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9日14:25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期货日报 韩乐

  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总结之四

  引言

  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杠杆的存在,使得期货投资天生具有风险较大的特性,加之近些年部分以偏概全、混乱嘈杂的舆论,使 实体企业对期货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殊不知,期货最大的功能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中,运用期货对冲风险早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 一部分。

  消除对期货市场的误解,传播客观公正的理念,自“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其品种涉 及之全,辐射行业之广,是以往套期保值案例及期货市场功能宣传难以企及的。为更好的了解市场各方对“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报道的评价和建议,促进多方 协作,共同提高期货市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大商所于1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报道总结座谈会,来自期货业协会、期货公司、企业及媒 体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座谈会上各方表示,此系列不仅成为期货市场从业人员新时期的学习教材,也是现货实体企业的实践心得。正如市场人士所 言,中国期货市场需要在合规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才能承载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的产业参与。市场参与者、交易所、期货公司、媒体都应该有所担当,理性客观地 呵护好期货市场的成长。承载着这份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唱响期货市场主旋律。

  感动:期市“好声音”鼓舞士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一批老期货从业者的眼中,“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可谓是行业的里程碑,是他们20年从业以来最好的教材和记录,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有震撼,还有着感动。

  很多期货公司表示,期货公司在服务产业客户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引导和塑造,而这些理念培养必须要有案例才能更生动让客户去理 解,更能体验服务客户的专业性。长期以来,各家交易所及期货公司都在不遗余力的开展行业调研和期货市场功能宣传,但如此大规模、多行业、以企业利用期货市 场案例为主题的专项调研和系列报道可以说的是我国期货史上的首次。

  “看到这组案例报道,我很激动,它证明了我们这些年没白干,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真的是一个正名。”国投中谷期货董事长高杰谈及感受时感慨地说,老期货人可以扬眉吐气,新投资者则可以看到这个市场的正能量。

  期货公司道一万句,不如企业说一句有用。企业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切身保值经验真实地诠释了期货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服务作用,真正地解释了衍生品来自于现 货,但又反馈现货,服务于现货这一过程。“从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延伸到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 整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包括著名的路易达孚平衡表的透明公开。这和涉足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很大。”高杰称。

  在她看来,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是瞬息万变的,所有的参数亦然。期货现货市场有三个关键要素:价格、成交量和参与者。参与者如果不多,这个价格很难具有代表性。参与者越多,成交量得到保证,价格才能真正的达到真实、有效,所以真诚的感谢这些案例企业无私的奉献。

  宝城期货总经理母润昌表示,这一组系列报道是对企业这一特殊群体最好的投资者教育题材,不同性质的企业都能够找到学习的榜样。同时,这也是期货行业业务人员从事产业客户开发和服务的教科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30个案例30个正向的榜样。”宏源期货总经理王化栋表示,每出一个案例,他都会在群里向公司全体员工转发,并要求员工发给负责 的相关客户。期货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怎么用?用好了对于企业经营、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能够有一个正向的促进,这种正向的力量影响很大。此外,这组“好声 音”也将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一股春风,能够唤醒一些沉睡的期货品种。

  对于当前期货市场中所呈现出的“心潮澎湃”实际上与近期期市不断传出的“好声音”不无关联,特别是监管层对于期货市场的肯定。

  去年年底,从国际期货大会再到大商所第六次会员大会,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讲话让市场人士看到了期货市场发展的春天。尤其是,十几年来,证监会主席首次专 门就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做了讲话,非常难得。且他提出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快推进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期市对外开放等话题都是多年以来市场期盼的声音。

  在市场各方及舆论引导的共同努力下,期货市场正逐渐的得到广泛的认可,如今,期权上市已经获批,期货市场将迎来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好的执行舆论宣传工作,更积极地引导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应是期货市场各方共同面对的“大课题”。

  感受:企业现身说法引发“共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也是如此。此组案例报道成为了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教科书,各个不同行业,处于各自 产业链不同的位置,期现结合能够平稳运行,使期货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利器之一。通过阅读,不少业内人士发现,这些案例企业参与期市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明显 的共性。

