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PPP的热度就像外面的高温。”国务院法制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翌日,一场高规格的“2017中国PPP投资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以及地方政府、学界、商界的专家和企业家达成的共识是:中国PPP投资迎来战略机遇期,但要规避风险、行稳致远,理念、政策和制度必须进行全面创新。

“中国PPP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进入活跃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致辞中引用财政部数据,说明PPP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大幅增加:截止到2016年底入库项目11260个,投资规模13.5万亿元;“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PPP项目已经覆盖了五大洲25个国家。无论质量、数量、规模、范围或者影响度,中国堪称全球最大的PPP市场。王一鸣认为,PPP项目建设和发展的规范有序,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开空间。

但是,PPP项目市场准入、融资机制、诚信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自称,“在这三个P中代表过一个P,现在又服务于第二个P。”

根据他的体会,“凡是有保障的、有盈利的PPP项目,民营资本取得还有一定的困难;PPP投资周期一般要长于公共部门领导的任职周期,新人不认旧账的情况也令人担忧;无论是公共部门偿债机制,还是市场的发债机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合理的办法;民营资本合作营运过程中全周期的规范和自律,也仍须完善。”

“没有风险分配怎么做到权责明晰?怎么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怎么为结果负责?”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认为:“如同一辆车没有刹车非常危险,我们上了一个龙头,就是10%的财政可承受能力,但地方还是有变相逃避管理的。后门关死了,斜路、歪路关死了,管理机制如何进行适应调整?亟待研究。否则地方债务风险还没有化解,财政又会增加新的‘伤疤’。”

“财政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王国平是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现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对于新型城镇化“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他建议探索“XOD+PPP”复合新型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之间的正反馈关系,通过投入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带动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孟春参与了两次大规模的PPP政策实施评估。他对投资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都尽量采用PPP来吸引社会投资与管理。要抛弃政府完全兜底的变相融资,以及不敢为、不想为、无所谓的作风,推动PPP行稳致远。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要从准入到运营统一监管机构,加大信息公开,实行问责机制,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公众的共赢,激发民营资本参与PPP的热情。”

中国PPP基金公司总经理刘隆文介绍了PPP投资创新的探索:“PPP不是融资,但融资是PPP最重要一环。怎么创新性地进入项目,更有力引领社会资本方、引领政府运作规范的PPP项目,需要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的创新。”

“我们经历了孤独的探索,也享受了被认可的喜悦。”龙元建设集团总裁赖朝晖分享了从传统建筑承包商转身弄潮PPP的故事。“这三年来,我们累计实现400多亿元的项目落地,入库率达到了100%,遍布全国13个省份。”龙元还发起中国首家专注PPP和基础设施行业的数据公司,提供PPP交易大数据以及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估服务。“这是任何企业家都难以抗拒的事业。但合规是民企的立命之本,不合规、不入库、有融资硬伤的项目不能做。”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认为,第一代PPP已经在很多国家推广应用。中国过去三年进行的PPP建设,是把第一代PPP进行本土化。但第一代PPP必须创新,向第二代PPP转型,即把PPP作为一个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工具,但这仍然不是最终目的。第三代的概念是把PPP作为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具,通过PPP模式的创新来平衡效率和公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主持了论坛开幕式。2017中国PPP投资创新论坛是一个由国家级智库、国家级媒体搭建的全国性PPP交流平台,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和龙元建设集团联合主办。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国研经济研究院、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作为支持单位,邀请近1000名各界嘉宾参会。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