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10:29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报道之七

  上海联油:国家队入场期货 “两桶油”也有先行者

  期货日报 韩乐

  当踏入上海联油办公室的那一瞬间,一种强烈的国有体制下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在这个办公室中,有着期货市场的国有企业先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这场期货“国家队”入场仪式中,国内化工市场上的“主角”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记者的进一步接触,“两桶油”中一支沉默于市场中的期货团队慢慢浮出水面。

  “十年交情”结识期货这位“老友”

  算上今年,对上海联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来讲,与期货已有10年的“交情”,是一位实打实的老朋友。若要再往前追溯,上海联油与期货市场的渊源远不止这些。

  资料显示,上海联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联油)是中国联合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联油)在上海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石油成员企业,是首批获准进入浦东的外贸企业之一。上海联油主要经营国内汽油、柴油、灯煤、重油和进口燃料油、液化石油气(LPG)、化工品的批发、零售、保税、储运、燃料油期货保值业务及转口贸易。

  作为中石油的专业贸易公司,中联油参与期货市场的历史其实已经很久了。由于中联油很多员工都是最早从事外贸的人才,接触外界较早,公司对于期货的理解也从那时渐渐进入了“萌芽”期。2001年,中联油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的7家可以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公司之一,“期货”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彼时中联油日常经营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中联油总部在期货市场上已经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经验比较丰富,当上海联油开始接触期货时,总部多年的期货保值经验为其指点迷津,让他们在期货市场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谈及总部对公司的影响,上海联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对于期货,整个公司一直都秉承以对冲风险为目的、套期保值为方法、期货交易为主要工具的谨慎态度,所以这些年,整个操作过程都非常顺利,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油价大起大落的时候,“整个过程中,公司都没有出现任何风险事故,期货盈利有效对冲了实货价格下跌的风险。”

  2004年,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时,上海联油开始介入境内的期货市场交易。而后,随着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聚烯烃期货的陆续上马,上海联油俨然成为了期货市场中的一名“常客”。

  期现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石油市场上,国际原油期货发展得比较成熟,期现市场的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据了解,当前在国际油品市场交易中,商家如果以市场价去买一船油,报价一般是基准价加减贴水,一般情况下,基准价是与期货市场挂钩的一个价格。在交易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期货进行锁价、转计价等操作,参与到油品市场上的人一定会接触到期货这个工具,而且一定要学会如何应用。

  正因为整个油品行业定价处于这种模式,在没有介入国内期货市场之前,上海联油在做现货时就已经和国际期货紧密结合。只要买了一船现货,基本上就要和期货挂上了钩。

  例如,如果某时WTI期货价格为50美元/桶,卖家加上1美元的升水,则买家跟卖家签订了51美元/桶的固定价采购合同。由于签订合同距离实际拿货、生产有一个时间差,为了规避这段时期价格波动的风险,作为买方必须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相应的头寸,对冲实货跌价风险。

  “实际上市场更多的是采取WTI期货价格+1这种定价模式,这样现货的成本跟着期货价格变动,当原油的价格下跌到40美元/桶的时候,现货库存亏损10美元/桶,但是在期货市场上获利10美元/桶。期货价格波动产生的账面盈亏通过核算,都进入到现货的成本里,最终影响现货的库存成本。”该公司业务负责人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定价模式的实际效果是一样的。第一种情况是上海联油跟卖家以51美元/桶的价格买下来,同时在期货市场以当时价格50美元/桶卖出保值,将固定采购价转化活价计价;另外一种情况是,上海联油跟卖家之间合同约定,就是按照基准价WTI加1这个价格从卖家采购。

  说起保值这个概念,实际上,中石油早早就有了这个意识。众所周知,中石油、中石化有大批量的原油进口,进口来的原油要交给炼厂来加工。但从进口到加工这一过程需要有一个周期。“从我们在海外购买原油运到国内,到生产出来成品油,大概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从购买到运到口岸这个环节差不多两个月,然后需要一个月炼出成品。“当国内的成品油炼出来的时候,对应的原油价格已经是三个月以后的价格。如果没有保值,由于时间较长,可能会遇到非常极端的市场情况。”据他回忆,2008年,原油从8月的147美元/桶,跌到了12月的40多美元/桶,如果没有保值的话,成本跌价风险将是非常巨大的。

