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11:5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由新浪网、《保险赢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金麒麟暨2017保险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上午举行圆桌论坛,论坛主题为“保险回归保障,险企如何突破发展?”

  演讲嘉宾为:

  黄敏 民生人寿总裁

  徐建平 东吴人寿总裁

  苏罡 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总经理

  李富申 安华农业董事长

  李静 众惠相互董事长

  沈开涛 江泰保险经纪董事长

 

  附论坛实录:

  黄敏: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前面几个环节都是大领导高屋建瓴发表宏论,我想这个环节我们说一点具体的。

  大家知道,今年整个国家经济、政治,行业的形势都是一个大年份。从十九大、全国金融会议、监管从严,整个行业保险姓保,我想今年的话题是特别多的。经过这一年下来,其实保险姓保可能大家都有一些感受,都有一些想法。我想我们这个论坛不是在讨论要不要保险姓保的问题,是如何保险姓保和如何去突破的问题。现在到底我们面临着哪些困难,哪些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是我们这场论坛几位嘉宾希望能够分享你们的智慧,能够去贡献给行业的。

  我来自民生保险,徐建平总是东吴人寿的总裁,苏罡总是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总经理;李富申总是安华农业董事长;李静总是新晋业态,众惠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沈开涛总鼎鼎有名,是在我们保险经纪界的第一人,江泰的董事长。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几位嘉宾,我们看看在保险姓保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着哪些困难,哪些问题,哪些窘况或者需要拿出来我们谈一谈的。

  徐建平:首先我想要感谢一下主办方,金麒麟论坛我在若干年前参加过几次,但是那个时候在证券基金行业。进入保险行业以后,我一直觉得新浪金麒麟论坛应该说在业内影响很大,但是没有一个保险的专业论坛,今天10周年的时候终于开始了,谢谢主办方的邀请。

  就像刚刚主持人讲的,保险姓保,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大家也是在热议,也在积极的实践当中。确实回归保险保障的本源和本质,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相信行业的智慧。从困难角度来讲,我觉得最核心的可能还是供给跟需求的不匹配。实际上刚刚黄洪主席也讲到这个表述,我们保险行业未来的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日益迸发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我原来从其他行业转过来,也有5年多了,就有这种感受。很多人都问,你们有什么类似的产品?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保险保障的需求,但是我们确实很多产品还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方面,其实大家都有这种感受,而且最近几年,应该说人民群众或者老百姓这种保险保障的意识或者理念、观念也比原来要强很多。但是可能最大的问题还是匹配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还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老百姓保险保障的需求。从供给方面来讲,首当其冲可能是产品问题,它是一个载体,这个方面我觉得确实是现在大家都有一些困惑。一方面要回归保障本质,另一方面又要客户能够接受或者满意,这个方面实际上也是一个很难的转变。

  刚刚王和总讲到的我也比较赞同,比如场景化、碎片化、个性化问题。这个中间包括一个综合化问题,我感觉我们保险的基础层面的基础还是要加强的。我因为原来做过证券基金,银行我接触得也比较多,现在我们在做保险保单第三期,登记的第三期。我一进入到这个行业就呼吁了,实际上我们经营的基本手段就是一张张保单,跟客户之间缺少这种互动,所以保单账户化是必须要做的。银行为什么厉害?因为它账户化,因为搞结算,跟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是高频率的。我们恰恰可能是跟客户之间缺少互动,有的时候可能一开始签保单的时候,还有就是出险的时候,或者说到最后的时候。倒过来,这种体验可能也不会好。所以这个里面,可能产品的综合化、账户化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产品问题。另外是销售习惯和销售文化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行业,确实我们自己不回避这个问题,队伍的专业性确实现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足的。还有我们整体的服务化方面还不够,就是我们平时的一些服务。需求方面,我觉得主要还是适应型销售现在开始注意了。

  从行业角度来讲,还需要考虑我们客户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我看现在证券在提出来,利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我觉得保险教育更应该纳入到我们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当中,从小要培养这种保险的理念、观念和文化。所以我建议,还是要加强行业基础建设,包括我们政策体系的完善,包括税收政策和各项政策。我想先抛砖引玉说这么多。

