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9月26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与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在南昌举行。以下为中国玉米网的创始人冯利臣演讲实录。
冯利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玉米企业采购成本与风险管理策略剖析”。我们这几年对采购过程当中降低风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还是把我们在市场调研中取得的一些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因为昨天有人问我,今年对玉米市场有没有什么看法?我也提前跟大家说一声,我不发表观点,我也不评论,我想是谈一些想法和经验,大家来了,我对未来市场有什么判断,我想也影响不了企业,我们是得到一些真正的方法,回到企业是怎么运用。
我想从两个方面交流:一是采购体系研究;二是采购企业如何控制成本和风险。
玉米产业链已经逐渐成为以多市场参与主体、多采购渠道和多定价中心为特点的多元化集合体。传统的贸易习惯被打破,新形式的市场采购体系的转变逐渐改变着当今市场的新的贸易格局,由于新的格局出现,我们在判断市场难度在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个企业在参与贸易中遇到各种问题,也就是企业经营风险在加大,企业经营难度在加大,企业利润在摊薄。企业怎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新的价格体系,原有的体系被打破。
从整个产业结构上我们梳理产业链条,最开始我们从农民、种植、生产资料的供应,现在很多企业也在做产业的生产,从化肥到农民生产,农民生产以后到粮食的企业,以及加工企业最终形成下游产品,然后到下游分销商,形成整个产业的价格体系。对于整个市场的关联性上,我们在市场中最主要的上涨以及下跌过程中,我们如何来分析市场?
从整个市场情况来看,最初对农民来讲,农民的产量以及政府补贴政策、天气影响都直接影响着玉米价格,但是对饲料养殖、深加工用量、中储粮都直接影响着市场价格,一旦市场价格涨得过高、过快,国家可能会出台政策来稳定市场,如果价格过低国家出一些市场政策提高价格。对中国目前的玉米市场政策占主导作用,甚至非市场的供需因素减少了很多。
随着市场的采购体系的多元化,我们在研究市场、判断市场参考的依据很多,对于贸易体系来讲产区也影响着价格,对于港口来说也是参考基地。深加工是主要粮源的加工之一,基本上以厂定价之一,对于养殖业来说更多是通过饲料,甚至养殖利润来传导市场价格,对于中储粮是稳定价格和政策保护实体。现在大家在参考中储粮对市场的研究,最终规避市场价格是新的之一,我们也参与到新的商品期货之一。目前的期货市场只是定价参考,没有形成真正的定价依据,这主要是由于商品期货的流通量、成交量等相关,市场就像大海一样,各个企业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舶,我们通过各种工具规避各种风险,但是通过各种期货来讲,我们叫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功能就弱化了很多。我们现在的期货市场只能形容是一个大海之前的小河,随着参与的增加,我们对价格的规避风险能力才逐渐在增强。
对于农户来讲,农民在聊天的时候,农民就说我去年卖了多少钱,今年卖多少钱,农民以去年售价为基准,再加上今年的种植成本以及政府提供的保护价,这就是农民的心里预期,但是还要回到市场主体,农民惜售也好、或者卖得高不高,农民更多还是参考去年的收入和今年的成本。
对于贸易商来说,我们把它划为两个区域,一是产区贸易商(东北、华北);二是销区贸易商。在采购过程中这种灵活性比较多一点,但是他们在市场的指导意义和价格我们更多是通过实际成交或者价格咨询来对采购做出判断的依据。
在成本过程中供需出现一个矛盾,物流的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关系,以及目标和实力,近期南方港口库存比较低,但是北方运输又比较困难,也看出近期粮食价格也出现了快速上涨,这就是短期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造成的。
再看新加工企业,今年的市场特点比较突出,那就是深加工也参与了贸易市场,但是东北深加工企业包括华北企业都是以贸易为主,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刚才我也讲了市场参与主体,实际上参与主体规模越来越大,中小贸易商逐渐开始退出市场,由于产业结构正常,中储粮过度介入,小贸易商生存的路越来越难。
由于我们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成本费用偏高,我们在物流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小企业生存的路越来越难,小规模企业很难拿到中储粮的指标,小的饲料企业也很难拿到进一步指标,刚才姚老师讲了是一个玻璃门,我们进不去,这就摆在小企业面前,参与很难,困难逐渐在加大,我们一定要控制各项环节的费用。
对于深加工来讲,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它以利润定价依据要偏多一点,为了利润就去生产,这也造成深加工产能过剩以及大量产品挤压,这也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面。我们山东、河北和当地的供应,我们更多的是区域间来完成体系。
对于整个的物流体系来看,从东北到南方港口集装箱运行,中间主要是以海运成本为主,北方期货大一点,大家叫订货中心,大量的玉米期货更多还是以北方港口报价作为定价的依据,更多的企业也更多选择了在港口进行期货套期保值的方法。对于东北、华北、西北的产值定价,更多的是铁路的博弈,刚才王部长讲了未来对厂库延伸,如果把交易延伸,华北参与当中就提供一些便利条件,直接可以通过铁路核算来进行成本的核算。
对于华北地区更多是以本地粮价为主,现在两个市场价格,东北地区和华北市场两个价格,两个区域会出现正级差以及负级差的情况,华北要比东北低,这是由于生产不同的区域造成的。
对于东北和港口南方的销区海运进口给它测算一下,假设A是东北、B是销区、C是进口,如果南方销区倒挂很多企业选择在北方采购,如果进口便宜南方更多会选择进口,这两年由于进口的价格很多企业选择进口的需求。从企业的规模上来讲,我想这根据企业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价差。
