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反击“余额宝”:保险业渔翁得利?

2014年04月25日 16:05  保险经理人  收藏本文     

  撰文本刊记者许翠娟

  保险业分羹互联网金融

  从2013年6月12日正式上线至今八个多月的时间里,余额宝[微博]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100万,资金规模更是从0飙涨至如今的5000亿元。毫无疑问,余额宝已经创造了历史,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阿里巴巴[微博]之外的互联网巨头们也没闲着,类余额宝产品层出不穷,包括百度[微博]“百发”、腾讯“理财通”等,虽然目前与余额宝相比在规模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也都备受关注。

  余额宝的一路狂飙引起了传统金融业的重视,尤其是银行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它把很多零散的客户本来要存银行活期的钱集中起来,再将其中的大部分投向银行间货币市场,以较高的利率贷给银行。”一金融观察人士分析,余额宝以及同类产品的存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成本,因此当这类产品迅速崛起时,一定会引起银行的警惕。

  显而易见的是,银行业的反击已经开始。据统计,自2014年1月以来,已有5家银行上线类“余额宝”产品,包括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虽然其内核仍是货币基金,但与银行传统意义上代销的货基有所不同,这些产品更靠近余额宝的模式——1分钱起购,0手续费,每日获得收益,并且满足T+0赎回使用。这些产品具体包括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工商银行的“天天益”理财、交通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微博]联合推出“实时提现”以及中国银行的“活期宝”。从收益率上来看,这几款产品也丝毫不逊色于“余额宝”。

  保险版余额宝的出现让这场互联网公司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出现了新的变化。6分钟8.8亿元额度被抢购一空事实,让人们感受到了保险业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的巨大发展空间。“余额宝5000亿元的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近150万亿元的总资产来说,并不算大,但对于总资产仅8万多亿元的保险行业来说,却是非常可观的数字。如果能从余额宝中拿出一部分放到保险业,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壮大,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上述观察人士认为,银行业对于互联网巨头的围追堵截或许会迫使部分资金投向他处,保险业或许能从中受益。

  前景存忧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保险业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但这种状况是不是可以长期持续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担忧。一方面是余额宝们的发展已经引发了银行业的集体围追堵截,不少专家学者谏言应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这样的规定一旦出台,无疑将对余额宝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目前在互联网上销售最火爆的保险产品都是高现金价值的理财类产品,为吸引更多的客户,往往都给出了比较高的收益率,这样一来就对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此,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曾公开表示,一些公司的高现金价值产品并不能有效覆盖成本。与高现金价值产品热销相伴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资产负债不匹配,对于这一问题,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曾表示担忧,他指出,一些保险公司的高现金价值业务,存续期通常为一到两年,甚至只有3个月,而匹配的资产一般超过2年。这种“借短贷长”的资金运用形式很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对于高现金价值产品担忧,监管部门已经做出了反应。近期,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保险公司销售高现金价值产品,应保持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否则应立即停止销售高现金价值产品。且保险公司高现金价值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资本金的2倍以内,超过的部分,其最低资本要求将予以提高。这就意味着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保险公司将无法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销售高现金价值产品。

  除了产品本身,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的过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保险版余额宝在宣传之初,名义是“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2期”定期理财产品,并且称“针对余额宝用户专享”“预期收益7%”,且带有“保本保底”的字样。虽然后来“保本保底”的说法被更改,但始终没有明确说明其实是万能险。这种宣传上的模糊被很多保险业内人士认为有销售误导、打擦边球的嫌疑。

  搅动金融江湖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传统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一般而言,人们认为金融业有三驾马车,分别是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但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三者走向融合成为符合各自利益的共同选择。2008年1月,银监会和保监会在北京签署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允许银行参股和控股保险公司。此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相继控股保险公司。

  在银行业向保险业进军的同时,保险业也没有放弃对于银行业的投资。2006年,中国平安[微博]控股原深圳市商业银行,后来更名为平安银行,2010年又开始了对于原深圳发展银行的兼并。此外,中国人寿是广发银行[微博]的大股东,太平洋保险[微博]在2010年入股上海城商行,安邦保险集团还于2011年控股成都商业银行。

  除了与银行业间的相互融合,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态的融合也在不断走向深入。2013年6月,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正式允许保险公司参与投资设立基金公司,如今,首家保险系基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正式成立,与此同时,泰康人寿也成为业内首家获得基金销售资格的保险公司。对于信托行业,保险业也在发力,近期,泰康人寿旗下泰康资管公司斥资低调入股国投信托,而在此前,保险系的信托公司只包括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信托以及中国人保控股的中诚信托。

  在金融业各种业态相互融合、以及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保险业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资金运用政策也更加灵活,与银行业、基金业等金融行业形成正面竞争,大资管、大金融时代由此开启。但三驾马车之间的发展依然不平衡,银行业作为老大依然遥遥领先。然而如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互联网巨头挤进金融行业,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阿里巴巴与基金公司合作,迅速将后者打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同时也似乎给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与基金公司合作的同时,阿里巴巴也一直携手保险公司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在互联网在金融领域攻城略地的时候,金融业也开始了与互联网巨头的较量,中国平安在这方面无疑是走在了前面。

  “未来,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将带给金融业怎样的改变,仍未可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西宁书记系今年第8位被查省部级官员
  • 体育NBA雷霆1-2灰熊 库里失绝杀勇士1-2快船
  • 娱乐大S生女儿微博报喜 晒婴儿脚印称平安
  • 财经北京南六环地价逼近3万元
  • 科技特斯拉CEO首秀:被过度消费的钢铁侠
  • 博客香港内地人:我看幼儿便溺冲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女学渣拿美国六大名校offer
  • 谢作诗:土地涨价要归公吗
  • 张庭宾:未来房产富豪会比房奴更惨
  • 朱大鸣:房地产泡沫为何谁都不敢捅破
  • 未世民:点评股市大V的各种说法
  • 叶檀:新一轮国企改革会不会再次圈钱
  • 许一力:从宋林案看国企为何油水更多
  • 刘杉:宏观调控之翠花上酸菜
  • Value:IPO批量发行到底利空了谁?
  • 江濡山:如何“认知”既得利益者
  • 不执着:不动产登记会触动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