  黄敏:谢谢徐总,他谈到了产品的问题、销售习惯的问题和客户教育的问题,还有服务上的问题,这是我们保险姓保现在面临的转换,可能要去突破的几个方面。

  苏罡: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来到这个论坛,感谢主办方给予我这样的体会。我是来自长江养老保险的苏罡,长江养老保险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的核心成员,我们的名字中有“保险”两个字,我们的核心主业主要是关注于养老保险,特别是养老金管理的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关于保险姓保的理念,从我们公司的定位角度有我们独特的理解。关键是保在哪里?我们的理解,保险突出的优势是在于长期的资金管理和对应的风险管理。大家都很羡慕保险资金拥有长线的资金,但是实际上长钱最难管,因为长钱要面临长周期的波动,以及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如何有效的进行匹配,并最终实现很多年之后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包括最终的风险保障的兜底。所以对于养老保险来说,我们的姓保就是要保在如何贯彻实施国家在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之内我们的作用如何去发挥。

  大家知道,中国的制度性养老储备到目前为止总体上来说还是相当不平衡、不充分的,我们的制度性养老储备大概相当于国家年度GDP的10%。我们看一看美国,我们往往说美国人不存钱,实际上是美国人不需要存钱。因为他的制度性养老金储备,相当于他的年度GDP的150%,这个差距是相当之大的。从结构性来看,中国制度性的养老金储备目前还主要集中于第一支柱,占比大概是85%,第二支柱大概是15%。而第三支柱,个人顺延部分才刚刚开始,整个制度还在探索之中,还没有正式建立。在美国的三支柱体系当中,一二三支柱是10%、68%、27%。所以总体来说,美国的养老金体系不仅是充分,而且是总体均衡的。中国要想跻身于一流的世界强国,必须在养老金储备,整个体系建设方面尽快的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真正实现我们保险业健康、养老两大核心主题非常关键的一个保障的制度性建设。

  我就谈这些观点,谢谢!

  黄敏:谢谢苏总。苏总谈到了从供给侧来看,制度上有短板。从技术上来说,长期的资金会变得更加难于管理,这可能是未来我们要去走保险姓保这条路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谢谢苏总。

  李富申:感谢新浪财经和论坛的邀请,非常荣幸能够产品这样一个活动。也为我们专业性的农险公司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这样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论坛上发出我们的声音。

  因为刚才黄总给我们定了这个环节的主题,“保险姓保和供给侧改革”,所以我想从我们农险公司的角度也谈一下我们的体会。上午从嘉宾的发言一直到讨论,大家围绕和聚焦的都是我们十九大所确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的理解,无论是从国家大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政策导向上,都是一个核心的诉求,也是我们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我们的理解,人民美好生活,我想从保险业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更有保障的生活,对风险更有效管理的生活,同时也是我们保险业自身应该更积极、更深度的去参与的生活。

  结合我们农业保险对保险姓保的理解,我觉得确实我们要充分的履行风险保障的综合性、根本性职能。按农业保险的角度来讲,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来和大家分享。

  第一我们从业务端来看,十九大报告也提到,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我想粮食安全是我们国家层面的一个核心的战略,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最高级别的战略。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要实现这一点,农业保险要充分发挥它的风险保障的根本性作用,这一块我觉得是我们农险公司坚定不移发展的战略方向。

  第二从我们的客户端来看,中国的农业要发展,农业要强,要有一个强大的、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我们安华农险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随着三农的一些变化,这个主体的构成也在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家庭农场,农民的专业合作社,龙头化的农业企业越来越多。这些数量加起来都是百万量级的,这一块我觉得也是我们农业保险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服务客户,这是我们重要的客户端。

  第三从产品端来看,我们现有的农业保险无论从条款的结构、费率的拟定、保险责任、保额的设定等等一系列,还是围绕直接物化成本这样的一个范畴来安排的。它呈现的就是一个低保障、广覆盖的特点,这种特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新型农业主体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我们可以回溯一下历史,2007年做农业保险的时候,全口径、全行业的保费规模才50多亿。发展到去年,我们大概增长了8倍,达到了400多亿。预计未来,这个增幅还有5到6倍的巨大发展空间。所以在这里面,农业保险参与我们保险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接着刚才苏总所说的,我们保险资金也是一个长期资金。三农领域里面,无论是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中国以及我们之前提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大农业的范畴里面,实际上也是一个长周期的,农村里面也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都需要普惠金融资金的支持,都需要我们险资的支持,这里面我们保险资金也大有作为。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保险业的发展,就像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一样的,我们的改变是为了更好的回归,我们的回归也是一种改变。我就谈这么多,谢谢!

