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新景:储投保险产品谋变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1:24 每日经济新闻 | ||
国内寿险公司筹划尽快推出美元保单和基金挂钩保险产品 保险主笔 秦晓华 每日经济新闻 刘先生是一位理财咨询师。对于保险,他历来主张,保障看国内,投资看海外。 保障型的保险应在国内购买,万一需要理赔,比较方便;投资理财方面,内地的产品还太“幼稚”,与海外同类产品的差距较大。 这种看法虽然未必全面,有失偏激,但回顾上海前两年的投连险退保风波、今年的万能险纠纷迭出,也确实能代表不少上海人的观点。 目前,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对投资型保险产品进行改良。 从年底的一些趋势来看,美元保单、基金挂钩保险等风行海外的储投产品,也将在中国内地生长发展。 友邦保险期待美元保单 与13年前率先在中国内地引进寿险代理人制度一样,友邦保险现在同样期待率先引进以美元作为交易结算货币的保险。 11月中旬,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仕荣出席2005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时表示,希望借友邦获得海外投资许可之机,争取在广东试点推行美元保单。 友邦保险近几年饱受地下保单的困扰。2004年前,香港友邦保险凭借其强大的营销网络、高回报的保险产品,频频向内地居民出售保单,令中国保监会震怒,直接影响了友邦在内地的发展。今年年初,香港友邦不得不禁止属下代理人向内地居民销售保单。 尽管友邦下了禁令,内地居民向香港其他保险公司购买境外保单依然未绝。谢仕荣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内地保单投资回报率不如海外保单。 按照谢仕荣的构想,目前,中国保监会已批准了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友邦保险等四家保险公司,可以将其保险外汇资金进行海外投资。 如果友邦被允许销售美元保单,即可将此项外汇收入在投资报酬率较高的海外投资市场进行运用。只要经营得好,回报率肯定高于内地市场。 事实上,美元保单早在2003年就已出现在沪上,不过不涉及投资理财,而是纯保障型产品。中澳合资的中保康联保险公司曾先后推出海外留学外汇保险和海外旅行外汇保险,为客户提供在海外意外保障和紧急救援服务,美元缴费,美元理赔。 在监管层面,《每日经济新闻》今年8月曾因地下保单问题走访深圳保监局。其副局长邓俊辉明确表示,考虑到很多市民手中持有外汇、需要投资渠道的实际情况,正在会同外汇管理部门以及保险公司探讨,拟推出带有投资分红性质的外汇寿险保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基金挂钩险呼之欲出 11月24日,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信诚发行首只基金的“申请受理函”。信诚基金董事、CEO石志成表示,该公司的首只基金为混合型基金,计划于明年一季度发行,届时,其同源兄弟信诚人寿保险公司将推出一款投资连接险,与该基金进行盈利浮动连接。信诚人寿和信诚基金的外方大股东同为英国保诚集团。 香港岭南大学保险专业主任俞自由教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海外,投资型保险与一只或多只基金挂钩的做法已经相当普遍,很多保险产品亦可称作保本基金。与直接购买基金相比,此类保险的优势在于,资金门槛低和收益免税。 其实在信诚之前,友邦保险已经在今年年初推出一款在银行柜台销售的“金中金”投资连结保险(当时被称为“第三代投连产品”),类似于基金组合产品。 根据这款产品的设定,客户所缴纳保费的99%以上均进入投资账户,全部投资于开放式基金。其中50%的资金通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其余50%则通过基金投资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等。 不过,该产品已停售。具体原因不详,资金账户运作情况也无法通过公众渠道获悉。从销售业绩来看,并不理想,前三季销售额仅有200多万元。 有专家认为,第三代投连险的运作已具有海外投资连结保险的雏形,但由于内地市场上绩优基金产品并不多,影响了投连险的收益。此外,投资操作上也并不完全透明,投资者不能知道自己的资金究竟投资了哪些品种,更没有选择权。 专家:不应一家一地“吃独食” 对于美元保单的设想,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早在两年前,自己就公开提出过。 郝演苏认为,中国的银行有各种外汇理财产品,证券市场有B股可以投资,保险业也理应有相应的外汇保险产品。 美元保险产品如能问世,意味着对地下保单从“堵”变为“疏”,不管将来的投资收益如何,至少能满足很大一批人对于外汇保单的需求。 郝演苏认为,如果开放美元保单,不宜只对一家公司、一个地区开放,否则将导致相关保单流向太集中。如果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充分,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具有资质的保险公司开放此项业务。 如果美元保单、基金挂钩投连险相继问世,国内的保险消费者无疑就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政府的监管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香港投连险:风险分级自选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