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保险贴身紧逼 重庆寿险公司痛失城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8:29 《时代信报》 | |||||||||
当越来越多的洋保险开始进军重庆之时,对于重庆本地的寿险业而言,它们前行的脚步将会便得越来越艰难…… 记者 曾谦 被人拉进保险公司
与无数进入中国人寿保险的求职者一样,准备找工作的陈先生也只是偶然在人才市场路过了重庆人寿的招聘“摊位”,便被招聘者一把拉住。一番游说之后,陈先生便进了重庆人寿位于解放碑的一家分公司,成为了一名寿险从业者。 但对陈先生而言,这个工作看起来不太理想。 2005年8月23日,已经另找了一份工作的陈先生对着记者抱怨:“我当初的确是被连拉带拽进的公司。”陈告诉记者,当时那家分公司在人才市场租了很多展位,“展位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很有气势,见人就拉住,游说别人进公司。”陈说,他从来没有看到哪家公司招人是这种架式,像是“抢人”一样。 后来陈才知道,那天公司几乎动员了整整一个部门的员工去人才市场搞招聘,而之后每逢人才市场开市,公司都会大规模地集体出动,前去招聘。“我进公司一周之后,居然也被主管拉去招人了。” 也许正因为如此,陈现在回忆起在人寿的整个经历,除了公司大规模地出动去招人,就再没有别的任何更深刻的印象了。 招一个人奖励50元 “我也是在进公司后才知道,这家分公司当时正准备大举扩军,所以当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招聘上面。”陈告诉记者,公司还有一项特别的规定,每招到一个求职者加入公司,招聘者便可以获得50元的奖励。 “虽然每次出动那么多人,租了那么多招聘展位,但真正能够招到愿意进来的人却很少。大部分人好像都不太愿意从事寿险工作。” 而陈之所以愿意进寿险公司的真正原因也只是在于:“我听说重庆人寿的营销培训是比较出名的,所以当时想受受这方面的培训。再加上进公司根本不要门槛,所以就进了。”陈说他其实并不想真正成为寿险从业者,“寿险业的竞争太激烈了,压力太大了。”在几周之后,接受了一点简单营销培训的陈还是离开了保险公司,重新找了一份工作。 外资搅动寿险市场 陈的重庆人寿之行,对他来说只是一段很平常的经历,而对保险公司来说却是一段很无奈的经历,而且在未来,这样的无奈还将越来越多。 一位保险行业协会人士告诉记者,自2005年4月,中美大都会人寿进入重庆以来,重庆寿险市场的神经便被触动了。 “中美大都会人寿是4月28日进军重庆的,除了重庆,中美大都会人寿还在北京开展业务,到现在不过4个月的时间。从数据显示来看,今年1到4月大都会人寿在全国的保费收入只有两千万,平均一个月大概500万的样子。但是从5月份开始,就开始以飞快的速度递增。”保险行业协会人士说。 据介绍,中美大都会重庆分公司开始运营之后,整个公司在全国的保费收入在5月到7月份的3个月时间里,总计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 “按这个数字计算,在重庆的保费收入至少每个月已经达到500万了。这个数字还是很惊人的。重庆今年上半年的人身险保费收入大概在26.65亿元,但目前在重庆的寿险公司差不多有近十家,而且好多公司都是经营了很多年,有一个庞大的历年积累下来的老客户群体。像大都会这样成立不到4个月的新公司,在重庆也只有一个营业部,据说人也远远少于别的寿险公司,能够达到这样的业绩,足够让同行吃惊并引起注意了。” 总保费收入排名第一 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总务部副经理左文杰告诉记者,中美大都会人寿是由美国大都会集团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一家寿险公司,而重庆分公司则是重庆第一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据了解,虽然中美大都会人寿登陆国内的时间很短,但是美国大都会集团旗下的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却是一家拥有136年寿险历史的老牌寿险公司,在全美寿险公司的排名中,美国大都会人寿长期雄距第一的宝座。 和重庆的老牌寿险公司相比,这家成立不到4个月的寿险公司抢滩重庆的时间虽然很晚,但却凭借自己的实力和经验,在寿险市场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据介绍,虽然中美大都会人寿进入中国运作的时间也不过一年左右,但是其业绩却已经相当骄人:在2004年新成立公司的保费收入排行榜上,大都会人寿的总保费收入排名第一,个人营销的平均业绩也是业界平均值的4倍左右。 