  黄敏:李总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很庞大的需求,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农业对保障的需求,还是对资金的需求,谢谢李总!

  李静:我们谈保险姓保,首先保险是什么?其实按照“新国十条”对保险的定义,保险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同时是风险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其实回归保险的初期,回到我们保险最重要的定位,怎么样应对风险管理?我们是否具备风险管理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角度上可以说,保险是可以和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产业相结合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从前期我们每一个产业里面的风险,保险公司是不是能够定价?能不能具备风险识别的能力,是否能够合理的定价,还是遇到风险就躲着走?也包括我们在承保了以后,有没有能够有效的进行防灾防损,降低风险的发生度,最后才是回到了赔偿、客户服务以及发生保险事故以后赔付的环节。

  因为我最早是做财产险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做风险管理的小例子。我1993年的时候到了平安,1994年的时候我们领导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说现在很多机构都说要承保一些高风险的业务,我们海洋货物运输里面,有些货风险很大,比如说花生或者鱼粉都是禁保的,说你们要想办法给他们来做一个核保指引,承担这种风险。当时我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国际上保费协会、国际的货运组织以及国内一些大的船舶公司那里学到了很多风险管理的经验。最终我们大概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拿出了一个针对高风险货物的核保指引,从此以后,平安不仅仅是进入了这个市场,同时在这个市场里面,帮助国内很多的船公司来做高风险货物运输的防灾防损的风险管理的安排和制度,其实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带动了这一块业务的发展。

  现在回想起这个故事,那个时候我才24岁。但是现在我们整个保险市场上,我现在重新回到产险以后,我发现空白点还是非常多的。而这个时候,我们的业务能够做多大?能够做多少?能够走多远?其实就是取决于我们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有多大的提升?能不能真正有效的和实体经济相结合,真正有效的帮助我们这个行业和产业做风险管理的制度和安排,我想这是我们保险行业自己能力的一个充分的展现,也是行业价值和定位的一个充分的体现。

  现在由于我们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其实为我们对风险精准定价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所以我个人认为,保险姓保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我们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我们前期保险行业这么多年非常辉煌,我觉得是产品以及销售驱动的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一定是和科技相结合,是一个能力的进步和升级的阶段。而这种风险管理的能力走多远,就意味着我们保险行业还能做多大,我相信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黄敏:能力的建设可能是未来我们的一个机会。

  沈开涛: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这里代表保险中介说两句。

  保险回归,刚才大家都讲了,什么是保险不用说了,保险在我们行业里面是通过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我想了一下有四个:财险、寿险、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也就是说,保险回归到这四个方面,这四个产品,这四个产品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反思和思考。这四个方面是不是走偏了?是不是走不远?要进行思考。我认为保险这个行业如果从财险、寿险资管来讲,实际上它属于虚拟经济,属于金融行业。如果从风险管理来讲,保险这个行业是属于实体经济。不管是财险或者是寿险,和我们本身都要重视风险管理的法则。所以说,我认为保险回归其根本要回归到风险管理,要回归到对风险的认识上。这个风险的认识是哪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于我们保险行业的机构,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保险中介公司,机构本身、产品本身的风险管理。还有一个,我们要通过我们的产品,通过我们的服务去为整个社会,整个行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管理,这是一个大的概念。

  所以我们十九大里面讲了,不管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还是美好生活,还是精准扶贫,还是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都跟风险管理紧密相关。现在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我认为现在做风险管理的成本已经很低了。所以说我认为,在这一方面,保险科技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依照保险法来讲,在风险管理上大有前途。通过做好风险管理,来做好保险产品,财产险和寿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保险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公司也可以为客户做很多风险管理的方面,比如说防灾防水、风险识别。但是关键是你给客户做了风险识别以后,客户必须百分之百的都要去改正。哪怕有一点,3%不去改正的话,都可以将来造成拒赔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保险要回归到风险管理上去着手。按照《保险法》来讲,按照最大诚信原则来讲,保险中介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的前途大有可为,谢谢!

