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再战投连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股市的连续阴跌并未熄灭保险公司推出投资连接保险(下称“投连险”)的热情。

  6月末,中国保监会对外公布,批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设立投连险产品的精选价值投资账户。

  差不多同一时间,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的一位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透露,平安人寿沉寂多年的投连险即将复出。在合资公司整齐划一地推出投连险之后,中资公司的两位老大,终于忍不住加入到这一阵营中。一场保费规模和银保渠道的贴身搏斗即将上演。

  投连险密集上市

  中国人寿内部一人士透露,中国人寿的投连险产品计划在今年8、9月份上市,首选银保渠道销售,具体的账户设置目前仍在由投资部设计中。

  此前,中国人寿的投资型产品一直以分红险为主,之所以在现在推出投连险,“主要是为了完善产品线。”该人士称。

  据中国保监会网站的公布,与中国人寿前后获批投连险账户的还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以及海康人寿保险公司等。

  在合资公司中最早推出投连险的信诚人寿保险公司,在原有产品(代理人渠道)上新增了三个账户。信诚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方志男透露,下半年信诚人寿还将推出基于银行保险渠道的新的投连险。

  另据记者了解,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中资公司也都有推出投连险的打算。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超过11家中外资保险公司相继推出或获准推出投连险产品。

  一家保险公司分管银行保险的副总经理说,蜂拥入市的主要动因来自市场。自去年以来,股市的持续向好使得很多保险客户已经不满足于万能险和分红险的投资收益,投资偏好开始更多地转向投连险。“现在的客户比较几年前的客户,投资理念越来越成熟,风险承受能力明显增加,再加上投资环境的改善,目前是保险公司上马投连险的较好时机。”他说。

  保费规模的助推器

  一位资深银保人士说,除了上述理由外,推出投连险,“更重要的是为了保住保费规模”。

  按照港交所于6月中旬发布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5月份的保费收入数据,中国人寿保费收入128.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超过1%,中国平安保费收入70.22亿元,同比下滑10.37%。

  与此呈鲜明对比的是,“已经推出投连险的几家保险公司,今年的保费收入是去年同期的2-3倍。”前述银保人士称。

  以信诚人寿为例,今年前5个月,投连险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而一直以投连险作为其主要业务的瑞泰人寿保险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保费收入竟高达6.2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07亿元高出2倍还多。

  “如此明显的一升一降,哪家公司都会看在眼里。”前述银保人士说,“受到股市火爆、基金热销的影响,万能险、分红险的退保已成事实,现在保险公司能与基金抗衡的就只有投连险了。为了保住保险公司最为重视的保费规模,各家公司无论如何都会抓住(投连险)这根救命稻草。”

  另外的一大动力来自于银行。

  前几年,由于投连险卖得不好,除了亏损,甚至还出现过“投连险风波”,各家银行在代理投连险产品上也趋于谨慎,不愿意推。但前述保险公司副总经理认为,现在银行的态度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对投连险非常积极。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销售政策。

  前述银保人士直言其中原委——银行的渠道是保险公司非常重视的一块资源,银行想卖投连险,如果你家没有,他就只好卖另一家公司的,无形中等于自己断送了银保渠道。

  因此,为了保住保费规模和银行的资源,很多公司都选择了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谨慎”推出投连险产品。

  一家合资公司的银保负责人说,除了在销售时反复提示投连险的风险、强调长期投资的理念外,他们还会在客户选择购买投连险之前让其填写风险评估表,如果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该客户的投资偏好属于三年以下的短期投资,他们则不建议客户购买投连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