,给付可以按部就班进行。

  退一步讲,即使保险公司真的出现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按照法律规定,也不能解散,要有保险公司接管,而且,现在保险保障基金已经建立,都能补偿保险公司不能偿还的损失。

  作者:冯跃

  (来源:海南日报)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2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