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话保险问题多 保监会动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 16:54  沈阳网-沈阳晚报

  “我经常接到卖保险的电话,有时大半夜打来,真让人头疼!”本报曾多次接到过这样的读者投诉。

  近日,中美大都会人寿因在电话营销业务中没有向消费者说明风险、中途退保损失等重要内容,被中国保监会处以10万元罚款。这是保险电话营销开展6年来保监会首次对外公布的电话营销罚单。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沈城多家保险公司的专家,提示市民如遇电话营销情况,应理性对待。

  现状 电话保险问题多

  所谓电话保险,就是保险公司通过电话向消费者介绍保险,并把保单顺利卖出去的一种方式。近几年来,这种低成本的销售方式,已被很多保险公司采用。此次,中美大都会违规问题,只是电话营销保险诸多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今年5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促进寿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规范发展的通知》,给寿险电话营销立了规矩。但是,“存款送保险”、“夸大保险责任、收益”等销售误导,还是被很多市民所不能接受。

  揭秘 百个电话成功四五个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人员称,有的保险公司规定所有业务员都有权利进行电话营销,而有的公司则成立专门的电话营销部门,并先对职员培训。保险公司推出这种电话保险销售方式是想增加承保概率,一般100个电话中,能有四五个成功的。

  据了解,在国外电话销售保险是很普遍的销售模式。这不仅是保险公司新的渠道,也能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购买简单的险种,节省购买成本。但市民张先生表示:“我只在保险公司填过一张调查问卷,没想到电话就被他们‘入库’,之后不停的受到滋扰,我周围的朋友也经常遇到这种状况,现在一听到保险公司的电话,我的头就疼!”

  电话保险3类“迷幻药”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保险公司对业务员的销售都是事先培训,并有严格要求。但由于个人的素质、业务能力不同,致使一些保险业务员在推销保险时存在一定的欺骗行为。所以,消费者面对林林总总的保险推销方式要提高警惕。下面本报就为你揭晓常见的“迷幻药术”,并为你开出解方。

  迷幻药1、未经书面同意划保费不合规

  刘女士8月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向其销售保险。该人员表示,刘女士只需要把银行卡号告知,就可以从账户上直接划去保费。”刘女士拒绝了投保,但她还是很疑虑:没有当事人的亲笔签名和密码,银行就可以根据录音扣款了吗?

  【解读】

  据了解,目前电话销售保单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由保险公司电话中心呼出。另一种则是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相应的保费将直接从银行卡里扣除。根据相关规定,保单只有在投保人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保险公司这种替投保人签字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