  黄敏:谢谢沈总。沈总的观点也引出了我们第二个话题,在保险行业整个金融领域的定位和作为整个金融里面,保险行业应该怎么定位,应该怎么去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能,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整个国家都是供给侧的逻辑。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保险行业基于这样一个定位,基于供给侧的改革,在工业、实业或者其他的领域里面有“三去一降一补”,如果“三去一降一补”是中央和国务院开出的药方的话,那保险业怎么去实现?我也发现新浪金麒麟论坛很有意思,我们今天在座的几位嘉宾业态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有经济的,有很新的形态,还有农业、养老金、寿险的,农业的也有产险的。这样的话,有模式代表性还不太够,还有资产驱动型的,我看到好像都不太是资产驱动型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可能未来,在供给侧这个框架下,看看我们能够做一些什么事情,各位嘉宾再发表一下高论。

  徐建平:行业发展的定位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我刚才作为保险行业,应该是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或者说金融发展的大局当中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实际上是充分发挥我们保险系的特性,功能优势。我的理解就是三个方面:

  一是保障性。

  实际上是金融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这是一个共同的属性。作为我们保险,还有一些特殊的属性,一个就是保障性,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提回归保障,实际上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初心也在这里,这个我不用展开来讲,大家都是专家。

  二是长期性。

  这一块实际上就是我们产品的期限,我们服务的期限,都是比较长的,包括我们资金的运用,刚刚讲到了,我们的资金都是长期的,所以这个长期性,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所以现在提出来,要发挥我们保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的功能。我们也提出来,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都跟这个有关系。

  三是安全性。

  这个安全性不仅仅从保障角度讲,从我们资金运用角度讲也是,因为我们还是坚持审慎、稳健经营的原则。而且我们有预期收益的一些财务计划,实际上它的安全性,在金融产品当中是属于最高的,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一个显著的特征。所以我觉得,作为我们金融行业,应该发挥好自己的特性,来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怎么做,我的思考有几条:

  一是保单账户化。

  到这个时候刻不容缓,现在会里提出来,从保单为中心到账户为中心,我觉得这个转变是一个中间状态,实际上是真正的为了实现行业、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现在我们提出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怎么来实现?这个是最重要的。而且保单账户化,现在只是做了第一步,就是我们今后做保单的登记、托管。实际上今后还要交易,最重要的,应该要加载支付和联通的功能,这些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实际上现在其他行业都实现了产品账户化的过程,而且都加载了支付功能。包括现在信托,专门也有公司,我们这个行业我一直呼吁,在这方面一定要做这件事情。没有这个基础层面的转型升级,行业实际上发展也是受到限制的。我们现在讲客户,实际上真正有多少客户是我们自己的客户?比如说我们做医保康,5年累计2346万人次,客户680万。但是实际上真正有客户信息的也就是理赔的这一块,我们算了一下,也就是27万人次。实际上要真正把这些客户变成自己的客户,没有这些手段是不行的。

  二是产品服务化。

  刚刚刘总提到了,我们要把销售变成服务,把服务变成销售,我很赞成。刚刚我前面也谈到,我们的产品跟客户之间的互动性很少,而且体验相对比较差。而且我们实际上除了这个产品本身之外,我们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就是从价值创造、价值发现、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讲,我们实际上做的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产品变成服务,变成流程。在服务当中去做销售,把销售变成服务的过程,真正伴随好客户,服务好客户。

  三是渠道的一体化。

  我们讲客户为中心,但是我们看了一下,我们每家机构,基本上按照渠道来划分的,包括个险部、团险部和销售部,这个本来就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体制。特别是刚刚谈到了新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来实现我们全渠道的经营或者是渠道的一体化,真正实现客户为中心的转型。

  四是队伍的专业化。

  我们队伍专业化的水平必须要提升,实际上现在行业内有些公司也一直在尝试,这个确实比较艰难,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做。我们作为销售人员,应该首先做寿险的专家,这一块应该要做到,是立身之本。我们也要规划财务管理,所以理财这一块,我们也能够达到顾问的水平。最终我觉得要做健康生活的管家,我们现在提出来做大众健康生活的管家。因为刚刚讲到我们的主要矛盾变了,怎么来服务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基础、前提或者核心是什么?是健康生活。包括身体的健康、健康的管理、财富管理,也是健康的基础,我们怎么做好健康生活的助手、管家和专家是很重要的。

  苏罡:我感觉保险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如何为人来服务?

