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理财产品难保财(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01:42 南方都市报
投连险 案例1 业务员离职忘转账户 投保人错过牛市行情 “太不负责任了!”在向本报投诉的时候,周先生始终感到气愤。他说,2年前自己买了一款投连险,经历了2年股市大涨却只赚到了150元左右。 2005年10月,周先生购买了招商信诺一款名为“步步为赢”的产品。业务人员告诉他说,这种产品重点用于投资,保险是属于附带的功能,并表示公司有强大的理财团队,有专门的专家帮助客户理财。此外,公司还提供一对一的顾问服务,随时向客户报告理财动态,并根据市场状况向客户建议加以调整。周先生购买后的一段时间内,保险公司时不时与周先生联系,汇报一下近期的理财情况。工作人员告诉他,由于近期股市波动比较大,因此资金放到了稳健账户里面,虽然收益最小但也是最保险的,并建议他等到市场稳定之后再重新调整,但1个多月后,再也没有电话了。周先生忙于出差等工作,以为专业“理财顾问”会帮他打理,也就没有继续跟踪自己的账户。 经过了近2年时间,2007年8月周先生想起了自己的保险,他以为经过股市大涨一定已经赚到不少钱,但查看后他发现,账户里竟然只有8.015万元,在这2年间8万元竟然只给他带来了150元的收益。周先生立即联系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告诉他,原来的业务员已经离职,但周先生的保险竟然被漏掉了,中间2年时间始终无人管理。 保险公司人员向周先生表示了道歉,承认工作出现了疏漏。周先生要求赔偿,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周先生告诉记者,保险公司还专门买了礼品来表达歉意,但周先生拒绝接受。对于保险公司所称客户自行调整账户的说法,周先生也不认同,他表示保险公司每月要收取60多元的账户管理费等费用,就应该尽到相应的义务。 从8月份开始,周先生将资金自行转移到了投资账户。他告诉记者,到现在短短的4个多月,已经赚了1万多元,账户上已经达到9万多元。“如果当时早就调过来,这2年的总额将是惊人的。” 案例2 销售人员游说高收益 投保人账户最终亏钱 在保险产品上遭遇挫折的还有钱女士。她向本报投诉说,去年9月她在招商银行一家网点遇到了销售人员,向她推荐一款名为“步步为赢”的“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说,这款产品用于理财,还可以“附送一份8万元的保险”。销售人员还给了产品2006-2007年的收益率,普遍比较高,最高的甚至达到190%.同时她还找了个客户现身讲述,四五个月之前也购买了20万元的产品,后来涨到了30万元。 在鼓动之下,钱女士购买了20万元的这款“理财产品”。但她收到邮寄来的保单后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款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扣除初始费、管理费后,账户还剩下19万元左右。对于这笔资金究竟如何运用,钱女士始终并不清楚。直到12月底,她到网上查询,发现账户上只有18万元。这时她到银行网点寻找原来的销售人员却无法找到,银行表示该职员并非银行员工,与银行无关。 昨日记者联系了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解释说,公司的这款保险产品带有保障和投资理财的功能,但投资转换完全是客户自己的行为,顾客应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自行选择各账户资金分配。由于这种产品不承诺收益率,因此风险较大,甚至有可能出现负数。 本报记者 徐维强 业内观点 保险公司未建立完善的客服体系 友邦寿险深圳分公司理财师宋杰表示,投连险产品初始费用往往较高,要靠保险公司后期赚钱才能补回来,市民购买初期往往都是亏钱,长期才会赚钱。但他提醒说,由于投连险不保底,市民应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宋杰认为,除了客户自己上网查询并主动调整,保险公司更应当提供主动服务。招商信诺引入的是国外的行销概念,主要依靠电话销售,服务方式也不同于一般寿险公司的人对人服务。宋杰认为,投诉市民遇到的问题并非仅仅是个别业务员的问题,而是整个客户服务系统的问题。一些公司没有配套适当人力,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这种营销方式存在着问题。但客户购买保险,不了解情况,只能是后期出现问题才会发现。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