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央企参股高调曝光 阳光财险阳光逆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11:36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韩东良 王永钢 实习记者王铭婧

  核心提示

  选择金秋时节,选择“8”号这个日子,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将正式开业的日子定在昨天,其意义不言而喻,而该公司开业的寄语亦可谓豪言
:立志打造最具品质和实力的保险品牌!一个吉利的日子,一段豪情壮语,并未衬托出或者涵盖尽“阳光”的全部内涵,真正对业内产生震撼的是其领军人物以及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观,“阳光的‘首脑’与‘文化’,特别是它的人才招聘方法,在业内是无出其右的。”南京一家财险公司的负责人如此评价“阳光”进军江苏。“阳光”昨天正式浮出水面,爆发出的强悍之势,聚焦起业内关注的目光,“阳光”是条狼吗?

  传言尘埃落定“阳光”脱颖而出

  随着“阳光”昨天正式开业,此前围绕其的种种传言终于尘埃落定。

  据了解,“阳光”是2004年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的18家新保险公司之一。筹建之初,有传闻“阳光”的股东将由数家民营企业发起;特别是今年5月份,这个传闻更是达到了顶点。

  但是,随后“阳光”一系列令人惊奇的亮相,出乎业内意料又让业内大大

地震撼了一把:“阳光”最终的股东单位是在国内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国石化、南方航空、中国铝业、中国外运等实力派的“国字头”企业。其中中国石化、南方航空、中国铝业、中国外运出资额分别达到两亿元人民币,股东总资产高达近万亿元人民币。

  在昨天的开业仪式上,“阳光”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朱印法介绍说,“阳光”注册资本11亿元人民币,是全国第一家采用业务、财务、再保险一体化核心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知识管理系统的保险公司。而“阳光”的一位高层人士表示,“阳光”的目标不仅仅是财险公司,未来要发展成类似于“平安”集财险寿险为一身的综合型保险集团公司。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中资商业保险公司审批大印已经尘封8年之久。而在去年中国保监会批准获得资格筹建的18家公司中,“阳光”最初并不在其列。尽管如此,“阳光”并未停止筹备的步伐,在未“上榜”后的6个月时间里,“阳光”按市场化原则优化股东结构,组织了数十家意向股东的20多亿元人民币,并最终精选11亿元人民币为注册资金,因此成为资本金数量在新批公司中最多的一家。

  随后,“阳光”向社会公布了股东名单,此举在业内引起轰动的同时,又引来了诸多怀疑的目光。

  “‘阳光’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它的注册资本金数量的惊人,叫人有点不敢相信的,是它在筹备时期就公布股东名单。”太平洋保险公司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人士说,当初另18家同处于筹备期的公司,大多采取了不公开股东信息的态度,而“阳光”反其道而行之,是个大胆而又冒险之举,因为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公司只要不开业,股东就随时有撤资的可能,虽然“阳光”的股东背景实力雄厚,但是股东背景只是资源优势,决定一家公司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产品、服务、人才等,因此,“阳光”当初之所为,让人捏了一把汗。舵手铁腕风范钟情江苏市场。但无论业内如何置喙,“阳光”的前途和命运,“阳光”的热力还是渐渐为业内所感受到,而让业内不敢小觑“阳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业内重量级人物张维功领军“阳光”团队。

  张的经历殊为不凡。记者了解到,在就任“阳光”董事长兼总经理之职前,张的头衔是广东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阳光”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朱印法向记者介绍,张维功长期在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部门担任要职,是中国保监会系统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具有丰富的保险业务经营管理经验,无论是在保险公司还是在保险监管部门任职期间,政绩都十分突出。

  引起记者兴趣的是,张维功与江苏的渊源。记者了解到,张曾在南京保监办有过一段就职经历,在宁工作期间,曾组织构建了全国首家保险信用体系,并力推江苏保险规模实现全国第一。而此次“阳光”进军财险市场首站就选择了江苏,不仅因为江苏保险市场规模全国最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张维功的江苏情结。

  据“阳光”内部人士介绍,张维功做事雷厉风行,颇有“铁腕”风范。在财险方面,他曾严惩

机动车险假理赔及违规打折降价现象,规范政府车险投标业务;在寿险方面,查处人身险误导行为,消除业内鱼龙混杂的违规代理人,严厉打击底下保单和航意险手工出单现象等。

  此次张维功执掌“阳光”帅印,被业内人士戏称为保监会“下海第一人”。跳槽超过三次公司不予录用“巨无霸”的体积,重量级的“舵手”,使得“阳光”在客观上有了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但若仅仅如此,“阳光”并不足以让人畏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保险业外资开放以后,中资新公司的生存空间客观上必然有所减小,在人才招聘方面,中资新公司亦不占优势,更遑论其在品牌、服务等方面的先天性劣势,因此,中资保险业要和外资保险业相抗衡,必须要寻求一个好的角度和切入口进行突破。

  对“阳光”而言,此次落户江苏市场,正面临群雄逐鹿的局面。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的地盘上云集着“人保”、“平保”、“太平洋保险”等大大小小近30家财险公司,对于一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而言,“阳光”将面对虎视眈眈的挤兑。

  而“阳光”寻求突破的做法之一,就是其反常规的人才招聘模式。记者了解到,“阳光”在筹建之初所发布的招聘广告中明确言明:应聘者不能有在三家以上同业公司工作过的从业经历。

  “这种对频繁跳槽者说不的做法,在保险业内是从未有过的。”“平保”江苏分公司的有关人士如此评价“阳光”的做法。

  “阳光”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朱印法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招聘人才的一些条件:个人话费总是不足百元或是经常超过千元;很少看新闻联播;从来没有自觉进行过爱心捐助(单位组织的除外)等等。针对这些看来有些离奇的招聘条件,朱印法的解释是,种种拒绝理由是为了追求一种全局责任意识,学习敬业追求、民主创新文化,这对我们这家新成立的公司而言实为必要。

  据了解,现在我国保险业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保险从业人员只有10多万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状况下,“‘阳光’的做法,实际上是提高了自己招人的门槛,不利于公司迅速找到合适人选,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束缚之举。”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诸多业内人士对“阳光”剑走偏锋的做法表示了担忧。

  但保险业人才频繁流动给行业带来的创痛,已经使业内开始对其理性的反思并对其采取有效手段以扼之。“‘阳光’的人才招聘做法,或许就是这种理性思考后的举措。”南京民生保险公司督导长潘琳说,“阳光”的做法,其宗旨是为把员工的忠诚度纳入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对于有志于保险行业的择业者而言,“阳光”的做法也是一种信号和提醒:欲涉身保险行业,要把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考虑进自己的择业范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