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17:02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相关阅读】

  项俊波谈2017监管重点:不容许保险被大鳄借道藏身(全文)

  陈文辉:大多数险资举牌属财务投资 少数为割韭菜(全文)

  梁涛谈公司治理:监管从柔性引导转为刚性约束(全文)

  新浪财经讯 2月22日消息,今日下午3时,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黄洪、梁涛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保险市场监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黄洪发言全文: 

  中国日报记者:想请问的关于万能险的问题。因为万能险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也暴露出一些风险。请问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万能险在本质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保险产品,现在市场发展主要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有哪些?监管层已经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这些措施是不是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谢谢。

  黄洪:谢谢记者的提问。正如你所说,近年来由于受少数保险公司举牌的影响,万能险广受社会的热议,万能险也成为各种媒体的热评词,一个金融产品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广泛地受到热议,恐怕在我们国家的金融发展史上也不多见。社会上对万能险各种观点、看法、说法多,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甚至对万能险污名化、妖魔化,因此今天记者提出万能险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把万能险的问题说清楚,既有利于推动万能险业务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消除社会各界对万能险的误解。

  对这个问题,我想用四句话来回答:第一句话,万能险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万能险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知道,万能险1979年诞生在美国,当时美国的保险公司开发这个险种基于两个目的,一是应对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当时的美国人民希望保险公司能够参与财富管理,提供一种既能兼顾风险保障,又有投资储蓄功能这样的产品。二是对冲通货膨胀。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美国的保险公司开发了这样一个兼具风险保障和投资储蓄功能的产品。

  万能险在美国市场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美国保险市场的热捧,并一举成为美国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从2005年到现在,美国保险市场万能险保费的份额平均约在35%左右。万能险进入我国是2000年,进入我国以后,万能险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总体是快速稳定的发展趋势。到2016年,我们国家的万能险占总保费的份额是31.4%。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万能险是一个保险产品,它具有风险保障功能,而这个风险保障功能正是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内在本质属性。二是我们讲的万能险不能理解为万能的保险,或者是保万种风险的保险。我们讲万能险主要是基于两个特点:一是投保人缴费比较灵活。有钱可以多缴,没钱可以少缴,可以一次交也可以分着交,可以连续交也可以间断交。二是万能险保额可以调整,也就是说我可以高一点的保额,也可以保低一点的保额,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万能险的监管制度,我们的监管标准高于欧美国家,我们的监管要求也比欧美国家要严一些。可以从五个维度来看:一是风险保额。欧美国家大多数对万能险没有最低风险保额的要求,如果有,也就是风险保额不得低于105%。而我们国家对万能险的风险保额的要求低限不低于140%,高限在160%。二是产品期限。从产品期限来看,欧美国家对万能险没有对期限做限制性规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欧美国家的保险公司可以开发任何期限的万能险产品,就是说几个月、几天、一年都可以。而我们国家对万能险产品的期限有明确的要求,就是不允许开发一年期以下的。三是最低保障利率。欧美国家对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没有最低的保障要求,而我们国家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最基本的收益,我们要求结算利率不得低于最低的保障利率。

  目前在卖的万能险最低的保障利率在3%,就是结算利率不能低于3%,主要是为了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四是最低现金价值。欧美国家对保单最初几年的现金价值没有做统一的规定,欧美保险公司实际上开发的万能险的现金价值头几年是比较低的,有的甚至为零。而我们国家对现金价值是有统一的规定,主要是基于保证消费者基本的退保利益。五是资本约束。欧美国家对一个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是整体从偿付能力进行监管,他们对每一个单一产品一般不做资本约束的规定,而我们国家这几年不断地调整对万能险资本约束的规定。

  第三句话,我们国家万能险业务发展平稳健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我们国家万能险从2000年进入我国市场,到2016年,万能险业务占市场份额31.4%,与普通寿险、分红险形成了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局面。总体来看发展是健康平稳的,风险是可控的。但是我们少数保险公司在万能险经营中确实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归为三类问题:一是少数保险公司万能险业务一险独大,而且期限普遍偏短。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的风险点就是业务的大起大落,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二是短期负债配长期资产,形成资产负债错配,这有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现金流承压的风险隐患。

  古人讲,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对于上述万能险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保监会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紧盯不放,不断采取措施来予以解决,我们的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完善了万能险监管制度。从精算定价到产品设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强化了万能险负债准备金的监管,以确保公司有能力兑付未来到期的债务。二是我们建立了万能险业务规模、期限结构宏观调控机制。

  三是开展了全行业现金流压力测试,尤其是加强了对重点公司的日常监管,对一些重点公司,我们都有风险预案。四是加大了对现场的检查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一些公司在万能险业务发展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我们都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各位记者都看到了,近几年来,我们先后采取停业、停止新业务、停止批设新机构等一系列措施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句话,对万能险业务监管,我们采取的监管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这个成效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保险业姓保更加凸显,2012年到2016年,我们国家寿险业保费平均增速为30.4%,但是同期我们国家寿险风险保额平均增速达到了69%,保费的增速是风险保额增速的2倍多,说明我们的风险保障增长远高于我们的保费增长。有些人说,保险这几年的保障水平在下降,但是数据告诉我们,保险的保障水平没有下降,而且在大幅度的提升。

  二是负债成本明显降低。在维护客户合理预期的前提下,去年年底到今年初,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比2016年上半年的时候大致下降了1个百分点,我指的是结算利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三是万能险的负债期限不断拉长,整体寿险业的负债期限也在拉长。我们三年期以上的产品占整个保费的比例是81%,也就是说三年期以下的占19%。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情况,就是短期的保险产品不是中国保险市场有,欧美保险市场也存在。同时我们还看到,万能险有些公司的期限短,但是有些公司期限非常长,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算了一下平安的万能险,也是平安寿险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平安人寿的万能险业务负债久期,平均为11年。四是现金流充足,风险总体可控。2016年,全国寿险行业现金净流入达到了14564亿元,近1.5万亿,同比增长了95.8%。

  当然,媒体反映有人担心近年来保监会对寿险公司负债出台了一系列监管组合拳,这些监管拳下去,这些寿险公司能不能承受得住,会不会形成新的风险。在这里,我给各位记者通报一下1月份的情况,今年1月份,全国寿险保费达到了7579.6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期缴保费同比增长了49.3%,1月份寿险公司的净现金流入达到了3412亿元。从这个意义上看,有人担心的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时开展对这些监管政策、措施的评估,调整完善充实万能险及其他寿险产品的监管政策,推动万能险健康、快速、稳定发展,让万能险惠及全国人民。谢谢。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