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母公司AIG遇险 友邦保险遭遇信任考验(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3日 17:26  《环球企业家》杂志

  不幸的是,在全球金融机构均无暇他顾的背景下,即便是这些优质资产的出售也变得困难重重。在最初对AIG提供85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中,美国政府的贷款要求为两年期、利息也高达8.5%,但是在全球保险业股价大幅缩水,信贷成本不断升高的条件下,AIG的潜在购买者都变得极为谨慎。10月24日,英国保诚集团表示,可能会收购AIG在亚洲以外的部分业务。但是在其最近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尽管业务仍然保持了增长,但其信贷损失已达到2.93亿英镑。

  对于AIG中国市场来说,最为引人关注仍然是友邦保险公司。自从1992年以首家外商独资保险公司面孔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友邦的在华业务连年增长。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友邦保险在中国市场上的保费收入约为88.96亿元人民币,约占所有外资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22.5%,位于外资寿险公司之首。

  11月初,谢仕荣表示,友邦保险公布出售部分股权的消息后,已有三十家企业对其表示出兴趣,其中不乏中资机构。不过,在负责交易的银行家们看来,由于价格过高,友邦可能需要将其业务拆分为更小的部分才能完成交易。一位前高盛投行业务主管指出,由于AIA在中国的业务受到了独资身份的局限,借机设立合资公司反而能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对于友邦中国来说,这却并不容易。

  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境外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子公司必须采取合资形式,外方股权不超过50%。友邦却是唯一的例外,由于AIG前任CEO格林伯格的努力,友邦在中国至今仍然保持着100%独资保险公司的身份,其目前在华的8家公司全部是友邦保险的直属分公司,各家分公司独立运营。去年年底,友邦保险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希望能设立一家子公司,将其在华所有寿险业务统一于这家公司下,但却遭到了监管部门的驳回。这就使得友邦的中国业务需要经过再次剥离才方便被单独出售。

  此外,在这种结构下,作为母公司的AIG仍然有可能在危机之下抽调友邦保险的利润,这就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友邦在中国的业务。不过谢仕荣强调,虽然其友邦保险的财务报表会与AIG并表,但其寿险业务收入保持独立,母公司AIG并不能转移有关AIA寿险的相关资产,AIG对友邦的利润分享,也必须经过监管部门同意才可以汇入AIG。同时,由于友邦属于AIG旗下的优质资产,因此AIG绝对不会放弃对友邦的控股权,只是改变其全资拥有的状况来为公司带来现金流。这也使得多家中资保险公司对友邦的中国业务采取了保守态度。

  如果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国内前五大寿险公司入股友邦的可能性都不大。中国人寿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是行业第一,不再需要通过收购来扩大市场。而刚刚折戟于富通集团的平安保险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进行大规模收购,“AIG出售的都是其在亚洲最优质的资产,但这样会降低其本身的估值。”平安保险的有关高层表示,公司暂时没有新的并购计划。 看上去,最有可能的便是近两年来正在大力扩张国内寿险市场的中国人保,目前AIG作为战略投资者,仍然持有中国人保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国财险9.9%的股份。不过人保的一位内部管理人员向《环球企业家》透露,目前人保尚无意购买友邦保险,因为并不清楚AIG的漏洞究竟有多大。

  不过在格林伯格看来,这些都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在10月30日写给李迪的一封信中,这个AIG帝国的缔造者指出:“AIG资产的不断贬值以及糟糕透了的市场环境,使得AIG目前的出售计划根本不可能如期进行。”

  好在最新的救助计划帮了AIG一把,美国政府取消了之前的850亿美元的两年期贷款,改之以一笔五年期、600亿美元的新贷款,贷款利息也大幅降低,这无疑使AIG有了更多的喘息时 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