  国内贸易报价也要跟着期货走

  从2004年起,上海联油开始介入国内的期货市场。这么多年给他们最大的感受是,尽管国内期货市场还没有发展到国外原油期货那样的成熟度,但近些年国内化工品现货定价已慢慢形成这样一个趋势,即在日常的报价、还价的过程中,很多价格都是采用期货盘面基准价加上贴水的方式结算,现货价格基本上都在跟着期货价格走。

  打个比方说,今天塑料以什么价格卖,大家会有一个心理预期,报出来的价格,跟以往的固定价模式已经大不相同,基本上是围绕着主力合约来报价。“就是塑料1701合约价+100或者塑料1701合约价-100,基本上报价、还价就是按照这个合约来。”上述负责人称。

  为什么市场中的报价模式会有这样的演变?这在上海联油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客户在期货市场上参与广泛。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现在走访客户时,去任何一家公司,凡是做塑料的,会看到所有的工厂采购销售人员,人手一台电脑,都在关注期货价格的波动,甚至领导都要参照期货价格的波动进行决策,他们报出来的价格完全以期货价格为基础。

  期货市场对整个石化市场的影响,已经跟以前不大一样了。以前大家很少关注它的成交量,它的参与度。但现在行业参与者已被迫不得不关注这个市场,因为在现货报价里包含了期货这个基准价格。

  以期货合约作为报价基础,附加的升贴水跟企业自身的成本、交付地的远近有关,因此相对固定,能够计算出来。“但是由于现货定价以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而企业控制不了期货价格,因此在期货价格波动的过程中,实际的现货成交价格波动也比较大。”

  此外,从目前现货报价的频率上也能够观察到期货对于现货的影响。以前化工市场中的报价多数是上午和下午各调一次,一般情况下,一天调不了几次。但是,随着期货价格参与到现货定价之后,目前现货报价的有效期的已经缩短到5分钟。

  在5分钟之内,如果递盘价格跟报盘一样,那就成交了。如果有一个新的报盘,会给买家5分钟考虑。如果5分钟没有达成交易,这个报盘就失效,需要重新报盘。之所以目前的报盘频率缩短至5到10分钟,是由于现货根据期货来定价,期货的盘面变化得非常迅速,大家为了贴近这种市场规律,不得不衍生出很多新的报价模式,而这些新的模式大部分都在迎合期货交易。

  当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做与期货相关的化工品就不得不去关注期货价格。如果做实货交易,那么,它的计价就是以期货为标准,现在主流的贸易商,都是这种报价模式。企业需要跟随这种主流模式,不断学习适应,因为这是基础。“其实对很多公司来说,当前,期货和现货已经是‘合二为一’了。”上海联油相关人员说。

  无期货不强,用好期货促发展

  用好期货让上海联油学到了“保值”的意义,同时也改变了公司部门发展的“命运”。以前公司有一些品种业务开展比较艰难,但近年来,由于大力开展了一些具有期货套保工具的品种业务,经营规模基本上每两年一个台阶向上走,成为了上海联油非常大的一个亮点,这一成绩的背后,期货功不可没。

  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贸易量上。例如,公司的贸易量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大幅增强,让这些业务打了一个“翻身仗”。此外,参与期货增加了上海联油的抗风险能力,使公司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有了期货以后,原先现货很繁琐的操作,都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解决。日常产品经营的贸易线越来越精炼,使得贸易效率提升了一大截,非常便利。

  不可否认,没有对应的期货品种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上海联油一些品种的贸易量很难做大。因为现货贸易风险很大,没有期货品种的话,就很难对冲风险,一旦发生较大的行情波动,缺乏套保机制,企业将承担巨大风险,这也限制了部分品种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对于已经开展了期货交易的品种,企业在日常业务操作上就有了可以规避风险的手段和工具,企业就有做大做强的保障。

