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三季度挂心县域险 各公司思量算盘怎么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3:0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陈天翔 发自上海 几乎所有的保险圈内人士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县域寿险业发展起来了,寿险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才能使得寿险的覆盖面和服务领域可以得到不断拓宽。但是,想打赢这场“开拓战”,考验的不仅是众多保险公司的智慧,还有耐心。
本报记者昨日从一份由中国保监会办公厅下发给各地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中国保险学会的文件中了解到,中国保监会在文件中明确表示,在已经开始的第三季度里,“将继续加大对县域保险特别是农村保险的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把握县域保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外,还特别提到了将“大力推进县域寿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近年来,中国保监会一直在多个“涉农”保险领域进行探索,而在保险公司方面,中国人寿(2628.HK)作为行业“老大”一直走在其他公司前面——一组来自中国人寿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中国人寿县域业务实现保费收入804亿元,占全国县域保险的市场份额达71%,有110个县支公司的保费收入超亿元。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中国人寿在县域业务当中获得巨大收入明显不同的是,更多的保险公司对县域寿险这块业务并没有太大兴趣,而其中也有一些无奈的因素。 一家总部设立在上海的合资保险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公司高层方面都非常清楚包括农村市场在内的中国县域寿险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早些时候也花过一些时间和精力,对上海中心城区周边的一些郊区市场做过调研,但是出于竞争及代理人数量的限制,最后也只能作罢。该人士同时也表示,上海郊区的居民收入已经相对较高,但在保险意识方面和中心城区居民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另外,他提醒记者注意,目前由于公司依然只是在上海一地进行展业,因此,去考虑如何参与县域寿险市场,似乎显得过早;即使有资格去其他省份开展业务,开始时省会及经济发达城市依然会是公司业务的重心。 那么,除公司成立时间短、全国网点分布少、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合资保险公司外,中资保险公司在开拓县域市场上的表现又如何呢?在中国保险市场中排位处于第二梯队的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公司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有将近9年时间,但是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这些公司虽已在一些省份已经将机构渗入相对比较基层的地区,但从这些公司目前的着力点来看,并没有大举进入县域地区的迹象,和其他公司竞争的重点依然为城市。 此前,生命人寿曾和中国保监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一起联合组成了“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专项研究课题组”,当时业内有猜测“生命人寿是否开始考虑向农村市场进军”,但该公司负责人随后也仅仅是表示“从长期看,生命人寿将会把农村市场作为重点,但考虑到网点建设和人员配备的成本,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动作。” 从种种迹象来看,精明的保险公司老总们还存在着这样的顾虑——“规模与效率到底哪个更重要”,按照“大约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投保人”这一业内规律,他们也在思量,拓展保险深度和扩大保险密度哪个来的相对容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