这两年由于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产生“门对门”发展业务需求非常快,从港口了解情况来看,这两年东北集装箱快速发展港口集装业务有望突破2万以上,尤其是一些企业可以装容重高的玉米,可以造成破损还可以降低运费,这里面有一些补贴,这是港口业务发展快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能忽略中储粮在保护中的作用,去年年底我们在开放的时候提出保护价可能是今年市场的最高价,从目前的市场运行变成判断的标准,为什么我们的保护价比市场价高?市场有市场的定价依据,政府有政府的参考依据,一旦政策保护价与市场价发生背离可能某一段我们要参与市场定价,如果中储粮起到作用我们要参考保护价依据,政府定保护价不是盲目定,也是根据粮食的成本以及当年的供应情况来制定合理的保护价。今年东北提早给出了东北的玉米价,有的人说给高了,给早了,我想政府不是盲目定价,有一定的合理性。
对于北方的港口我们通过消费、市场、价格来作为参考体系,通过多年跟踪北方的库存有一定规律判断市场价格变化,南方价格为什么出现上涨的趋势?北方为什么会出现下跌的趋势?我们根据一些情况来判断。
对于期货市场有一些基差,在A和B的区域库存出现了一些上涨,粮食导致了现在一个特点,当玉米比较少期货价格偏高,由于消费因素影响也制约着期货市场价格,如果期货市场合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新粮、好粮价差的依据,一旦出现价差恰恰就是我们判断市场的依据。
玉米采购体系的供应关系,一是追求利润,我们在不断地追求期货跟现货的基差,包括区域级的加强,我们在第一时间找出价差,价差跟基差都能找到,但是有些企业还在盲目采购,从粮食的整个过度期季节性也可以完全可以追寻到,包括整个资金的占用利息,很多企业用成本来定价;二是结构性,不同时期成本不同,每个区域都有每个区域的特点,这是玉米市场最大的特点变化,区域市场越来越明显,结构性市场越来越突出,由于这种区域性、结构性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某个区域价格的波动。对于期货市场来讲,有可能是我们回避风险工具的最佳选择,给企业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2000年产业和行业发生了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0年也出现了一个槛,在2011年也提出行业发展过快,玉米产业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这就是行业发生的剧变,这样行业需要洗牌。这两年玉米种植偏好,西北地区基本上可以自给自销。粮食企业从被动变主动,玉米影响市场放大,很多人问我进口玉米对国内有什么影响?只影响了国内的结构,不影响价格体系。虽然资本放大,权重也在放大。
我们要立足长远发展,如果保护价提得过高、过快不利于产业发展,如果玉米成本过高,下一步成本也会相对地提高,今年的保护价连续两年提高了1毛3,那就是260块钱,保护价往下提高有多高?这个保护价未来是不是农民基础的保底价格,我们到通胀市场去判断。
还有就是粮价联动性出现高频趋势,品种内、品种间的影响,政治、经济、地缘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心态。
对于玉米价格的定价体系,我们采购的任务就是要揭开供应商定价方法及成本结构的面纱。对于供应商来说更多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利润定价法、市价法,包括仓储、运输等等费用就是成本核算,这是利润成本中最重要的办法。
对于企业来讲我们是提前增加企业库存,增加持有成本。前提是必须综合权衡库存持有成本增加与商品短缺或价格上涨的影响大小。对于企业的采购目标,这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进行完善。
影响企业的定价因素有哪些?我们在做市场分析的方法,实际上影响市场玉米价格有哪些因素?包括市场供需、进出口、经济周期、政策性因素、突发事件等,我们这几年也有一个方向,基本所有的都涵盖到企业运输当中去。
对于企业成本与定价,有很多成本的叠加。我们在成本控制上是投机性库存、还是长期性库存,对于企业来说库存控制好了,实际上就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成本降低就是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在价格控制上我建议企业更多的应该是收集各种信息,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压低价格,规避市场风险。我在跟很多企业交流,企业在签订合同的同时都附上你为什么去采购?说白了就是采购的方法,以前都是政策性的市场,现在市场化在发展我们研判市场价格的趋势判断,每份合同都要对市场价格趋势的判断,你为什么要去采购以及降低储存?
非玉米产区企业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以及价格。不管企业怎么发展,最终我们都要做期现的库存管理,刚才我说了由于期货市场的参与程度目前还不是很多,更多的我们可以拿期货市场作为定价的参考依据,不管市场发展到什么情况,它一定有它自己的存活理由,目前国内的玉米期货市场,刚才王部长介绍了交易量400多万吨,每天的成交量都在稳定增长,所以它存在是合理的,如果我们每天都在退步说明市场没有存在的意义,既然有存在的意义就有定价的依据,只是由于我们部分企业、部分参与者过于盲目,把我们的目标做大了。现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可能就是一个小河,或者一个湖,还不是一个大海,你有500万玉米非要到大连商品交易所买卖是不合理,只是拿一部分参与到当中来规避风险,包括采购也不是全部把500万玉米拿到期货市场当中去。我们定价的参考依据在健全,很多企业也都在参考东北、港口、销区什么价格,最终以参考价格来下定价。
企业采购的风险管理,我们都要根据期货变化情况,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完成自己的风险依据。不要盲目参与市场,资金没准备好把自己做大了,出现风险的时候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我想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讲,我们一定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中粮的风险管控是比较出色的,它做了风控管理。对于小型企业、贸易企业完全可以做风险的把控,刚才我讲了动态的把控,现有库存、远期库存、饲料库存、期货库存等把所有库存叠加。什么是安全库存?资金也是相应的库存管理,有人说在市场价格变化过程中我是拿钱还是拿货,钱等于货,如果货好,我们资金占得比较多,如果我们货少资金时刻准备着去采购,资金在采购中也占有主要作用。
我们通过预警包括风险的管理使我们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点。由于时间有限,我不能跟大家展开地说,我想更多还是用合理的市场分析方法,我们收集大量的产业信息来做出市场的预判,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