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和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3日 10:59  上海期货交易所

  一、钢铁产量及品种结构变化情况

  1、增产速度:钢铁生产实现跨越式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粗钢产量和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世界份额大幅提高。

  2000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31亿吨、1.28亿吨和1.31亿吨,到2005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了3.30亿吨、3.52亿吨和3.97亿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36%、20.32%和24.73%,大大高于“九五”时期6.25%、4.47%和7.92%的增长水平。到2006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均突破4亿吨,分别达到了4.14亿吨、4.21亿吨和4.71亿吨,2007年又分别达到4.69亿吨、4.89亿吨和5.65亿吨,比2000年增长3.58倍、3.81倍和4.29倍;占全球钢产量份额由2000年的15.0%,提高到了2007年的36.4%。我国2007年的钢产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排名第三的美国、排名第四的俄罗斯、排名第五的印度、排名第六的韩国、排名第七的德国、排名第八的乌克兰之和还多。但近两年我国钢铁产量的增速有所缓和。

   1996-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年份

产量(万吨)

增长率(%)

 

生铁

钢材

生铁

钢材

1995年

10529

9536

8980

 

 

 

1996年

10721

10124

9338

1.82

6.17

3.99

1997年

11511

10891

9987

7.37

7.58

6.95

1998年

11852

11459

10738

2.96

5.22

7.52

1999年

12533

12395

12102

5.75

8.17

12.70

2000年

13101

12850

13146

4.54

3.67

8.63

2001年

14654

15103

15702

11.85

17.53

19.44

2002年

17079

18225

19374

16.55

20.67

23.38

2003年

21378

22241

24041

25.17

22.04

24.09

2004年

25185

27280

29723

17.81

22.66

23.63

2005年

34473

35579

38151

31.19

29.18

33.54

2006年

41364

42102

47084

19.99

18.33

23.41

2007年

46944

48924

56461

15.19

15.66

22.69

“九五”

59718

57719

55311

4.47

6.15

7.92

“十五”

111336

118088

128532

20.32

22.36

24.73


         

  2、产品结构:板带比明显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钢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适应,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结构也有明显改变。板带材比重呈持续增加趋势,长材比重则持续下降。尤其是近五年来,由于钢铁新建项目以板带材为主,板带材产量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板带比明显提高。2007年板带材产量达到24251万吨,所占比重为43.0%,比2000年上升8.5个百分点;长材产量为26617万吨,占钢材总量的比重为47.1%,比2000年下降9.5个百分点;管材产量为4224万吨,占钢材产量的比重为7.5%,比2000年增加0.4个百分点;2007年钢材的板管带比达到50.4%,比2000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

   1995~2007年我国主要钢铁品种变化情况              单位:万吨、%

年 份

钢材总计

长 材

板带材

管 材

长材比

板带比

管材比

板管带比

1995

8980

5508

2700

823

61.3

30.1

9.2

39.2

1996

9338

5396

2926

764

57.8

31.3

8.2

39.5

1997

9987

5661

3161

934

56.7

31.6

9.4

41.0

1998

10738

6277

3427

797

58.5

31.9

7.4

39.3

1999

12102

7094

3913

852

58.6

32.3

7.0

39.4

2000

13146

7440

4541

934

56.6

34.5

7.1

41.6

2001

16068

9348

5245

1138

58.2

32.6

7.1

39.7

2002

19250

10987

6614

1267

57.1

34.4

6.6

40.9

2003

23885

13343

8217

1797

55.9

34.4

7.5

41.9

2004

30430

15933

12026

2130

52.4

39.5

7.0

46.5

2005

38151

19501

15949

2388

51.1

41.8

6.3

48.1

2006

47084

22462

19504

3493

48.1

41.8

7.5

49.3

2007

56461

26617

24251

4224

47.1

43.0

7.5

50.4


        

  二、钢铁企业所有制结构及集中度变化情况

  1、企业性质:非国有企业比重明显增加

  由于大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钢铁领域或加大投资,其发展速度快于国有企业,再加上近年来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原来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变成民营企业,使钢铁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国有企业所占的份额扩大。

  由于统计上的困难,我们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以外的企业,包括民营、民营控股、乡镇企业、外商控股、外商独资企业等一并归类,为非国有企业。2007年全国非国有企业产钢量为19679.36万吨,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已达40.2%;生铁产量占全国的45.0%;钢材产量占全国的52.1%(包含重复材),已接近半壁江山。

   2007年中国民营钢铁企业产量情况

类 别

钢产量

铁产量

钢材产量

2007年

占比%

2007年

占比%

2007年

占比%

全 国

48924.08

100.0

46944.63

100.0

56460.81

100.0

钢协会员钢铁企业

38792.18

79.3

34924.80

74.4

35597.81

63.0

钢协会员非国有企业

9547.46

19.5

9086.83

19.4

8541.47

15.1

全国非国有企业

19679.36

40.2

21106.66

45.0

29404.47

52.1

  2、产业集中度:钢铁企业自身规模扩张为主,产业集中度下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中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只有宝钢1家,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只有4家,2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5家。到2007年,我国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达到10家,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为36.8%,比2000年增加了22.9个百分点;我国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达到23家,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为55.6%,比2000年增加了9.3个百分点;2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57家,占全国钢产量的76.3%,比2000年增加了11.5个百分点;200万吨以下企业占全国产量的23.4%,比2000年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增长过快,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2000年钢产量列前4位的企业产量合计占全国产量的32.1%,2006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8.8%;2000年前10位企业钢产量合计占全国的49.0%,2006年却降低到了34.8%,均降低了10个百分点以上。然而,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的联合重组使集中度有所回升,前4家企业产量所占比例回升到了20.0%,前10家企业产量所占比例也回升到了36.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钢材期货上市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