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16:41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良运购销:玩转“套保计”的期货市场见证者

  “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之十八

  期货日报 姚宜兵

  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运购销)是记者走访的少数中国期货市场的创建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良运购销是良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以粮油贸易、仓库仓储、物流运输和粮油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粮油贸易公司。从中国期货建立之日起,良运购销就和期货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良运购销总经理杨传辉向记者说道。

  中国期货市场的创建者

  良运购销和中国期货市场的渊源来源于大商所的成立。

  “1993年初,大商所刚开始组建之时,良运集团响应大连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市场组建,并承担了玉米、大米等品种的仓库、质检等一系列工作。” 杨传辉说道。

  据记者了解,大连良运集团成立于1962年,前身为“旅大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粮食接运指挥部”,隶属中国内贸部;曾被评为“中国最大服务业企业称号”,后更名为“大连粮食进出口接运总公司”、“大连良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1年成立储运公司,开辟了粮食仓储业务,打下了粮食产业的第二块基石。1998年,组建大连北方粮食交易市场,凭借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政策,迅速做大,创下了年交易额98亿元的历史记录,也培育了大连地区第一批民营粮食企业,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八大粮食交易市场。同时,企业筹建了自己的粮食贸易企业----粮食经销处,开始涉足粮食贸易。这形成了集团粮食产业的第三块基石。2012年更名为“良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跨区域综合性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近百亿元,有员工1500余人。下属独资、控股、参股企业40余家,2012年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建企50年来,几代良运人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将良运由一家传统单一的粮食转运企业发展成为从事粮食供应链管理、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酒店连锁、休闲度假、通用航空、有机食品连锁经营等众多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凭借良运集团多年在粮油行业的经验,1993年大连市成立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时,良运集团积极参与,成为期货市场的参与者、见证者。”杨传辉说道。

  投机——参与期货市场的第一步

  “投机,是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第一步。”杨传辉说道。

  他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期货交易场所遍地开花,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各样的期货交易所,不仅对于企业来说,对于个人来说,期货市场也是一个陌生事物。企业从上到下都不了解期货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能够对企业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作用。加上当时期货市场的宣传口径都是以小博大等等,所以企业从自身粮食业务的现货经验出发,参与了大商所的玉米期货交易,从事“投机”操作。实际上,除了玉米期货,当时企业还参与了大米、大豆等各种农产品的期货投机操作。

  “因为企业对玉米、大豆等现货市场非常熟悉,加上对当时的交割、仓库以及质检等现货业务也比较了解,所以良运购销在最初参与期货市场时有着非常得天独厚的现实条件,这也是企业在最开始参与市场能够挣到超额利润的原因。”杨传辉介绍到,企业以现货贸易作为出发点,准确判断了几次玉米、大豆等价格走势,在期货市场的投机生涯中获取了巨额利润。由此,1994年开始之后,集团开始专门组建专业的期货交易部门,拨付专业的资金用于期货市场的“投机”,完全和现货脱离了关系,开始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但成也投机、败也投机!

  “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企业单纯的投机开始遭到市场的报复。”杨传辉说道,由于没有现货匹配和业务支撑,企业投机生涯在1995年遭遇滑铁卢,基本上把以前的利润全部回吐还亏损惨重。为此,次年企业解散了期货交易部门,加上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整顿国内期货交易场所,良运集团开始“远离”期货市场,回归粮油贸易、仓储物流等传统产业。自此,企业开始和期货市场保持了相对疏远的关系。

  回归——参与期货市场的第二步

  良运购销再度回归期货市场已经是国家对期货市场第一、二次整顿之后的事情了,幸运的是大商所在1998年期货市场第二次整顿中成为全国仅存的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这成为良运购销后续回归市场的一个契机。

  据记者了解,良运购销参与期货市场投机的1994年曾被视为中国的“期货年”。当年,中国证监会陆续停止了几十家交易所的期货交易,批准了包括大商所在内的15家试点交易所;发布《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了钢材、食糖和煤炭期货交易等。

  至1996年,中国证监会就期货交易所披露交易、交割有关信息,各交易所建立“市场禁入制度”以及对操纵期货市场行为认定和处罚等方面下发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并对违规者实施了从罚款、取消期货经纪资格、以至于暂时关闭交易所等各种严厉的整肃措施。1998年8月,期货市场的第二次整顿又采取了两大动作:一是进一步整顿、撤并交易所,将原有的15家削减为上海(上海原三家期货交易所并为一家)、郑州和大连3家,并对“硕果仅存”者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取消部分商品期货交易品种,提高部分商品品种的期货交易保证金,同时全面开展期货经纪公司的增资和整顿工作。

  “1998年中国期货市场第二次清理整顿之后,大商所取消了玉米等品种的上市交易,仅仅留存大豆一个期货交易品种,2年后的世纪之年,大商所才得以上市第一个期货品种——豆粕期货合约。”大连投资者张树坤说道。