招聘门槛越来越低 除了大都会人寿,另一家即将抢滩重庆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名叫“中新大东方人寿”。 2004年8月18日,重庆市地产集团和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宣称,将共同出资组建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新组建的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1.5亿元。 虽然这家公司现在还未正式营业,但是大都会人寿在重庆的成功例证以及大东方人寿的股东新加坡大东方人寿在当地的骄人业绩,不可能不令重庆的寿险业感到压力倍增。 据了解,几乎所有重庆的老牌寿险公司都在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此种局面。而执行得最有力度的当属前面所提及的“人海战术”,陈先生在重庆人寿的遭遇,其真正的原因正是如此。 “其实我有些困惑,因为我觉得保险公司似乎不是真正想在招聘,而是想通过不断地招人,然后利用这些招到的员工发展他们身边的人来买保险。”陈先生说,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传销”中的发展“下线”,“因为招聘的门槛太低,所以好多人根本没有从事保险业的能力,结果好多人都是先动员亲戚朋友买保险。” 据陈介绍,保险公司的寿险代理人基本上是没有基本工资的,“除非当月你能卖出一笔保险”,而每卖出一笔保险,寿险代理人就可以得到大概20%到30%左右的提成。“至于招进一个人还可以得到50块钱的奖励。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如果现在让我选择买保险,我肯定选择买洋保险。”当记者问及原因,陈先生却一脸沉默。 意外伤害险之争 随着越来越多的洋保险开始进军重庆,重庆本地的寿险业前行的脚步将会越来越艰难。 2005年8月,记者在南坪长途汽车站看到,随车票一起出售的旅客意外伤害险的承保人已经变成了一张新面孔,“中美大都会人寿。”而此前,大都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这样的被我们所熟悉的字样。 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却似乎在向大众表明:无论重庆的寿险公司是否愿意面对,在他们眼中有如虎狼的外资性质的寿险公司还是来了,而且还将越来越多。重庆的寿险市场,蛋糕虽然还是很大,但却明显有些不够分了。 一位保险行业协会人士告诉记者:“不要小看了寿险中的旅客意外伤害险。从统计到的资料显示来看,意外伤害险,包括旅客意外伤害险,在整个寿险的保费收入中,至少要占到十分之一的比例,而它的销售成本却最是整个寿险销售中最小的。就旅客意外伤害险而言,只要谈妥车站、航空公司,就只管收钱了。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意外伤害险的收益是最高的。 据这位人士介绍,今年1到7月的资料显示,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费总收入大概是78亿,而赔付费大概是23亿。意外伤害险跟寿险、健康险之类的险种是有很大不同的。其它保险是返本保险,而意外伤害险是不返本的。简单的加减问题,一看就明白这块市场的诱人之处。” 所以,对寿险公司而言,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块市场。 老牌寿险公司失守 旅客意外伤害险的巨大利润与市场,使得长途汽车站、航空公司等成为历年来寿险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而现在重庆老牌的寿险公司却在逐渐失去这块市场。 南坪长途汽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汽车站的旅客意外伤害险以前不是这家公司在做,为什么要换公司只有上面才知道。”至于换公司的具体原因,汽车站的官员似乎并不愿意对记者回答这个问题。 据了解,不光是南坪长途汽车站,其它市内的不少汽车站,旅客意外伤害险的承保人大军中,也加入了中美大都会人寿这支新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