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持续加息倒逼 保险预定利率改革趋明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 03:22 金融时报

  胡利民

  随着经济、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保险业影响的进一步加大加深,一直备受关注的保险预定利率改革进程已经实质性启动。央行这次出其不意的加息,再一次把保险预定利率改革问题推到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位置,而保监会强调的“有步骤、审慎推动”寿险费率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路也更加明朗化。

  一般来说,加息对保险业的影响不外乎两方面:一是通过利率变化带动保险产品收益率的变动,直至影响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从而考验保险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和对宏观政策调整的应对能力;二是随着金融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对保险资金运用和保险资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央行今年以来频繁的动作似乎预示着持续加息通道的打开,这也许意味着,实施了8年多的2.5%寿险预定利率底线已经难以再坚守下去了,要求加快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再起,将再次考验保险监管高层的监管智慧和技巧。

  8月21日,央行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应声落地,就有分析人士在第一时间发声,称加息对保险业的最大利好是可能迫使预定利率上限上调。国泰君安的研究人员认为,经过连续加息后,保监会原定的预设利率2.5%的上限已不合时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保险公司保费的增长,并预测保监会年内极有可能将预设利率上限调升至3.5%。而中金公司的分析人士则认为升息将给某些寿险产品销售带来更大挑战。据测算,本次升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税后利率已经高于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92个基点,而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税后利率更是超过2.5%寿险保单预定利率将近一倍。寿险产品对于存款利率的相对优势正在被迅速挤压。该分析人士据此判断,预定利率的上调将变得更加急迫。

  据记者了解,尽管早就有保险专家辩证地认定,加息对保险业来说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但今年以来的多次加息对保险业的影响却是正面评介居多。但利率杠杆的连续多次使用对保险业形成一定的综合压力却不可小觑。我国目前仍然对保险产品实行价格管制,从1999年至今,主要参照存款利率设置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被限定在年复利2.5%以内。单就保险产品而言,较高的预定利率自然能够提升保险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但同时也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承担与之相匹配的更高的经营风险。如果存款利率波动幅度达到一定程度,而保险产品利率调整又难以及时跟进的话,肯定会影响保险产品消费者的意向,像传统保障型、储蓄型寿险产品受到的冲击会更加明显,尤其是中短期储蓄型产品受到的挤压会更甚,此前由此产生的退保、保险消费遭遇分流的现象也曾发生过。因此,今年以来央行的每一次加息调控举措,几乎无一例外地直接“敲打”着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这一根敏感的神经。

  而保险监管高层最近就此问题的多次公开表态,似乎也预示着保险预定利率这根“红线”的突破应当在大家的期待之中,不会再等太久。一个月前央行第三次加息时,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回应媒体相关问题时就表示,对于是否上调2.5%的预定利率,保监会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研究。7月24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在保监会二季度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也表示,利息的变化会对固定收益率的传统寿险产品,以及储蓄替代型的产品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大保险资产管理的难度。保监会随时密切关注并且研究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对保险业的影响,下一步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保险业加快产品创新,调整投资策略,防范行业风险,实现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至于预定利率调整的问题,应当说保监会一直在进行研究,今年全保会对寿险费率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目前保监会正在进行全面论证,我们将有步骤、审慎推动寿险费率监管体制的改革。”

  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称,也就在上个月,保监会曾经召集业内人士及相关精算专家研讨保险费率改革事宜,并可能已有至少一套初步的改革草案供各方参考和反馈意见。至于对调整方案是否有来自保险公司的不同声音;需要将保险预定利率上调至多少,是3%、3.25%、3.5%还是更高;或者保险监管部门会否如坊间流传的采取“只做不说”的方法放开实际管制,等等,这些其实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经济、金融

宏观调控政策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对保险业影响的进一步加大加深,一直备受关注的保险预定利率改革进程已经实质性启动是肯定无疑的了。央行今次出其不意的加息,只是再一次把保险预定利率改革问题推到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位置,而保监会强调的“有步骤、审慎推动”寿险费率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路也更加明朗化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