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年金开闸连锁效应 平安和太平团险分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10:47 经济观察报

  袁满

    随着8家保险公司切下了企业年金的第一块蛋糕,由此,保险业开始了一场以养老保险公司为先锋的业务模式及战略转轨。

  8月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企业年金市场“四类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
人、投资管理人)资格名单。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和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分别获得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双重资格。

  破旧立新由此开始。“平安从公司战略决策出发,成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对年金类产品完全专业化经营,今后公司不会再给团险业务部门这方面的业务压力。”平安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利平说。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同样表示,将把业务集中在企业年金领域。

  由于具备更为安全的信托模式和税收优惠,企业年金将不可避免地挤压团险市场,尤以传统年金类产品为最,此前,团险中年金类产品占整个团险的70-80%。

  新模式

  “当前确定的企业年金模式不再像过去保险公司传统

养老金那样,一家保险公司四种角色全包。”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总经理王连万说,“而是由受托人牵头,帮助客户寻找年金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这三种人,通过不同行业机构间的合作来完成年金的运作”。

  根据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除自行成立的年金理事会外,企业只能选择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作为受托人,建立信托型的企业年金计划。

  而当前保险公司以团险形式销售的年金类产品则为合同契约型年金,即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以签订保单契约的形式,通过交纳保费由保险公司通盘运作。

  “在资产归属上,传统契约型年金的资产作为保费计算,属于保险公司的负债,这就存在偿付能力风险,一旦保险公司资不抵债,受益人的权益就要被打折。”太平养老保险总精算师谭伟民说,“但信托模式中,受托人所管理的资产和权益属于受益人,即便受托人亏损,其受托的资产也不受损失。后者非常符合企业年金长期安全性的要求。”

  这次获得年金准入的37家机构中,同一机构最多只获得了两类资格,这意味着一份企业年金计划至少需要两个行业的金融机构合作来完成。也就是说,年金市场由保险、银行、基金和信托四分天下,保险公司传统年金的赢利模式也因此发生转变。

  团险业务形式下的“年金业务利润主要由死差、利差、费差构成,而信托模式的企业年金的利润主要来自费差,”王利平说,“也就是手续费收入减去支出后的结余。”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信托模式中“四类人”的管理费合计不超过1.8%:受托人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账户管理人费用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托管人费用上限0.2%;投资管理人费用上限1.2%。

  照此计算,获得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双重资格的平安和太平,企业年金的费用收入不会超过1.4%。

  “利润的单一,决定了企业年金业务薄利多销的经营思路,成本控制成为关键问题,而这种成本控制是在规模前提下的,规模是赢利的前提。”

  对规模的强调自然而然地引发出价格战的隐忧。“监管方面在企业年金放开前,就曾经找相关机构的高层表示,不希望有零收费或价格恶性竞争出现,但这种理想很难说能否实现。”某寿险公司高管说。

  挤压团险市场

  “企业年金与团险的长期储蓄型业务目的一样,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王利平表示,“平安从公司战略决策出发,成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对年金类产品完全专业化经营,今后公司不会再给团险业务部门这方面的业务压力。”

  太平养老保险也同样表示,其目标就是要做专业的企业年金机构,“不希望分散企业精力在其他业务上。”

  显然,拥有年金双重资格后的平安和太平将以往包含在团险中的年金业务抽离出来,整合为主攻契约型企业年金的养老保险公司。这意味着以往保单契约型的年金业务已被保险业看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表示,“核心问题是税收优惠,由于国家只确立了信托模式为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因此将给予以此模式办理年金计划的企业税收优惠,而保险契约型的年金未被政府采纳,也就不会享有税收优惠,这对保险公司的团险业务造成冲击。”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目前全国已经有13个省市相继出台了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最低的比例为4%,最高则为12.5%。

  显然,相对于获得企业年金资格的这8家公司,一些没有获得执照的寿险公司,因无法较早完成业务转轨而面临

竞争力丧失。

  此前,团险年金类产品一直占据着企业年金的半壁江山,在近1000亿的企业年金存量中,近430亿为团险年金类产品。随着企业年金信托模式的确立,团险的年金产品很难再占据主导。

  “已有企业表示,希望将以往签定的年金类团险转变成具有税收优惠的企业年金。”谭伟民说,“二者的转接完全可以通过精算来实现,关键是看团险年金计划成立了多久,以此来计算转换的成本。”

  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挹群也表示,原团险年金计划的企业,可以把现有的产品组合分离,将养老部分分出来,把剩余年限的部分转为企业年金计划缴费。

  两家养老保险公司的高管都表示,目前已锁定大中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双方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同时,太平养老保险的王连万则一再强调,尽管太平养老具有投资管理人资格,但并不排除“公司还会向外委托投资管理人”。“太平养老保险内部受托部门和投资部门相互独立,且之间设有防火墙,这是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确定的。”他表示,“一开始,合作伙伴的选择将主要通过招标方式来确定,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确定优秀者作为核心合作伙伴。”

  而业务拓展的重点区域则圈定在“经济发达并具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太平养老保险参与试点的辽宁省直属的60家企业的企业年金计划按此前签订的相关协议自动由其承接并进行市场化运做。王连万表示,“资金规模不是很大,大约2000万。”

  不过,“企业年金业务的强力推进还要依靠中央税收政策的统一,”李总认为“大型企业在全国都有员工,如果税收优惠标准不同,将使年金计划的制定十分麻烦,只有尽快统一标准,才能解决大型企业的忧虑。”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5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