  因为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重要的主动性因素,怎么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于我们保险业,特别是我所从事的养老保险来说,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其实中国的经济实体之中,人的积极性调动需要一系列的风险保障手段,特别是养老金的问题。养老金不仅是养老金的问题,养老金关系到所有的经济实体能够为员工提供的全方位的薪酬福利体系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在经济实体中,不管你是作为公务员还是你作为一个企业的职工,谁能说出自己退休之后能拿多少钱?大概能够保障你的生活在什么水平?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出来。这就说明,在其中我们有很多的工作是做的不到位的。我们作为养老保险公司,应该去帮助企业设计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让它的员工具有长期在企业中服务的,能够为企业长期贡献自己力量的这种稳定的恒心,所以这个其中就有很多的工作去做。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体现我们作用的是数字化建设的问题。

  因为保险行业做的本身背后就是大数据,当然可能传统的契约型保险更多的是跟产品相关,跟账户目前还没有直接挂钩。但是在养老保险上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就拿企业年金来说。企业年金之中,受托人的份额75%掌握在养老保险公司的手里面。企业年金的受托人背后就是账户管理,在养老保险公司里面,我们为年金服务的时候,就是为每一个人进行账户的建设,从他的缴费到归属,到支付,一系列其实都是围绕个人账户来设计的。怎么才能把这样一些积累的经验有效的发挥出来?跟我们保险公司的数字化建设充分的结合?发挥大数据的力量,我相信一定是可以体现出保险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势的。

  第三,怎么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中国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从理论来讲无非就是投资、消费、进出口。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要以出口导向为发展的国家了,我们的体量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沿着这个老路走下去了。但是消费的增长是需要时间的,投资在很长时间之内还是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发动机。投资和消费之间如何有效的平衡?需要长期的资金。通过长期的资金来平滑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推动经济持续的发展。通过长期资金的储备,特别是养老金的储备,消除大家对当前消费的担心,让大家更多的愿意去花好钱,敢花钱,把钱花在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地方。我相信,保险业就一定能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李富申:供给侧改革这一块我简单分享两点。

  第一是聚焦。

  怎么参与供给侧改革?就是聚焦我们的客户,聚焦我们的核心客户。从我们农业保险来说,我刚才已经谈到了,我们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这个就是我们发展战略当中的弊端,我们一系列的安排都是围绕这个弊端来展开。只有这样,我觉得客户这一块能够做实了,我们整个的发展策略才能更加有效。

  第二是视野。

  我们的视野要更加宽泛,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国家有很多发展的战略,每一个战略都有它的实施周期。我们从立体再往个体看,个体都有一个全生命周期,从企业来讲还有全产业周期,从保险服务社会来说,社会还有管理周期,从投资来说,财富也有管理周期。这些周期能够叠加和匹配,我想我们的保险业就能够做厚做深,也只有做有厚度和有深度的保险业,我们才能够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李静:我们众惠相互是最年轻的保险公司,今年刚刚开业,本身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产物。我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怎么样参与供给侧改革。

  首先,我非常赞同刚才李总说的,一定要聚焦。所以对于相互保险来讲,我们是围绕着特定群体,为他来做风险管理和解决的方案。目前我们特定的群体更多的是关注一些高小低弱,比如说类似于物流行业,风险保障不是很充分的,而且风险比较高的一个行业。我们昨天刚刚开了一个媒体发布会,把我们的产品进行了一个推介。

  其次,我们众惠相互最大的特点就是共有和共治。本身相互保险就是在平等自愿、民主管理的基础上,由全体会员共同持有,为自己办理保险的一种行为。实际上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共同共以及民主自治。所以我们在给物流业做这个行业互助计划的时候,我们把民主自治的原则还是比较好的建立了起来,成立了理事会以及监事会。而这个理事会和监事会,实际上就是这个行业保险自我管理的组织。下一步我们在整个计划的运行过程当中,是否允许新的会员加入,以及我们整个承保过程中,以后的这种防灾防损,还有理赔的案件等等,理事会有非常大的决策权。另外,相互保险还有一个特色,是可以通过民主自治,大家自治的一种手段,最终决策对我们的保费进行调整以及重新进行利益的分配。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我们的共有和共治的原则之下。

