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寿投资慈铭 还在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6日 01:4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王然实习记者 段寅燕 北京报道

  已进入银行、证券、公共基础设施等股权投资领域的中国人寿目前正在攻克又一制高点——医疗机构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简称慈铭)。这种合作模式有可能缔生出一条新的医保服务产业链,但问题亦在于监管层顾虑此合作具示范效应,时机是否成熟尚待论证,这令国寿投资慈铭悬念重重,投资进程陷入了胶着状态。

  漫长的等待给项目平添了几分变数。这项始于2006年中的合作,在去年年底逐渐进入实质性运作状况,并于今年1、2月份完成了尽职调查、法律进场等程序,且双方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等待国寿上报保监会批准。

  8月8日,国寿相关人士告诉本报,现仍在积极争取与监管部门沟通,以期获准得以上报有关投资材料。而8月15日,该人士又表示,此项目已暂时搁置,理由是除了政策受阻外,投资操作的难度也很大。

  双方合作互利

  据国寿方面相关人士透露,与慈铭的合作意义在于寿险、健康险,都要对保户进行常规体检,而对寿险、健康险进行医疗方面的服务对接,既是其业务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又是改善投保管理质量的保证。

  “通过服务外包形式收购体系内体检机构,财务方面可以分享投资企业带来的增值,另外,从战略上又可以资源互补,整合体系内体检机构,实现业务合作,提高投保的管控质量。”相关人士说道。

  “慈铭资金流动性很强,负债率很低。与保险机构合作是趋势,看重的是客户资源,”慈铭总裁韩小红告诉本报,“因为寿险基本都和医疗相关,像大量健康险、寿险等需要先期体检,而这和慈铭客户是互通的。”

  “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其实已有先例,像新华人寿与一家台资体检中心合作已经1年多了,该家台资体检中心为新华的高端客户提供体检、医疗服务。而国寿与慈铭合作其实也是如此,至少可以减低运作成本,具备医疗保险优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

  韩小红透露,若与保险机构合作,保险公司占慈铭股份约为30%-40%,金额2亿-3亿左右。目前慈铭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她和管理团队持有60%的控股权,而早在2004年,鼎晖国际投资公司出资3500万元人民币获得慈铭40%股权。此次,如果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届时,鼎晖基金的持股比例可能会稀释。国寿方面人士也告诉记者,如果双方携手,其不会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只是会派员进入新公司的董事会。

  获批受阻

  目前慈铭在全国共有24家体检中心,据透露,由于双方合作进展不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铭的运行机制和效益——诸如无资金投入,诸多开店计划受阻。

  执意要与保险机构联姻的韩小红表示,项目在审批过程中耗费过多时间。2006年12月,慈铭与国寿签约,但迟迟没有音讯。今年4月慈铭单方给国寿信函称,如果5月15日前没有明确答复,国寿将不再是惟一选择的合作伙伴。

  “慈铭和几家保险机构也正在接触,不过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可透露。”韩小红说,“鉴于国寿在保险机构中的领导地位,慈铭还在积极配合。”

  至于此前双方合作进度滞缓,国寿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主要还是缺乏保险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政策依据,因为一旦此次投资获批,某种意义上还具一定的行业示范效应,因而监管部门出于慎重起见,尚未表态。

  而8月15日,该国寿人士却称,现在项目已经基本搁置,理由是合作暂时还难有新的进展。此项目由国寿通过其旗下的控股投资公司与慈铭接洽,而接触过后的反馈意见显示,投资操作过于复杂,不仅涉及到国寿、鼎辉、韩小红的股权问题,还有价格、企业管理等诸多因素,包括慈铭的经营管理带有较强的家族化特点,此种管理模式可能与国寿现行的公司治理制度有所冲突。

  “这点其实在尽职调查中,亦有了解。只是当做项目决策时,再次提出来,难免会引起决策层的重视,毕竟国寿投资要尽可能做到无风险,且管控好风险,风险顾虑占决策主导因素。”换言之,强调控股权的慈铭项目多少会让国寿的投资存在不可控性的风险。

  “如果对方是国企可能情况会好一些。”他说,“加上缺乏可实施的政策依据,只好选择暂时搁置,但我们依然看好医疗机构的投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认为,医疗与保险机构具体实施起来,并不一定有特别大的合作空间。对保险机构来说,即便是自己去建医院或是参股医疗机构,亦不可能包揽所有的医疗单位。原则上,医疗保险最不能控制的就是成本,它是一个三方机制,医保服务的提供方缺乏控制能力,成本控制完全依赖于医院,尚无有效手段控制其开大单。

  而鉴于监管层现持有的谨慎态度,郝演苏表示,因为保险与医疗是两种模式,保险是否可以进入医疗体系还需要评估,监管层的担心在于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服务定价等技术上的不成熟。郝演苏解释,《国十条》中说险资可以介入医疗领域是政策导向,但对其状态、制度、规则是否达到理想状态,监管层仍有疑问,因而暂不表态。可是如果批准了,此决策便具导向性与鼓励性。也许在学术价值层面上,监管层希望放开,但付诸操作上却很慎重。

  不过,郝演苏认为,保险的投资渠道和方式很多,不应所有具体项目都要寻求政策上的依据。保险是否进入实业,而实业分得很细,监管层考虑得很多,都要等待明确的政策或法律是不可能的,但某种程度的试验却有可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