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期货 > 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 > 正文
陈思颖
近期,受益于各种利好消息,沪深两市股指出现了反弹的趋势。但是在这一波趋势中,主要是游资私募在进行炒作,造成了市场异常波动,而本应该在市场动荡中发挥稳定器作用的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面临这样的局面时却反其道而行之,趁着市场冲高大举甩卖前期被套的股票筹码,纷纷从股市中夺路而逃,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幅度。联想到前期大跌时基金惊恐抛售的状况和追涨杀跌的散户式手法,不由得让人担心基金在面临巨大市场波动时所起的负面影响。
公募基金的此种行为表现,究其缘由是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做空机制及股指期货的缺乏,令市场失去了自我制衡的功能。缺少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基金在投资上没有对冲手段,在市场深度下跌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防范手段,利益驱动和业绩压力使得他们在单边市中行为不理性:2007年是被动建仓,在市场盲目冲高时无法进行有效遏制,反而被迫在高位建仓一些明显价值高估的股票,助长泡沫;到了2008年,则变成了被动持仓,在市场暴跌时无法灵活调整仓位,在市场反弹时则大幅抛售解套,变相杀跌。
在这样的市场情形下,推出股指期货这样的对冲工具就非常有必要了。股指期货可以让公募基金灵活地调整投资策略和配置仓位,通过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少量的股指期货来对冲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不必被迫在股市大跌时被迫出售配置中的股票资产,不仅打乱了基金的原有投资计划,其间接砸盘还会使市场雪上加霜。同时,由于股指期货具有杠杆效应,通过对股指期货头寸的调整代替对股票现货仓位的调整,将大大降低基金的交易成本,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因此,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并允许公募基金适度参与对冲交易,不仅有利于增加基金在投资上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减少基金直接抛售现货而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使公募基金在面临市场巨大波动时不必再“惊恐失措”,而回归其原本的职责,真正成为国内证券市场的稳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