  但良运购销再度进入期货市场是在国家第二次清理整顿的六年之后。

  “2004年可以称之为中国期货市场另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杨传辉说道,当年9月份,大商所时隔四年之后得以再度上市新的期货交易合约——玉米,为企业重新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契机。

  杨传辉介绍到,因为良运购销主营业务以玉米为主,当时的企业负责人在大商所上市玉米期货合约之后,即开始积极布局参与期货市场,并和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等现货市场的交易结合起来,逐步探索企业参与期现货市场的新模式。

  期现套利——参与期货市场的第三步

  “参与期货市场理念的变化决定了企业下一步市场运作。”杨传辉说道。因为企业在2000年之前的期货市场走过弯路,所以2004年之后参与玉米期货品种就比较谨慎了,主要是期现结合,并且严格按照现货的模式进行操作。随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开始对东北产区玉米进行宏观调控,连续多年提高东北产区玉米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国内玉米期货开始呈现为明显的政策市行情。

  期现结合开始成为企业运作粮油贸易的一个必经过程。

  “自2008年开始,良运购销就承担着一部分国家粮食储备轮换任务,每年有十几万吨的玉米临储及其它储备轮换业务。”杨传辉说道,这为企业期现结合操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营条件。

  期现结合实际上是把期货市场当成企业经营的一个工具,为良运购销在期货市场的“辗转腾挪”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很多企业并不具有这样的条件。”杨传辉坦言,因为良运购销是拥有现货、轮换以及贸易、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贸易企业,可以在东北产区采购新上市玉米,同时利用交割仓库的优质条件,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高低,进行期现套利。如果期货价格高于到库价格30元/吨以上,就可以采取买入现货卖出期货的操作策略,如果低于采购成本,企业则可以通过现货贸易实现稳健经营。这个过程中,期货市场实际上成为企业卖出现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场所。

  而自2015年开始,国家开始逐步在国内玉米市场取消临储制度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中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就是开始大幅度调低玉米临储收购价格,让市场自己调节供需价格水平,国内尤其是东北产区玉米开始向市场化定价迈出了第一步。

  “国家取消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对于企业利用期现市场套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企业可以利用好正常的价差水平,实现稳定经营。”杨传辉说道,例如现在东北产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400元/吨,而期货市场9月份盘面为1600元/吨,企业依然可以采用现货市场采购、期货市场卖出的期现套利模式进行参与。也可以产区收购、签订贸易合同直接走现货的形势进行贸易买卖,这并不影响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实现稳健运营的初衷。

  在谈及期现结合操作注意事项的时候,杨传辉介绍了一个印象深刻例子。在玉米1605合约上,良运购销持有了一定数量的玉米空单,在临近交割月份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并没有时间注册足够的仓单,导致在价格大幅回升的时候,企业面临着保证金不足的风险。“所以,在企业一旦采购现货并在期货市场做出卖出保值之后,就需要及时的保证充足的保证金水平,并在第一时间注册仓单,通过仓单来抵消保证金,来缓解现货企业参与期市的资金压力,因为一方面企业需要采购现货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在期货账户冲抵保证金,双头资金对于期现市场操作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杨传辉说道。

  而期现结合的另一种模式则是先签订现货贸易合同,依据合同定价来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哪个价格低就通过哪个市场进行采购。

  杨传辉介绍到,例如现在企业和下游需求企业签订了2000吨大豆贸易合同,定于下月交货,价格为3900元/吨,而现在现货市场采购价格3700元/吨,期货市场近月合约则由于市场波动跌至3600元/吨,则企业就会选择在期货市场买入补充现货库存,如果价格继续下挫,则企业会继续采购,直至把2000吨大豆买够,然后就将准备现货贸易的资金打入期货账户,通过期货市场采购大豆,完成期货-现货市场的转换。“实际上,企业不但能够把期货市场作为一个卖出市场,也可以把期货市场作为一个买入市场,通过期货市场采购大豆,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当前采购现货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为期货市场只需要支付部分保证金就可以采购原料;另一方面,期货交割的大豆都有大商所的质检保证,质量也比较好,比企业直接通过现货市场进行采购节约不少成本。”杨传辉称。

  显然,在此过程中,期货市场已经成为良运购销运作企业经营的有力“秘密武器”。企业不但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卖出货物,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买进货物,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方便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套期保值——参与期货市场的第四步

  现货企业的期现结合和套期保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操作思路。

  “经过多年的摸滚打爬,企业已经从单纯的期现市场套利迈向了套期保值操作,就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企业经营保驾护航,而不是单纯的交货、购货、卖货等。”杨传辉说道。有时候仅仅是利用期货市场锁定采购价格和远期价格成本,而不是采取大规模交货来实现企业运行。

