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战:行业内外交叉搅局 银保左右寿险荣枯

2013年07月05日 10:12  《保险中介》杂志 微博

  策划 | 《保险中介》杂志编辑部 执行 | 《保险中介》杂志记者 李剑华

  银行、保险、证券相互交叉,商业互联网强势入侵,

  中国金融行业在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的当口,

  是水乳交融齐肩发展,还是混乱经营互相厮杀?

  6月份,两场会议赚足了金融界的目光,一场是上海的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一场是在成都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金融行业大佬们思想碰撞,火花四射,金融争夺战拉开序幕。

  刚卸任的前阿里巴巴[微博]CEO马云[微博]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连连炮轰金融体制,称中国的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只服务了20%的客户,却赚了80%的钱,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

  耐人寻味的是,在今年招商银行年度工作会议上,前招行行长马蔚华感叹“招行的危机所在,就是马云,而不是其他银行”,这话说完不久,5月31日,马蔚华便卸任招行行长一职。

  就连中国平安[微博]老大马明哲也感受到了这股冲击波的压力,“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

  行业内外交叉“搅局”

  2012年可谓是网络金融时代的元年,中国平安携手阿里巴巴、腾讯成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成为了这一年的大事,此后不断有险企有意“触网”。

  新华保险6月初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设立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1亿元,注册地暂定为北京。

  其实,近一年多来,远不止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涉足电子商务,不惜重金开拓新战场。2012年1月,中国太保成立全资子公司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2012年7月,中国太平成立太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同样是5000万元。其母公司中国太平集团当时向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太平提供近5亿元人民币贷款,为期3年,息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2.1%。这笔款项将用于中国太平的业务发展及营运资本,其中包括在中国设立电子商务公司。

  去年双12,国华人寿网销三天过亿元,吸引了众人眼球。然而纵观整个保险行业,包括中国人保、太保、平安、中国人寿、大地财险、阳光财险、泰康人寿、国华人寿等在内的超过40家保险公司试水保险网销。

  一方面金融行业内保险、银行、证券相互交叉,一方面电商涉足金融,同时险企正斥巨资杀入电商,金融混业的概念移植在中国,似乎变得有点“混乱”。

  从今年6月1日起,新《基金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保险、券商和私募自此可发行公募基金产品;同时,基金公司子公司亦可向原本属于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加速,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纷纷通过旗下子公司,涉足保险、基金、投行等综合化业务,加之互联网金融也纷纷试水个人理财市场,引起市场的关注。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金融机构正不断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如中国建设银行旗下拥有多种金融业务牌照,涵盖投行、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及住房储蓄等领域;工商银行旗下已有工银国际、工银瑞信[微博]、工银安盛等综合化经营体,触及保险、基金、租赁等业务;此外,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已取得香港证券牌照,获准开展赴港上市发行承销。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瑞士信贷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利平认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主要金融发达国家的监管机构已经不允许大的投资银行用资本金作为主要盈利的手段,这就迫使以前主要靠自营业务盈利的投资银行,要用贷款的方式来获取投资银行的收益。

  银行业不断扩张业务,聚拢财富,崛起的网商自然也会觊觎这一块大蛋糕。6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微博]悄然上线“余额宝”类存款业务。通过该业务,用户存留在支付宝的资金不仅能获得增值,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根据其官方介绍,2012年,10万元活期储蓄利息350元,如通过余额宝收益能超过4000元。

  实际上,余额宝是天弘基金的“增利宝”市场货币基金,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转移资金到“余额宝”就相当于完成了基金购买,钱由基金公司管理投资,市民随时可以赎回也可以进行购物支付。

  业内人士称,阿里巴巴抢了银行的饭碗。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马蔚华所感受到的压力了。

  银保渠道左右寿险荣枯

  如果说混业经营对于银行实现综合效益,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那么对于险企来说,依靠银行系财大气粗的背景,银行系险企实现效益非常迅速。而银保在这场金融抢夺的混战中,对寿险行业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根据相关规定,每个银行网点只能代理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银行系险企是直接受益人。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银行保险的合作安排为一年至三年,都非独家合作,一旦无法维护自身的银保渠道,寿险企业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将会受到不小影响。

  去年至今,寿险业展现的是一片的颓势,主体保险公司感受到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于银行系险企。据保监会公布的2012年全年经营数据显示,建信人寿在整个银保系险企中保费增长最为强劲,去年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358%,工银安盛同比增幅也达到近200%。中邮人寿、交银康联、农银人寿也分别实现30%~80%的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寿险数据显示,保费规模排名前七家的寿险公司新单业务保费收入1383.8亿元,同比负增长达10.9%。与此同时,2013年是2008年狂飙猛进之后的“买单年”,满期给付高峰到来,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是“现金流”问题。

  而据中金公司预计,2012年中国寿险业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3600亿元,相比2010年峰值累计下降超过40%。满期收益率竟然不及五年期存款利率,来势汹涌的退保潮都让寿险压力倍增。

  然而就连增势惊人的银保渠道,在今年初不断萎缩,直接影响到寿险保费增长。公开数据显示,市场上前七家公司1~3月的新单保费收入中,银保渠道同比大幅下降2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庹国柱[微博]认为“银保渠道大幅下降主要是保险产品收益不大好”。

  “保险业正经历一轮洗牌,银行参与了不少保险公司的股权买卖,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作为股东,会主动去推销旗下公司的保险产品,这是银行系保险公司崛起的主要原因。”庹国柱指出,寿险业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一些保险公司试图开辟证券公司的渠道来取代银行渠道。“从实际情况看效果不大好,银行这个渠道暂时无法具有替代性。”

  分业监管难控混业经营

  根据《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引导试点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比较优势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专家认为,伴随市场逐步开放,发展综合化经营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实力。

  但目前金融市场监管采取“一行三会”(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监管方式,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监管体系已难以支撑目前中国金融发展。

  “不管是分业还是混业,都要和其所处的大环境及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比如中国平安的混业性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是需要国家去监督规范。”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鲍金红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目前我国法律上未有混业监管的规定,但国内金融行业已出现混业经营尝试,这显然出现了监管空白。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伯英也指出,当前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虽然从事了本质上一样的资产管理业务,但受制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状,其所适用的法律关系、监管标准、投资者保护原则及投资范围、投资管理规定均不统一。种种不统一助长了财富管理行业的监管套利,也容易导致交叉传染风险。

  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过文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堪忧,“一行三会”的监管已经难以控制当今金融发展的混业经营局面,“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机构进行管理”。

  (实习生梁丽成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派出45个群众路线督导组整风
  • 体育中超-申花宣布巴蒂斯塔辞职 沈祥福上任
  • 娱乐央视电影频道美女主持人王欢去世(图)
  • 财经李克强提盘活存量资金 基层官员诉苦
  • 科技北京联通IPTV商用 20M宽带用户免费用
  • 博客马未都:坐英国出租车感受差距
  • 读书极品婆婆凤凰老公:纸婚
  • 教育高校期末考试现最牛小抄 A4纸上写万字
  • 育儿中国好老爸:男子给女儿当人肉秋千(图)
  • 叶檀:房地产最能扛钱荒
  • 齐格:钱荒如同富二代醉驾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低调启航
  • 刘步尘:九千万骗补是怎么发生的
  • 刘杉:用外部压力促国内改革
  • 鲁政委:钱荒的教训
  • 慕白:中国二次入世中的银行困境
  • 钮文新:谁在摧毁财政的钱
  • 水皮:热钱一旦流出的后果如何
  • 叶檀:证监会财务核查结果让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