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保监会清障养老保险 统计方法成业内争论焦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 1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北京报道

  养老保险从未像此刻这样备受关注。

  8月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劳社部”)公布了首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结果,8家保险公司榜上有名,分别获得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及投资管理人资格。

  资格认定之后仅仅两天,几家中资寿险公司养老金业务负责人及平安、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分别称“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的相关负责人就被中国保监会聚在一起,为即将出炉的“养老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8月11、12日,北京西山,中国保监会再次将各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负责人聚在一起。会议的主题依然如故。

  暂行办法雏形显现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集中了。”一位参加了8月4日会议的代表说,整整一天的讨论中,与会者对几经修改的“管理办法”草稿再一次动了手术。

  “(管理办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目前的养老保险业务如何规范;两家新成立的养老保险公司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推动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上始终占领一席之地;如何提高保险公司在养老金管理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专业化水平等等。”保监会人身险部制度处龚贻生说。

  保监会人身险部制度处处长王治超说,为了加快发展养老保险业务,2004年9月,“养老保险及其企业年金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成立,工作小组决定通过制度安排(以主席令的形式颁布上述暂行办法),解决养老保险行业的发展及规范问题。

  王治超、龚贻生和保监人身险部段家喜都是工作小组的成员,而企业代表中集合了平安养老副总经理杨学连、太平养老副总经理陈正阳、中国人寿(资讯 行情 论坛)团险部处长刘云龙、新华人寿精算师杨智呈、团险部马葵、泰康人寿养老金管理中心龚刚、及友邦保险精算师乔步加等数名深谙养老金业务的专业人士。

  5月17日,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宣布,“管理办法”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向全体保险公司征求意见,并将报请主席办公会通过。

  “相对过往的几个草稿,这一稿算是比较成熟的,虽然仍需要逐字逐句地修改,但大家对很多问题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一致意见。”与会人士称。

  “管理办法”的轮廓已日渐清晰。而它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为新兴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铺平道路。

  王治超说,现有的两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主要脱胎于寿险公司,以解决养老为目的,在业务范围、销售渠道、精算等多个环节上都与传统寿险公司有很大区别,这也给保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产品的审批、定价,资产和负债如何匹配,如何提留准备金、偿付能力监管等方面,都需要监管部门与整个行业不断去探索和实践。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管理办法”才令业界尤为期待,而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养老保险的定义及养老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

  据与会人士透露,“管理办法”基本明确了养老金公司可以经营个人和团体养老保险、短期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和经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而“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的,以提供养老收入保障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均列入养老保险范围,包括契约型和信托型,而企业年金包含在信托型养老保险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养老保险公司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管理办法”留下了一道开口——新的养老保险的范围,将把其他基金型养老保险的信托型非企业年金业务囊括其中。

  “这给未来养老金公司经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公务员职业年金,甚至是社会保险的个人账户基金留下想象空间。”太平养老一人士说。

  保监会、劳社部力主多元模式

  按照保监会的统计,2004年,中国养老保险保费收入575亿元,较2003年增长20%。“养老保险及其企业年金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保险业新的增长点。”王治超对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信心十足。

  然而,去年劳社部20号令和23号令,将企业年金定义为单一的信托模式后,保险公司一直以契约方式经营补充养老保险的模式被打破,保险公司的团险部内开始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为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年金市场积极筹备养老金公司,一边是团体养老保险业务越来越边缘化。

  平安养老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利平说,企业年金与传统团体养老保险均为长期储蓄型业务,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作为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养老金业务就是我们的主业,我们没有副业和兼业。”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养老金管理中心业务运营处经理龚刚说:“保险公司和其他的金融行业不一样,企业年金是我们的主业。过去我们给企业法人做的补充养老保险中,有相当成分上的业务就是企业年金业务,而其他行业都是因为有了企业年金而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如果我们现在不做,这条业务线就会被慢慢地萎缩掉,这是很大的损失。”

  “但是,单一的信托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中小客户的实际需要,也不能体现出寿险公司在企业年金管理上的技术优势。”前述寿险公司团险部人士说道。

  据王治超透露,为化解最初认识上的分歧,保监会和劳社部曾有过多次沟通,最终在两部门间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并已形成会议纪要:双方认为,企业年金是企业建立的一种有税收制度安排的养老保障制度,其中享有税收制度的企业养老安排属于企业年金;不享受的则应由企业自主选择投保团体养老保险,亦可建立企业年金。

  关于企业年金计划形态,双方认为,针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的特点,允许DC计划(缴费确定型)和DB计划(待遇确定型)同时存在,并鼓励使用混合型等更灵活的待遇计发办法。

  前述与会人士透露,按照现行企业年金的管理规定,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主要采用DC计划,对于DB计划,并没有相应明确的制度,而此次“管理办法”计划首次将DB计划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加以明确。

  王治超说,今后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既能够提供缴费确定型产品服务,也能够提供给付确定型产品服务,更应该发挥行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包括短期健康保险、短期意外保险在内的一篮子员工福利计划。

  统计方法尚存争议

  一直以来,保监会关于“统括保单”的要求,对保险公司经营团体养老保险业务的地域性形成了某种束缚。“统括保单”只能由保险公司总公司或其授权的省级分公司的业务部门出具,其他分支机构不允许出具统括保单。

  然而,企业年金市场刚刚萌动,一方面要在全国范围内承揽业务,一方面又要严格控制成本,不能大量铺设分支机构,这个矛盾真切地摆在养老保险公司的面前。

  前述太平养老人士说,该公司已经获得保监会的原则同意,可以使用太平人寿现有的资源开展企业年金的销售及相关服务。王利平也表示,平安养老金公司会借助于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在全国各地的强大网络,以及集团的PA18网站、电话中心等既有平台,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但是这些做法还需要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王治超说,这次“管理办法”即将给出这个政策依据,“算是对原有制度的一种突破”。

  除此之外,在前述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养老保险公司会计方法和统计方法同样引发了争论。“这是‘暂行办法’最后的一道关卡了。”与会人士称。

  他说,养老保险公司作为受托人,承接资产管理业务,其收入不是保费收入,而是管理费收入。太平养老参照证券投资基金设计了一套会计方法,平安也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财务管理方法,“管理办法”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现在的关键在于DB方式下的精算方法以及保监会的统计方法等。

  会上,工作小组的公司代表们就统计方法各陈己见。有人建议,应该参照现行保费收入的统计方法,通过提取责任准备金抵消负债,避免重复统计。另一些人则认为,收入应按照管理费收入计算,在考核公司业绩时,则以受托管理的资产总量为指标进行评估。还有人建议可以将所有的管理费收入计作保费收入或是计做表外业务收入……众说纷纭,仍非最后定论。


  爱问(iAsk.com)养老保险 相关网页约810,11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