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28日上午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14:07 新浪财经

  第三,2007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产品出口国,2007年我国出口钢材6264万吨,比上年增长45.67%,出口钢坯642万吨,增长22.88%,把出口的钢材和钢坯都折合成粗钢,比上年增长33.37%,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产品的出口国。大约全球25%左右的钢材是由中国出口的。这张图我们给大家列举了2001年到2007年我国出口量和同比增长率,我们是迅速直线大幅度上升的,在这里我要说一下,2007年我国出口总量偏多,在这个问题上,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我们要控制钢铁产品的出口,今年我们预计08年,出口会比去年下降2000万吨左右,降幅达到27%,即便是这样,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产品出口国,也就是说这些年来,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对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已经成为全球钢铁界关注的热点,我国国内钢材市场发展变化,对世界钢材市场具有重大的影响,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地位和影响,在中国,在上海,在我们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这个品种上市,肯定会对全球市场发生重大的影响。

  我再讲第二个问题,钢材期货上市对国内期货的稳定健康发展将发挥健康的作用。我国国内钢材市场,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但由于市场的参与主体集中度低,使用钢材的用户千家万户,提供钢材的生产企业和钢材的贸易商整体规模小,而且分散,造成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虽然总体上是供需关系决定,但容易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带来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和运行,这就是钢材期货为什么要上市的原因。从国内钢材市场参与的主体来看。第一,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同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很大,2007年我国产钢量最多的前十家钢铁企业,合计产钢17996万吨,占全国粗钢的比重,集中度只有36.79%,而且比2001年下降了9.46个百分点,我们的产业集中度低,而且呈下降的趋势。我国钢铁行业产业的集中度同发达国家比较有较大的差距,2004年统计,产钢量最多的四家钢铁企业,占本国粗钢产量的比重,日本75.17,美国65.29,韩国两家企业79.55,我们跟他们的差距很大,这些发达国家由于他们的产业集中度高,两家、三家、四五家企业控制全国80%以上的钢的产量,他们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可以决定市场的钢材价格,而我们做不到。这张图是给大家列举了2001年到2007年,我国前十大产钢、粗钢最多的企业,他们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这个是下降的,由于总量提高,比重是下降的。第二,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总体上规模小,而且分散。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作为大型企业,我们中国的大型企业,工艺装备的总体水平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产钢量最多的,200万吨钢以上的90多家企业占全国粗钢总量的80%,但20%是众多的地方中小企业生产,造成了全行业的分散的局面。根据年报统计,2006年年底,全行业的生产企业有6999家,包括矿山、材料企业,当年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是25121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的年销售产值只有3.59亿元,这个数字非常低,你像我们的宝钢,1000多亿元,平均行业只有3.95亿元。2006年生产粗钢的企业一共是489家,平均每家的产量只有86.45万吨,生产生铁的企业,是985家,平均产量是1.99万吨,生产钢材的企业是2476家,平均生产才19.26万吨。我们也有年产粗钢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是5家,也有,但是总体上分散。第三是我国从事钢材贸易的商贸企业也规模小,而且分散,据统计,2007年68户大中性钢铁企业,销售了60%,占33076万吨,通过企业分支机构销售14.75。这些数字说明什么,近60%的钢材是通过中间贸易商,而我国经销钢材的贸易商众多,有的讲200多万家,有的说10多万家,我们估计在15万家左右,也存在着规模小的特点,也就是说贸易商比钢铁生产企业还要分散。上属三个方面的情况说明什么,说明这样一个参与主体,市场的定价机制还不完善,除这个因素之外,当前我国钢铁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实现全年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难度加大,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回落,潜在的危险明显增加,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很大,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焦煤、粮食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呈现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加上国际贸易主义抬头,国际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增加,将对我国经济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当前面临的特殊情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