  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正确认识期货市场,不把期货当成投机工具,而是作为现货市场的补充;二是制度和风控先行,流程简洁, 做到快速反应;三是期现总头寸和合计的敞口严格控制,不做超出企业可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外的头寸;四是与现货经营融为一体,这些案例企业的期现结合的成功运 营,最大的秘诀来自他们强大的现货进出能力。他们依托强大的现货购销能力,利用期货捕捉到跨市场、跨区域、跨时间、跨品种的稍纵即逝的价差机会,这是值得 很多现货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有不少企业向期货日报记者反映,之前想用期货但不敢用不会用,长期以来对套期保值耳濡目染,但对套期保值的很多内容至今仍是一知半解,更别提价差、套利和对冲了。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由于市场经验、人才因素,甚至包括体制上的因素,大部分的产业客户在参与期货市场上往往是零碎而不系统的,造成了他们在有市场机会 来临的时候把握不住,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在慌慌张张地进行保值,这也是造成他们整体成效不佳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企业 来讲,要想做好期货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相比较而言,正确的认识和认知是第一位的。很多企业在阅读30篇案例后反映,“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报道 是期货市场发展20多年来,第一次对知名企业是如何利用期货谋求发展的全面展示,具有开创性,它对新进入期货市场的企业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一定 程度上,为更多企业积极参与期货解除了疑虑和困惑。

  四联创业化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在阅读30篇案例后总结道,企业认识期货有被动接受和主动利用两个过程。许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是从被动的套期保值开始的,一开始企业可能不理解套期保值的精髓,但是能够守住底线、持续参与就是对的。交学费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一个过程。

  能够主动利用期货工具在套期保值方面通过低价买期货补库存——卖现货;买现货积累库存——卖期货等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出现少量裸露头寸放大利润,进一步 发现基差贸易机会,通过期现结合、点价贸易、期货+保险等方式灵活经营。这些案例企业不仅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安全垫和利润源,也成为行业创新的风向标。

  上述负责人坦言,企业刚参与期货市场时对套期保值的认知就是做空期货对库存保值,这些案例企业的交易模式很值得借鉴。

  坦率地讲,企业在期货业务上最重要的是对套期保值效果的评估和对期货业务的考核。“企业的现货业务是一个闭环,现货有其成熟的考核体制。但是引入期货交 易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他坦言,当现货下跌,期货做空盈利的时候,现货部门往往认为这是他们应该获得的套期保值收益;但是当现货上涨的时候,现货部门 对期货做空产生的亏损往往不认账;特别是在整体决策出现失误的时候,所有的现货团队,甚至公司高管会把责任归咎于期货团队,情节轻的给予否定,情节重的给 予辞退,这是很多公司没有期货部的重要原因,也是套期保值业务做不好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来,期货和现货分开核算是不对的,通过“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发现,成功企业的期货和现货业务是一本账。一本账该怎么算?虽然“期货与企业发展案 例”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企业都有折中和相对合理的考核办法。因此,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期货业务考核办法是企业参与期货业务获得成功的前提。“企业 只有对期货市场认识到位了,对自己参与的目标明确了,机制理顺了,专业团队打造出来了,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期货才能服务现货经营。”

  “这组报道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范本。”九三集团相关人员谈及学习感受时说道,纵向来看,可以从书中梳理自己整个从事期货交易、利用期货市场的历程。从横向来看,可以从书中向同行中储粮油脂以及其他的企业汲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对一个企业的成长方式而言,一个是滋生式,另一个是外延式。九三集团最初也是磕磕绊绊一路摸索过来,尤其是大豆这个产业,不利用期货市场可能就无法进行定价。

  “现在的国际化,包括整个金融化进程逐步加快,我觉得这些案例当中,就像一扇窗子一样,我们通过这扇窗子可以看见整个产业竞争的资本化。”在她看来,在 报道的案例当中,可能会找到企业在实际操作当中一些迷惑、一些忐忑的地方。“从这一点上来看,对九三、包括整个行业的进步都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动:期现“手拉手”企业带企业

  如果一家企业要长久发展,树百年老店,运用期货工具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进行风险管理就是重中之重和核心竞争力。正是有着这样 的意识,使得一些已经成为市场典型模范的企业,愿意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市场分享,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切磋来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真正做到期现“手拉 手”,企业带企业,实现产业共赢。

  “期货这个东西好像战争一样都是运动战,不是阵地战,需要在运动当中不断学习。”旭阳集团副总裁王凤山表 示,就市场而言,不论是环境也好,还是天时地利也好,都不一样。每个品种和每个品种都不一样,每个品种的周期也不一样,每个品种的特色也不一样,所以企业 还是需要互相学习。他坦言,自己的团队每天都在学习,下一步计划针对这30个案例进行照本宣科的学习,深入到每一家去对标学习。