  “因为期货市场的交易标的是标准仓单,它替客户承担了一部分货权的风险,因为标准仓单一旦拿出来的话,所有权就有了保障,货源品质就有了保证,标准化实现之后,大家只要谈价格就好,不用再去验货,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很多环节。”期货的理念已经改变了上海联油的发展,帮助企业做强做大。现在全公司对期货非常重视,设立了期货部并配有专人,并且有主管领导,大家的目标一致,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原来现货贸易做的不稳定,今天亏,明天赚,参与品种又杂又多。但是我们现在聚焦到具有套保工具的核心产业链,非常注重期货的保值增值”上述人员称。

  据记者了解,在国内石化市场上,国有企业的期现操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将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开展锁价、点价等操作;二是针对新的套保准则,对于货物公允价值开展套保交易,即对企业总风险敞口进行对冲。这其中,“虚拟工厂”模式较为普遍。石化产业相对产能过剩,工厂利润较薄,行业相关企业通过在期货上建立“虚拟工厂”,有助于实现加工平衡。三是仓单交易,将期货市场作为现货的采购和销售渠道,由于期货市场的标准化,产品的质量有了保证。

  配套完善管理机制,实现保值增值

  期货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部门员工个人的成长。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最开始做期货的时候,没想到期货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逐渐摸索,对公司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期货才受到了领导足够的重视。

  以前没有做期货的部门业务发展比较艰难,员工士气比较低落,参与期货交易后,现在感觉员工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走路一阵风,精神饱满、干劲足。

  论起部门员工的培养,上海联油一直秉承着总部“专业性”原则,打造出一支“精兵强将”的团队。在整个中联油内部,对员工都有相关的任职资质要求,公司要求全员持证上岗,例如贸易人员,在两年之内,商务师、外销员等证书至少通过一个,才有可能继续留任。从事期货相关业务的员工必须获得期货从业资格。

  在期货业务的学习上,上海联油一方面派遣相关人员参加总部的培训学习和交流,另一方面,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对全员进行相关培训,分享好的案列和机制,供企业学习。

  上海联油不仅非常注重员工专业化的培养,对期货业务还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分级的风控制度,形成互相制约体制,有条不紊地开展期货业务。

  “期货部作为专门的交易部门,从下单一直到结算都需要跟公司相关部门以及公司外部进行沟通,包括一些交割的处理。”期货部每天会对交易做结算,就总盘位、盈亏的情况做汇总,这相当于每天交易的第一道风险控制。

  第二道风控由风控部来执行,风控部监控管理所有品种期现货贸易的盈亏,包括止损、止盈操作等。风控部每天收到期货部在当天的交易及盈亏数据,并反馈给全公司,出现大的行情和紧急情况,会启动预警机制,快速协调解决。

  严格的套保审批流程、完善的风控制度,保证了企业的期货之路走的通、行的远。

  国有企业参与期货的感悟:拥抱+学习

  目前,在化工领域,终端贸易商在期货操作上做得相对成熟,而生产商做期货套期保值的并不多,很多企业刚刚起步。

  在现货交易不好的时候,上海联油在集团内主动承担起了套期保值的“助手”,帮助一些兄弟公司规避存货价格下跌的风险。“当现货不太好卖时,我们在期货市场上帮他卖出,然后将他们的现货拿过来交割,对这些企业来说多了一条销售渠道。”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中联油跟中石油各大销售公司签长约,将其过剩的产品从西北、西南运到华北、华东,通过货源出口或参与期货交割,来组织、实现中石油资源在集团内部的联动。

  参与国内期货交易这么多年,上海联油感受最深的是,期货市场要完善生产力当中所有元素的交易,才能够建立有序的市场定价机制,大力发展有序、安全、合规的期货市场非常有必要。财务管理上来讲,一定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国有资产要实现保值和增值,可以通过期货手段,规避商品价格波动给国有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加工企业,可以锁定成本收益。

  “因为我们是贸易企业起家的,所以对期货市场,我们是采取一种拥抱和学习的态度。”在上海联油看来,当前,对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期货市场仍是一个陌生和不熟悉的领域,还需要市场积极宣传和引导,增加期货市场的体量和容量。只有期货市场活跃了,体量足够大,才能更好发挥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的作用。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