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18:32 新华网

  新华社石家庄6月4日电(记者王洪峰、曹国厂)钢价“回暖”之际,河北省日前召开全省钢铁煤炭去产能攻坚动员会并作出“强硬”决策:今年压减 1726万吨炼铁、1422万吨炼钢产能。省委、省政府发出措词严厉的通知:违规新建钢铁项目或封停钢铁设备复产,对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先免职、后查处,决 不姑息!唐山、邯郸等去产能重点市及重点企业纷纷立下军令状:决不因市场短期回暖而动摇决心,决不让已淘汰产能出现反弹,决不让一时阵痛变成发展长痛。

  钢价“回暖”,这对于“一钢独大”的河北省来说,看似是提振经济的好机遇,但河北的决策者没有为一时之利所惑,而是从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层面作 出了抉择。作为长期依靠钢铁拉动发展的省份,河北上述去产能的系列做法,被视为动真格的“硬措施、硬手段”。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也是壮士断腕的自我 加压之举,值得肯定,期待坚决付诸实际行动。

  钢铁产业支撑河北经济发展多年,不以“硬措施”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业面临的困难只会越来越多,成为长久的痛;钢铁产业也是高耗能、 高排放、高污染的罪魁,为还老百姓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必须突出生态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去产能。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来看,以“硬措施” 压减钢铁产能虽对河北经济“伤筋动骨”,但必将腾出更多空间,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换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也应看到,去产能之路充满艰辛和坎坷。地方经济如何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工人如何妥善安置?企业债务如何化解?这些“硬”问题都是对各级党 委、政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巨大考验,必须妥善加以解决。不惧涅槃之痛,方能浴火重生。河北的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只有登高望远、正视困难、攻坚克难、戮 力前行,才能迎来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