  第三,我们相互保险和其他的保险,大数据是一个最大的契机,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物流是风险比较高的行业,我们在进行制定解决方案的时候,把大数据技术进行了比较完美的应用。我们通过一些车机、卡口的数据,我们对这个行业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的采集,另外对这些货车以及司机,对他们来进行更精准的风险定价,以及风险控制的一些安排。下一步我们还会推出更多、更专业的一些险种。

  沈开涛:对于保险业的供给侧改革我想讲两个观点:

  第一,保险业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有格局。

  什么叫有格局?就是说保险业只是各行各业当中的一个行业,我们必须要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我们保险业要想办法去解决的。保险业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越有作为,有作为保险业就有地位。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有格局,要看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所讲的那些格局,格局就是要解决问题。

  第二,要聚焦。

  作为我们保险行业,不可能什么都能解决,只能解决和你保险行业的功能相关联的一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根据这些,我想每个公司可能都要聚焦,整个行业要聚焦,工程也要聚焦。我作为保险经纪公司来讲,我们做了三个聚焦,供大家参考。

  一是聚焦国家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险、健康险、意外险、巨灾保险,这些我认为对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非常有好处的。社会有很多矛盾,经济越发达,社会矛盾纠纷,难点、热点问题越多,这些问题难道通过增加公务员去解决?不可以,保险的功能就是这个功能,保险可以不需要增加税收,不需要增加公务员,通过保险产品,责任险就可以化解。但是责任险必须要和这个行业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相结合,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将来在旅游行业、医疗行业、安全生产、特种设备、环境污染、民生等行业很多,都体现了很多责任险、意外险和健康险,我认为这些可以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参与这些行业,基本上一些大的系统性风险,都基本上化解了。凡是我们做的医疗纠纷,我们做了150多个地市,旅游行业我们占80%,我认为解决了这些问题。第一个就是聚焦社会治理。

  二是聚焦美好生活。

  我们江泰推出了私人保险,我们不叫财富管理。作为一个人来讲,作为一个家庭来讲,美好生活既需要财富的关系,也需要财产的保险,车辆的保险等等全方位的管理,我把这个全方位的管理就叫私人保险,大力发展私人保险就是我们来做的。

  三是聚焦“一带一路”。

  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对外投资保险,对外投资有生产制造、兼并收购、工程承包、商业服务这些方面,这是投资贸易方面。还要发展全球救援保险,中国人出去一个多亿,怎么办?救援保险和救援服务不是一回事。救援保险就是把救援的风险能够化解掉,这方面我们江泰做了一个跨界的电商。投资贸易服务我们做了一个优投,为投资贸易提供第三方服务。为中国公民走出去提供全球救援服务,这两个平台都可以下载。我们“优投”叫有投必报,“大救星”叫有求必救,你在国外遇到困难,通过“大救星”就可以救你。

  黄敏:大家都意犹未尽,在保险姓保大方向上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话要说。刚才几位的发言有思想、有观点、有实践。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除了刚才大家谈到的,其实可能还有一些麻烦和困难的地方。整个行业有去杠杆的问题,有去库存的问题,有去产能的问题。因为有些不好的产能,不好的库存现在还没消化。所以有些公司会面临流动性的风险,这个行业还是有这些问题的。从“一降一补”来说,要去降成本,这也是整个行业要面临的很大的问题。补短板,刚才几位都谈到了,包括能力的建设、产品的建设和服务的建设。以前有一句话说,一两年的资金是归证券的,三年的资金是归银行的,五年以上的资金是归保险的。实际上在金融这个领域里面,保险是有它自己的定位和它的能力的,过去几年会有一部分走偏,未来我想大家已经有共识,应该能够走出保险的一片新天地。

  谢谢新浪的金麒麟论坛,也谢谢几位嘉宾的智慧,谢谢大家,我们这一环节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