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09:44 21世纪经济报道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香港保单再次赚足了公众的眼球。

  10月28日,关于“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的消息在微信群内传开,随即引发一片热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确存在保险机构以内部邮件形式下发通知,称“10月31日开始,所有银联卡缴交保费将过渡性暂停直至另行通知”。

  不过,这一消息最终证伪。

  银联国际当日晚间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因此,银联卡仅可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

  与此同时,“需要提醒的是,一直以来,保险属于境外限制类商户类别,持境内银行卡购买相关保险产品,均有单笔5000美元限额,既可满足境内持卡人购买小额保险的合理需求,又实现对涉及资本项目的投资性保险的限制。”

  至此,风波暂且平息。然而,文前所述之消息来源于何处?银联是否存在类似举动?对此,银联国际10月29日再次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或可作出解释。

  银联国际表示:近期,我们通过商户交易监测发现,部分境外保险类商户存在单卡单商户多笔交易量激增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近日,我们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重申相关监管要求及业务规则,保证境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我们将继续在监管政策框架内提供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

  据银联国际介绍,“《指引》目前在香港地区试行,适用于境外保险类商户在POS终端、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所有渠道受理境内银联卡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

  二是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

  三是强化境外收单机构对保险类商户管理要求,包括:准确设置商户类别码、加强商户培训及异常交易监控、强化商户检查等。”

  一位保险中介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这并无实质性影响,只是重申相关要求。”

  近年来,内地居民赴港购买香港保险金额大幅攀升,引起多方关注。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8月3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保单,新造保单保费达301亿港元,同比激增1.17倍,已经接近去年全年316亿港元的投保总金额。

  究其原因,从客户因素来看,一是内地居民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对外币资产配置需求增加,高收入居民通过购买香港保单可实现财富传承、资产转移等目的;二是香港保险产品较内地具有收益较高、简单比较优势,也对中高收入群体形成一定吸引力。

  一位保险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说:“在产品方面,主推三类险种:第一类是储蓄分红险,特色是演示收益高,可以多币种配置;第二类是重疾险,特色是定价比内地低,保障疾病种类比内地多;第三类是医疗险,主要是高端医疗险,特色是保障金额高、全球合作医疗机构多、理赔便捷(可以直付)。赴港购险人群以高净值客户为主,并有逐渐向中端客户蔓延的趋势。 ”

  从市场参与者因素来看,高佣金吸引机构和人员加入,形成内地—香港无缝对接的服务销售体系。

  上述保险机构人士表示:“香港保险公司支付佣金比例远高于大陆保险公司,期交保单佣金约占首期保费的 70-80%,有的甚至高达100%,趸交保单佣金约占总保费的 5-7%。”

  然而,目前,一些保险公司或与之合作的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代理人存在“境内签单、境外承保”、“境内介绍、境外签单、境外承保”等现象,构成了境内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行为,违反《保险法》相关规定。

  一位保险公司精算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巨大的利益之下,这些机构和人员可能存在隐瞒香港保险产品和法律与内地原则性差异。对于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型产品,片面宣传费率低、保障范围广,回避吸烟体费率高、投保人严格的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没有不可抗辩义务等与大陆保险差异较大的方面,可能导致客户因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遭到拒赔。

  同时,“不排除利用高演示利率夸大香港保险收益。对于终身寿险等储蓄投资类产品,采用很高的演示利率(一般 6-10%)和夸张性话术,对消费者形成巨大的诱惑力,而对产品保证性收益低、中途退保损失率高的风险则很少提及,可能导致客户资金受到较大损失。此外,销售人员还会通过恶意贬低内地保险产品、贬低中国经济,利用人民币贬值预期,夸大香港保单保值、避税功能等方式推销香港保险。 ”

  此外,外汇局也曾表示,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买保险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旅行、商务活动、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是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而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是不被允许的。

  (编辑:赵萍)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