  杨传辉介绍了当前通常采用的集中套期保值模式。

  通常采用的套保模式有以下几种:

  1、买入式套期保值策略—即现货预售+期货买入,后期根据现货采购的进度,对应了结期货持仓。例如,企业在远期1月份提前签订玉米贸易合同1万吨,为防止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则选择在期货市场买入相应仓位,然后根据在现货市场的采购进度,不断减少期货市场的多头仓位。

  2、卖出式套期保值策略—即现货采购+期货卖出,后期根据现货销售的进度,逐渐了结对应期货持仓。一般是每年度开始收购新粮的时候,企业需要提前布局采购数量用于贸易中转,在没有签订贸易合同的时候,企业需要提前抢购一部分新粮,此时为防止收购价格呈现大幅下跌走势,则选择在期货市场卖出一部分仓单,然后根据现货贸易销售情况,在不断减少期货的空头仓单,以此完成期现市场的锁定成本和风险。

  3、综合性策略,即趋势性套保,通过对市场供需平衡的研判,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为前提,根据企业的既定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套保方案。

  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操作时,还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主营业务来适当调整套期保值方案,而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做。

  杨传辉认为,粮油贸易型企业在产业链的环节中扮演物流中转的角色,通常毛利润较低,要依靠规模,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决定了企业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抗风险能力较低。期货工具,是为了弥补现货流通环节的不足而衍生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现货采购、仓储、流通环节中的价格波动风险,要配合企业自身的现货经营计划,统筹全局,现货期货一盘棋。

  首先,要严格的核算成本,通过严格的会计核算,可以预估出交割成本。即:

  交割成本=现货价格+运输费用+入库费+仓储费+资金利息

  核算之后,根据现货市场的价格,配合现货的远期采购、预售合同,就可以确定采购的时机和锁定利润。

  其次,正确认识套期保值亏损。亏损是正常的,在套保过程中,如果期货盘面亏损,现货市场是盈利,总量是平衡的,经营是长期持续的。虽然理论上套期保值有现货头寸和期货头寸一一对应的原则,但如果市场价格预期平稳,波动较小,就完全可以降低套保的比例。期货交易是辅助现货的工具,总之,现货市场价格有优势,就走现货渠道,期货价格有优势就走期货交割。会计在核算账目时,要每月月末进行核算,分别记录到投资收益栏目下,财务帐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共盈价值变动)盈利或亏损需要一并核算。

  第三,要加强行业政策研读和判断。不定时与投资公司、期货公司进行谈话交流、电话沟通、微信等方式沟通。充分解读国家对粮食产业的调控政策及现货市场的变化。观察期货市场的浮动,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顺势而为。尤其是国家政策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控流程控制,严格按照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期货业务和现货业务是相铺相成的,不能分割来看,要合并部门统一操作。每天早盘由购销公司总经理决定当天交易策略。头寸方面一般控制在现货经营数量的60%-70%比例。同时,每天早晨开会决定具体操作量,有较大变动实时进行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

  他同时强调,套期保值的前提是要根据市场供需平衡去预测价格的趋势,从而配合现货经营计划,制定有效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符合市场趋势的策略,而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优策略。如果说有,那就是对企业套期保值团队的建设,对套保交易流程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制定。同时,套期保值的比率也是根据价格趋势预测的不同而变化的,通常的情况下,在价格处于涨势时少量保值,作 30%-50%左右的保值头寸,最大不超过70%的保值头寸;在价格处于跌势时,作全额头寸保值,保值头寸达100%,甚至再加大头寸。

  后话

  谈及场外期权等其它衍生品市场时,杨传辉介绍到,目前,交易所支持期货经纪公司正在尝试进行场外期权的试点,场外期权等金融工具一旦推出,对现货企业的帮助很大。场外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对企业做套保的时机和策略把握的能力要求较低,只需要企业进行价格趋势的研判,从而为自己生产经营环节中的价格风险买入保险。风险不发生,只损失保险费用,风险发生则可以获得预期的补偿,是值得推广和参与的。

  实际上,现在国内产业企业在套期保值操作时都面临着人才瓶颈的压力,期货操作人才限制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在谈及人才培养、选拔和期望之时,杨传辉认为,人才选拔一般都是从企业内部人员选拔加上从外部招聘并进行相应培训,要求其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要求能够根据企业现货经营的方向,结合期货市场的变化,进行期货操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分析盘面并向分管领导汇报。盘前制定出远月和近月的操作方向,准备操作,基本完成公司的经营任务。

  采访结束,搭车离开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库(笔者注:良运集团下辖分公司),远望露天堆放的层层叠叠的包粮、房式仓中一望无际的散装玉米、高耸的浅圆仓以及延伸的散粮铁路运输专用线,记者看到了良运购销在中国粮食贸易流通、仓储物流发展大变局中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也看到了中国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产业中的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