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品期货实践是领略股指期货风险的路径之一

  浙江财经学院教授 上海中大经济研究院院长 益智

  证监会2010年3月19日向6家券商发放了业务核准批复,并称首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启动后,若运行正常将分期分批扩大试点范围。笔者去年曾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先推融资融券再推股指期货较好,再结合近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的推出,从2月2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始接受客户开户约4周,开户数已经有2000多户,这一切就像急急如律令,催动着股指期货的尽快登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前些日子受期货商、券商、各地证监局以及证券期货协会邀请到温州、昆明、福州、上海等地作了针对股指期货的投资者教育。一圈下来,感觉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如临大敌,对股指期货的来临有些严防死守的味道,而且要求对股指期货的风险着重介绍。的确,股指期货的风险具有规模大、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大的特征,风险防范要求高,在推出之前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确实重要,但我觉得,要让潜在的股指期货投资者真正理解期货交易的风险,应该让他们先在已经存在了很久的商品期货市场上练练手,逐步过渡到未来推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上去。这样他们既了解了期货的交易机制,也能够以较低代价尝试到个中的风险。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最大区别是交易的标的与交割方式不同。从交易标的物本身的复杂性来说,商品期货要甚于股指期货。当然,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譬如标的物权重风险等。对于枯燥的风险说教,投资者要么昏昏欲睡,充耳不闻,要么就是得到一个明确的信息:还是别做股指期货了吧,不做不就没风险吗?

  预期到上述教育失败的风险,所以我在演讲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对股指期货风险讲解罗列,而是倡导股票投资者先在期货公司开立现有的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商品期货交易账户,对原先的只可单向做多的股票组合加上可以做空的商品期货组合,主动地尝试期股组合、商品期货与股票的模糊套保,以期在前股指期货时代试水更为完善的资产组合,用实际行动来体会期货的魅力与风险。

  此外,由于拟推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的金额太大,目前一手就要15万元以上,即使推出,也不是散户可以参与的,从开户起板资金门槛就要50万就能看出,但即使是所谓有抗风险能力的大户,用每手15万元的资金去冒被平仓的风险,也是不可接受的。而商品期货的交易机制与股指期货基本相同,但入门资金很少,某些农产品期货只要几千元就可以做一手,用相对很少的资金来熟悉期货交易程序及其蕴含的风险,绝对比简单的说教体会要深,效果要好,值得大力提倡。

  目前中大期货公司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正在联合组织“中大期货杯”期货与股票组合实盘大赛,优胜者除了可以最高获得50万现金奖金之外,前十名还能免费去美国聆听有着47年期货交易经验,1年内以1万美元本金通过期货交易赚到113万美元,著名的威廉指标发明人拉瑞·威廉姆斯亲授的交易秘笈,参赛者既可以现实地接受期货风险教育,还可以通过学习与研究提高交易的技巧,而这才是防范风险的不二法门。

  年初我提出2010年代是期货时代的观点,其实就是基于股指期货的筹备与推出过程把所有传统股票投资者的视野转移到了期货,有些满城皆谈股指期的气氛。目前我国的股票投资者有1.3亿户,商品期货开户只有90万户,后者数字在这一10年中不断提高将会持续印证着期货时代的到来。(CIS)

  中大期货杯首届期股组合投资锦标赛

  www.zdqh.com/qgds www.cnstock.com

  咨询热线:400-8810-999 021-61096962

  学术支持:上海中大经济研究院 浙江财经学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