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产保险 > 正文
 

外资财险渐入佳境 在责任险等方面异军突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3:1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入世3年多,人们一直在探讨外资保险公司对我国本土保险公司的冲击有多大。其实就财险市场而言,外资的力量仍十分微弱,人们似乎可以判定国内财险市场依然是本土公司的天下。

  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看看2005年上半年国内财险公司的“成绩单”:财险业传统三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市场份额缩减,而以美国美亚、民安和东京海上为代
表的外资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却持续增长。

  由于经营险种上仍有所限制,因此外资财险公司的业务范围集中在责任险、货运险和信用保险等方面,而这恰好也是他们的专长所在。尽管现在中资财险公司擅长的车险、企财险占据非寿险保费收入的70%以上,但随着财产保险业的逐步发展和国民保险意识的提升,责任险、信用保险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外资公司很有可能不会在传统的车险、企财险方面与中资硬拼,而有可能在中资忽视或者稍弱的责任险等方面异军突起。

  与外资财险公司打交道后会发现,他们的产品创新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社会上即时发生的事件,都可以给他们开发产品带来“灵感”。一些个性化、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应运而生,例如“航班延误险”、“招股说明书责任险”等,都是本土财险公司尚未涉足的领域。

  挖掘外资财险在华生长空间,就不能不提他们的“身家背景”。外资财险公司基本上都是以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这就使得这些公司可以保持其最纯粹、本源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根据保监会的规定,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条件有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两年以上、提出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50亿美元等,可见能在中国设立保险公司的外资公司一定不会是小公司,也绝非是一家经营范围单一的公司。

  就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保险公司来看,几乎都是世界重量级的金融机构,即使一家中等规模的保险公司资产也有10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本土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并且,很多在华设立的外资财险公司,其母公司往往是产寿兼营的金融保险集团。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撑让这些外资财险公司可以不去计较短期利益,稳中求进,最终实现在中国“财寿”两条腿走路。

  作者:黄蕾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6,7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