  同时,他还坦 言,旭阳对和产业客户的交流是非常欢迎的,一直在筹划建立产业基金,考虑将更多的上下游产业客户融入进来,用资金的纽带把大家捆得更紧,共同应对市场风 险。“旭阳也愿意做一个培训基地,建立互相交流的平台,愿意在交易所的领导下,在发展产业客户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凤山表示,在各种场合分享经 验,是希望产业力量更加强大。因为产业客户进入到期货市场,不仅仅是为了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更重要的还是防范风险。

  而作为典型企业之一的仪征方顺母公司合益荣总经理周世勇同样也谈到,总的来讲,做期货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可谈,方顺还是不断地抱着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保证产业资本的平稳运行。

  “在产业当中,一是认识,二是如何去用,是当前困惑民营企业期货交易的两个最大问题。”上述负责人说,产业在参与市场交易当中,首先第一点是本身要防控 自己的风险,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之上再去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交易去影响身边的上下游客户,通过这种扩散,其实就把这个市场参与量扩大了。

  在他看 来,期货市场功能引导真正倾斜的重点应该是向基层面去渗透。“现在整个东部区域,从天津一直到广州,各个港口贸易商基本上都在操作农产品期货,只是操作的 好与坏的问题,很多企业的操作手法还需提高。但是在西南和西北地区,期货则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很多企业都还搞不懂期货是什么。在搞不明白期货的情况下,现 在期权上市的节奏又在提速,亟需做的好的企业躬先表率地帮助他们成长。只有客户得到成长,才会带来公司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的这一期待已落地生根。据了解,当前交易所正在推动产业培育基地的建设,将依托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典型示范作用,开展期现知识培训,培育期现人才,带动更多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

  渴望:做“深功课”需各方砥砺前行

  倘若说当前的企业案例版本是1.0,那么市场则更渴望能够再向2.0和3.0版本迈进。进一步做深“功课”、更好地营造市场氛围成为了当前市场最大的期待。

  业内人士提出,此次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中主要呈现了很多宣传方面的材料,不同类型企业在期货或期权方面实务操作内容介绍则显得简略,对于企业来讲看后还 不够“解渴”。其中,具体期货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比如建仓、平仓时机或者交割细节等,在这些案例中没有明确表现出来或说透,今后在“深加工”上希望可以 将细节化的内容进行展开,将“粗放”变为“精细”。

  另外,此次报道大部分是成功的案例,经验教训很少,也有不少企业更想知道保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失败的过程,可以让大部分现在参与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思考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期货服务产业的宣传亮点有待挖掘、模式有待创新。在挖掘市场热点亮点信息,开创新闻宣传模式等方面还要继续探索,比如怎么把枯燥的制度说清楚,让投资者一看就懂;怎么讲好市场的正能量故事,让社会各方能冷静客观的看待期货工具。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交易所、期货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龙头企业以及新闻媒体各方合力,多方形成良性互动,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业内人士希望,2017年交易所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产业拓展活动,让企业更为深刻地了解期货市场的运行,了解期货交易的机制,进而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指导 市场经营和保值避险,提高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融合,使期货市场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 更加积极的作用。

  对期货功能宣传,交易所仍然要立足产业、服务实体企业。以产业企业为核心,以会员为纽带,以媒体为抓手,紧紧围绕总结和提炼企业经验开展工作,让成熟的经验和理念为更多企业所知所用。

  在期货功能的宣传上,如果说期货公司是“枪杆子”、媒体单位是“笔杆子”,那典型的龙头企业就是实实在在的“炮弹”,配合好才能“打胜仗”。不管是调动 企业积极性,挖掘典型案例,还是将案例转化成生动的报道广泛宣传,都需要企业的案例和经验支持,需要期货公司提供精准服务,需要媒体投入报道、推广资源。 在市场各方的反馈中,很多市场主体已经清晰的认识到多方协作、共促期市发展的重要性。

  期货公司表示,将一方面加大期货公司投研团队与相关企业 的紧密合作,深入了解产业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加强研究专业人员对套期保值操作的指导与套期保值方案的及时调整;另一方面,主动的去挖掘企业利用期 货市场的典型案例,积极配合媒体报道需求,相辅相成,共同努力提高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的水平。

  一些企业表示,将积极分享自身利用期货市场的经验,为市场提供具有“教科书”式意义可复制的范本和参照,引导更多的企业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提高期货市场的效率和深度,进而提高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效果。

  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桥梁,媒体人士表示,将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深入市场和产业,多看多思考,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文字传播价值信息,促进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发挥更大效用。

  可以预见的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将不断提升,期货市场自身的运行效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将不断发展,将实现争取商品国际定价 权,实现实体和资本的融合,达到实体经济促进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反馈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乘风破浪挂云帆,谱写跨越新篇章。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