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保险驶入转型快车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马璐瑶北京报道】 保险公司在发展初期,机构扩张过快容易出现费用偏紧、投入不足等营养不良的现象,也容易出现经营偏轨、管控滞后的问题。这些潜伏的危机已经受到了闯入市场刚满2年的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视。 20日,中国大地保险公司总裁蒋明在公司2周年司庆时坦言,“新生企业在发展初期需要较大基础投入,尽管可能侵蚀利润,但会形成诸如无形资产、市场占有率等间接效益。
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旗下惟一一家直保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大地保险经过2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大东北到珠三角,从长三角到大西部的整个全国经营战略布局。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大地保险共完成保费收入43.7亿元人民币,已在财产险“第二集团军”中占据一席之地。今年上半年,中国大地保险再次筹建并开业了7家分公司。到9月底,共拥有分公司29家、中心支公司及地市级营销服务部155家,中心支公司以下机构290家。公司已完成年初确定的30亿元目标,市场份额较去年底攀升1.4个百分点,在18家中资财险公司中升至第6位。 就在中国大地保险完成经营网络战略性布局后,已经开始考虑创业阶段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蒋明介绍说,重心转移就是要从外延扩张逐步转向内涵发展,把更多的主要资源投入到培育内涵发展能力之上,做好基础管理,增强现有机构的盈利能力,真正提高发展质量,用足够资源扶持现有机构的快速健康成长。 蒋明认为,“在发展目标协调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形成现实冲突、出现不完全一致,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严重冲突,影响到经营局势,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据了解,中国大地保险为配合转型,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发挥集团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核共保体成员的优势,增强在行业性、大型项目、特殊风险项目上的竞争力;强化财务、核保、核赔领域的垂直化管理;做好差异化发展大文章,加大对潜力型分公司、潜力型险种和潜力型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化技术创新,完善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系统功能;加快车险部、人身险部的准事业部制试点的步伐;出台分险种核算办法;建立员工长期性激励和利益保障机制,维护广大员工创业热情,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等等。 记者在对中国大地保险进行采访时发现,事实上,在中国大地保险内部一直都有“三条主线”来校准公司的发展方向,即“考核激励线”、“差异化发展线”、“风险管控线”。由此大地保险即将驶入一条转型的快车道。(24C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